焦虑心慌、胸闷气短等症状的出现,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生理性,一种是病理性,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无器质性病变,一般来说在没有详细检查和病情描述的时候,很难进行诊断,但我是一个喜欢分析的老医生,通过我对“有时候会焦虑心慌,胸闷气短,这是怎么回事。在这之前有一个问题需要我们思考,胸闷经常心慌就一定是心脏病。
1、有时候会焦虑心慌,胸闷气短,这是怎么回事?
焦虑心慌、胸闷气短等症状的出现,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生理性,一种是病理性,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无器质性病变,一般来说在没有详细检查和病情描述的时候,很难进行诊断,但我是一个喜欢分析的老医生,通过我对“有时候会焦虑心慌,胸闷气短,这是怎么回事?”这一句简单的提问分析,我做出了一些猜测。“有时候”是关键!这说明患者的症状频发,不是偶尔一次,如果是一名身体健康的成年人,虽然也可能出现这些症状,但往往都存在诱因,这个诱因并不一定疾病,而是其他看似正常的诱因,比如剧烈运动,心脏耗氧耗血增加,心脏无法满足就会出现胸闷气短,心律失常等症状,还有长期高压熬夜、情绪波动较大,会使神经紊乱,使得其支配的血管发生痉挛,影响血液流动,心肌供血供氧,造成以上这些容易与心脏类疾病混淆的症状,这种类型的问题,往往并不会长期存在,而是随着诱因的消失而消失,患者可以仔细回想近期症状发生前是否做了什么特殊的事情,或者回忆下最早一次症状的出现时间,
再说“有病”,需要治疗的情况!既然存在心慌、胸闷、气短等症状,那自然绕不过心脏类疾病的可能,可能会有人说我忘了焦虑,其实焦虑是一种心理状态而非临床症状,焦虑症暂且放下,就这个问题中的焦虑,更多的可能是患者本身情绪压力的体现,和慢性症状无法解决随之而来的“副产品”,并不能作为临床诊断,如果患者是心脏类疾病,那么比较严重,冠心病一直都是中老年人常见病,不仅有猝死的可能,更需要长期的控制,很折磨患者及家属的耐心,其中冠脉造影是冠心病确诊的金标准(狭窄50%),但由于造影是有创的,可以先进行心电图和CT,如果一切正常就可以排除冠心病的风险,不用继续造影,反之则需要进一步造影观察。
然后是脊柱病变(其实对于这名患者来说,更大的可能是颈椎、胸椎出现了问题),压迫刺激到周围的神经组织,使其长期处于紊乱状态中,兴奋性增加,进而引起冠脉血管发生痉挛持续收缩,导致供血供氧不足,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包括但不仅限于心慌气短、心律失常!凭我多年一线临床经验来说:疾病的诊断其实远远大于治疗,任何人都不可能在没有检查的前提进行保证,虽然我是一个爱思考、爱分析的老家伙,但我也不建议任何患者随意按照我所说的进行尝试,要知道疾病和人体都是非常复杂的,我的目的只是让大家了解疾病的可怕性,和知道未来的可能,奉劝大家:一旦出现严重症状,请及时前往医院诊断,
2、心慌气短胸闷是怎么回事?
心慌、气短、胸闷都是症状,在没有影像学辅助的情况下,很难进行精准诊断,对于这类患者来说,可能性极多,心脏、肺部、消化道等病变,作为身体器官的功能性表现,此类症状可以因为患者的年龄、病因有细微的区别,治疗方案也有所不同。1,冠心病虽然说冠心病的典型症状是心绞痛,但如果患者狭窄程度不高、先天痛阀较高、侧支循环建立较好,都可能使患者感觉不到疼痛感,只会有轻微的心慌、气短、胸闷等症状,
2,心力衰竭主要说的是慢性心衰,可能由冠心病等多种心脏类疾病诱发,患者的心功能严重受损,气短是其常见症状,运动后气短到静息时气短均有可能,胸口还会感到类似大石压住的胸闷感,很多人会出现焦虑的情绪,在此期间会感知到心慌、心悸。3,神经官能症平时的生活、工作压力多大、长期熬夜加班,会导致持续的精神过度紧张和疲劳,导致神经功能紊乱,这样就会影响血运循环,出现胸闷、气短、心慌等症状,
4,脊柱病变患者在颈椎、胸椎处存在数量不一的病灶,其严重程度不同,对神经的影响程度也不同,体现在患者身体的症状也有所不同,胸闷、心慌、气短就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还有肺栓塞、肺结核、气胸等多种疾病,所以说单纯的症状描述并没有任何作用,如果想要确诊需要综合症状、年龄、病史、检查等因素进行考虑,多方面评估后才能进行初步的诊断,然后在根据患者的疾病和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其中任何一步出现差错,都可能造成天差地别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