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已落下帷幕,各地分数也陆续出来了,高考成为近期社会热议话题,关于高考改革的话题也从未间断过,高考改革走到哪一步了。18年,高考改革热度不减,最终有江苏湖北福建辽宁广东重庆河北湖南8个省份确定新高考改革,14年,国务院启动了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上海、浙江率先进行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1、全国高考都要改革,那么高考改革以后对教师又提出哪些新要求?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落下帷幕,各地分数也陆续出来了,高考成为近期社会热议话题,关于高考改革的话题也从未间断过,高考改革走到哪一步了?2014年,国务院启动了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上海、浙江率先进行高考综合改革试点。试点结果到底怎么样?研究试点的课题组发现,高考改革希望通过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成绩,引导素质教育,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得到了较好的实现,但也面临着不少的问题和挑战,除了要增加教育经费,教师队伍也需要增加和调整,
从试点区得出经验,课题组专家认为,教师队伍需增加20%左右。针对选课走班带来的教师结构性缺编现象,可以增加教师编制,招聘新的教师教课;另外,教师总量和结构也需要统筹和调整,新高考改革的亮点之一是进一步将自主权交给学生,这就对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教师队伍要扩大,教师素质也要提高,新高考改革如火如荼进行并取得不少好的经验,改革势头强劲,作为教师和即将作为教师的你准备好了吗?。
2、多个省份的新高考改革突然被叫停,你怎么看?
准确的说,高考改革不是被叫停,而是推迟、暂缓,主要原因不是大家理解的3 3方案要进行调整,而是推进3 3方案,很多地方的条件并不具备。按照教育部的意见,要对各地实施高考改革的条件进行评估,达到改革要求的条件再启动,但从现实情况看,即便推迟、暂缓一两年,各地还是无法达到高考改革所需要的条件。新高考改革在推进时,主要问题集中在两方面,一是3 3方案本身的局限,新高考改革,虽然也有自主招生和综合素质评价录取改革,但总体而言,这一方案,主要进行科目调整,并没有触及录取制度改革,由于高考录取主要还是按3 3总分进行,因此,针对新的3 3科目组合,出现了新的应试,并导致科目失衡(包括语数外和选考科目之间的失衡,学生存在的选考博弈等),
简单来,3 3科目组合,并没有扭转基础教育的唯分数论,也没有减轻学生负担。二是推进3 3方案,对中学师资、课程、场地,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管理能力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教育资源相对丰富的上海和浙江,实施新高考改革,都出现师资不足、无法满足学生选择,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根本上要求的问题,那么,在其他省市推进新高考,师资、课程、场地的问题会更突出,
这就使得本来就有局限的改革方案,在推进过程中,会被更加功利的对待。目前看来,要调整3 3方案比较有难度,因此,推迟、暂缓高考改革,主要是为了解决第二方面的问题,就是给各地有更多时间去准备,但问题是,在上海和浙江启动新高考改革4年之后,其他省市还没有做好准备,多一两年准备期,恐怕还是难以准备好,而且,这也无法解决3 3方案本身的局限问题。
3、湖北高考改革3 3,该如何选科?
面对新的高考改革,如何选科才更好,这是近段时间以来,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和学生都在不断思考的热点问题,如何才能做到更好的选科呢?或者说选哪些科目才是最好,在高考中更有把握?我们要认识到新高考改革增加了学生的学科选择权、课程选择权、专业选择权,目的是尽可能让学生在感兴趣的学科上,在高考中有更好的发挥。那么应该根据什么来选科呢?第一种是注重兴趣爱好,
作为学生,应该要好好的给自己做一个定位,清楚自己的学业水平,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的特长特点,然后根据这些在可选科目上找出自己学习兴趣相对浓厚的3个学科,这种选择办法有利于今后的学习和提升学习成绩,在高考中能考出更好的成绩。第二种是规划好奋斗目标,给自己今后的学习深造做一个规划,比如今后要学什么专业,毕竟专业再多,你最终也只会选取少数那么几个来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