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浙江 > 台州市 > 台州乱弹,乱弹古文化遗产在哪个县

台州乱弹,乱弹古文化遗产在哪个县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1-08 20:33:40 编辑:台州本地生活 手机版

1,乱弹古文化遗产在哪个县

台州市

乱弹古文化遗产在哪个县

2,台州乱弹的介绍

台州乱弹,以乱弹为主,兼唱昆曲、高腔、徽调、词调、滩簧等,是全国少有的多声腔乱弹剧种之一。其舞台语言以中原音韵结合台州官话,充满民语乡韵,通俗易懂,别具特色。伴奏乐器有文场、武场的分别,文场分丝竹管弦乐曲和唢呐曲两类,武场分闹台锣鼓和表演锣鼓两类。台州乱弹的脚色行当分“上四脚”和“下四脚”,“上四脚”包括生、旦、净、丑,“下四脚”包括外、贴、副、末。

台州乱弹的介绍

3,乱弹是干什么的

《台州乱弹》简单的说是一地方剧种,谢谢采纳

乱弹是干什么的

4,台州乱弹的介绍

台州乱弹是一种浙江省的汉族戏曲剧种。唱腔十分丰富,以乱弹为主,兼唱昆曲、高腔、徽调、词调、滩簧等,是全国少有的多声腔乱弹剧种之一。其舞台语言以中原音韵结合台州官话,充满民语乡韵,通俗易懂,别具特色。伴奏乐器有文场、武场的分别,文场分丝竹管弦乐曲和唢呐曲两类,武场分闹台锣鼓和表演锣鼓两类。台州乱弹的脚色行当分“上四脚”和“下四脚”,“上四脚”包括生、旦、净、丑,“下四脚”包括外、贴、副、末。

5,二人转是人完的吗

当然啦!o(∩_∩)o...
也不一定啊,要是照这样推论,那我们这边的台州乱弹不就成了乱弹一通不会弹的叫乱弹了。呵呵,不过二人转很有趣的,我很喜欢

6,路桥区特色文化

路桥区特色文化有济公传说、黄沙狮子、翻簧竹雕、台州乱弹、蓝花布印染技艺等。1、济公传说:济公传说是以南宋禅宗高僧道济的故事发展演变而来的一种民间口头文学,以天台为中心分布于浙江省境内,并由此辐射全国,影响世界。六朝隋唐时期,天台就流传着许多罗汉、癫僧的传说。2、黄沙狮子:“黄沙狮子”始创于北宋年间,这项传统表演艺术的最大特点是把民间精湛武艺与传统舞狮表演巧妙地结合起来,舞武一体。它不但能在地上翻滚嬉戏,又能在高台上表演各种风趣的动作。3、翻簧竹雕:“黄岩翻簧竹雕”是我国竹刻工艺品中的主要品种,也叫“贴簧”“竹簧”“反簧”。黄岩翻簧,起源于清同治年间,据资料查考,由民间竹刻艺人陈尧臣所创。4、台州乱弹:台州乱弹原名黄岩乱弹,形成于明末清初,流行于台州、温州、宁波、绍兴、金华、丽水等地区。台州乱弹有三百多个剧目,常演剧目号称“七阁八带九记十三图”,七阁包括《回龙阁》、《兰香阁》等。5、蓝花布印染技艺:蓝花布印染技艺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一门融生活与艺术于一体的技艺,早在《光绪仙居县志》就有记载。经历唐、宋时期的孕育,到清末至解放初发展至鼎盛时期,蓝印花布品种花样达200多种。

7,台州乱弹的后继有人

戏曲的市场由繁荣走向衰落:八十年代演戏,基本上是场场爆满,一票难求;二十一世纪演戏,在城市里基本上没有观众。在农村还可以,但观众严重老化,青年不多。胡来宾先生的调查也突现的这个结果。因为文化的断层导致青年一辈喜爱戏曲的很少,那么青年一辈对戏曲的喜爱与重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台州乱弹将来的命运。1996年7月12日,《光明日报》记者叶辉率先在该报发表了《专家呼吁:救救台州乱弹》一文,开创了呼吁抢救台州乱弹的先河。随后,《浙江日报》、《戏文》杂志、《大舞台报》、浙江电视台、《台州日报》、台州人民广播电台等相继发出呼吁。2003年,台州市为了进一步找准特色、突出重点、努力繁荣台州的文化事业,着力打造文化精品、促进文化大市的发展,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特色文化的发展,计划三年内重振旗鼓,“招兵买马”,采取有力措施抢救和保护台州乱弹。今天,台州乱弹走在一个边缘地带,危机四伏。

8,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台州13个国家级非遗名单:台州乱弹、黄沙狮子、天台山干漆荚苎髹饰技艺、济公传说、仙居无骨花灯、黄岩翻簧竹雕、临海词调、大奏鼓、彩石镶嵌、线狮(九狮图)、坎门花龙、章氏骨伤疗法、石塘七夕习俗。省级名录:(一)第一批1、台州乱弹(台州市)2、临海词调(临海市)3、黄岩翻簧(黄岩区)(二)第二批4、济公传说(天台县)5、寒山拾得(和合二仙)传说(天台县)6、山歌(仙居县)7、黄沙狮子(临海市)8、九狮图(仙居县)9、板龙(杨家板龙、大田板龙、花桥龙灯)(三门县、临海市、三门县)10、大奏鼓(温岭市)11、仙居鲤鱼跳龙门(仙居县)12、上盘花鼓(临海市)13、大石车灯戏(临海市)14、路桥莲花(路桥区)15、十八罗汉(仙居县)16、仙居花灯(仙居县)17、剪纸(临海市)18、彩石镶嵌(仙居县)19、台州刺绣(台州市)(椒江区)20、临海泥塑(临海市)21、石窗艺术(三门石窗艺术、仙居石窗艺术)(三门县、仙居县)22、天台山干漆夹苎髹饰技艺(天台县)23、蓝花布印染技艺(仙居县)24、枧桥鼓制作技艺(临海市)25、台州玻璃雕刻技艺(椒江区、天台县)26、高枧古亭台阁(三门县)27、海游六兽(三门县)28、路桥灰雕(路桥区)29、临海古长城营造技术(临海市)30、皤滩盐铺商号和古民居建筑艺术(仙居县)(三)第三批31.刘阮传说(天台县)32.戚继光抗倭传说(椒江区、临海市)33.台州府城民谣(临海市)34.路桥气象谚语(路桥区)35.天台山佛教音乐(天台县)36.坎门鳌龙鱼灯舞(玉环县)37.坎门花龙(玉环县)38.缠足苦(三门县)39.新前采茶舞(黄岩区)40.台州道情(台州市)41.三十六行说唱(仙居县)42.南拳(天台皇都南拳)(天台县)43.新前武术(黄岩区)44.黄岩漆金木雕(黄岩区)45.石雕(温岭石雕)(温岭市)46.沉香木雕(仙居县)47.传统纺织技艺(天台苎布制作技艺)(天台县)48.绿茶制作技艺(临海羊岩勾青茶制作技艺)(临海市)49.海洋鱼类传统加工技艺(松门白鲞传统加工技艺)(温岭市)50.豆制品传统制作技艺(白水洋豆腐制作技艺、仙居豆腐制作技艺)(临海市、仙居县)51.木杆秤制作技艺(永利木杆秤制作技艺)(临海市)52.拷绢手工技艺(路桥区)53.王氏大花灯制作技艺(温岭市)54.金漆造像技艺(天台县)55.卵石镶嵌技艺(仙居县)56.章氏骨伤科(台州市)57.蒋家山接骨(临海市)58.杨家祭冬(三门县)59.石塘小人节(温岭市)60.二月二灯会(黄岩区)61.清音寺庙会(仙居县)62.送大暑船(椒江区)63.渔民号子(玉环渔民号子)(玉环县)64.单档布袋戏(上鲍布袋木偶戏)(三门县)65.剪纸(黄岩区)66.晒盐技艺(路桥盐业生产加工技艺)(路桥区)67.竹纸制作技艺(黄岩区)2014年新增:台州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单(25项)一、传统戏剧1.单档布袋戏 玉环二、曲艺2.三门走书 三门3.顺口溜 仙居三、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4.缩山拳 临海5.上山头棒术 玉环6.天台山道家易筋经 天台四、传统美术7.临海金漆画 临海8.玉环渔民画 玉环五、传统技艺9.宁溪传统糟烧酿制技艺 黄岩10.脱胎漆艺 临海11.明式家具制作技艺 临海、三门12.传统造纸技艺 温岭13.延绳钓捕捞技艺 玉环14.天台红曲酒传统酿造技艺 天台15.本山漆制作技艺 天台16.天台糯米蛋糕制作技艺 天台17.三门宗祠营造技艺 三门六、传统医药18.台州道家功夫正骨疗法 市直七、民俗19.白枫桥庙会 路桥20.石塘元宵习俗 温岭21.大溪四月廿三庙会 温岭22.妈祖信仰习俗 玉环23.清港二月十九庙会 玉环24.高迁婚俗 仙居25.上洋节 三门第一、二、三批台州市非遗名录扩展项目(9项)一、传统音乐1.吹打乐(三州吹打 ) 天台二、传统舞蹈2.板龙(增仁板龙) 仙居3.舞马(跳跳马) 仙居三、传统美术4.髹漆技艺(杜桥堆塑) 临海5.根艺(启明根雕) 三门四、传统技艺6.木雕技艺(章安木雕) 椒江7.鑞器制作(杜桥打鑞技艺) 临海8.草麻编织技艺(岭根草编) 临海五、民俗9.洞房经(路桥洞房经) 路桥

9,浙江的什么戏

(一)民间戏曲:新昌调腔(新昌县)、松阳高腔(松阳县)、西安高腔(衢州市金华市)、宁海平调(宁海县)、永嘉昆剧(永嘉县)、浦江乱弹(金华市)、海宁皮影戏(海宁市)、台州乱弹(台州市)、淳安三脚戏(淳安县)、杭剧(杭州市);(二)民间曲艺:四明南词(宁波市)、宁波走书(宁波市)、杭州小热昏(杭州市)、温州鼓词(瑞安市)、绍兴莲花落(绍兴县)、绍兴平湖调(绍兴市)、金华道情(金华市)、平湖钹子书(平湖市)、兰溪摊簧(兰溪市)、临海词调(临海市);(三)民间舞蹈:奉化布龙(奉化市)、长兴百叶龙(长兴县)、青田鱼灯(青田县)、十八蝴蝶(永康市)、海盐滚灯(海盐县)、淳安竹马(淳安县)、浦江板凳龙(浦江县)、浦江迎会(浦江县)、跳蚤会(定海区);(四)民间音乐:江南丝竹(杭州市)、畲族民歌(景宁县)、嘉善田歌(嘉善县)、舟山渔民号子(舟山市)、舟山锣鼓(舟山市)、嵊州吹打(嵊州市)、奉化吹打(奉化市)。

10,浙江台州的民俗是什么

  台州习俗  春节  正月初一早起,放开门炮仗(爆竹),称“开春”。设香案供祖宗、天地。邻里亲 友见面互道恭喜。忌汲水,忌洒扫,忌动刀剪;不催债,不吵骂,不劳作,意在人、神祥和 。走亲访友,送年礼,吃年酒,统称“拜岁”,以初八为限。去年有丧事人家,以初二为“ 白 日子”,设祭开吊,称“接纸”,故此日忌串门拜年。舞龙、滚狮等民间娱乐队伍穿村过庄,表演相娱;洒尺、莲花落、排街、化龙船、送元宝、送麒麟、狗捣米、猢狲戏、花鼓、花棍 等江湖艺人挨家挨户登门表演,主家给予赏赐,直至元宵。初三接土地爷。初四接灶神。初 五商店恢复营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政府定春节放假三天,常组织各种大型文娱活动 。节前各机关单位、厂矿企业,由领导干部登门慰问烈军属、伤病人员、离退休人员等。在 外地工作的干部职工和外出经商打工的人,纷纷回乡探亲过节。  元宵  俗称“正月半夜”。台州各地以十四夜为重。沿街张灯。龙灯、舞狮等出巡。男女上街观灯。每间室内都在地上点亮红烛,称“间间亮”,橘区还在每座橘园点灯,在水上放橘灯(以橘壳盛芯油、灯草制成),其意均在形成热闹气氛,以兆国泰民安、年年丰收。 温岭、玉环靠近永嘉、乐清的一些地方,元宵夜还有去祖坟悬纸灯的习俗,称“送坟灯”。元宵的节日食品叫“糟羹”,户户制作。是夜,乡人手持小碗,逐户吃羹,祥和闹热,以来吃 羹者愈多愈有彩头。  清明  作青团为寒食品。上坟扫墓。其节日活动可延续到春花收割及端午节前,有“清 明长长节,做到割麦歇”、“清明长长节,做到端午歇”之说。又以清明日食海蛳可明目,称 “亮眼蛳”。新中国成立以后,清明日集队祭扫烈士墓成为新俗。私家上坟仍在通行。上坟时本以酒食香烛设供,近年城镇渐行敬献花圈、花篮或鲜花。  端午  食粽,亲友互赠粽子等礼品。家家门前贴五毒图,悬艾叶及菖蒲剑,饮菖蒲酒。室内喷雄黄酒,又以五彩丝线制成香袋悬挂蚊帐前及小儿妇女衣襟,用以避邪毒。小儿手足或颈项系五色丝线,以为可祛祟保寿,又胖又壮,称系“端午壮”。以鱼腥草、大小蓟、马 鞭 草、艾、香附等煎水为儿童午后沐浴,吃青皮鸡蛋,以为可解除秽毒,避暑湿。无龙舟竞渡 习俗。节前常有乡人串街走巷叫卖艾叶、菖蒲、新鲜大叶竹箬及洗浴草药,形成独特的街头节日气氛。  六月六  晒衣曝书,以防虫蛀,谚称“六月六,晒红绿”。节日食品为漾糕,以为可以打毒。驱家犬等家畜入河净洗,除垢灭蚤,故民谚又称“六月六,狗洗浴”。  七月七  即乞巧节,但当地不称“乞巧节”而俗称“七月七”。旧时妇女于是日夜间乞巧, 以七根丝线望月穿针,先成者为巧。以七色鲜花散置盆中承接夜露,称“接牛女泪”,次日早晨用以拭目,以为能使眼秀目明。采篱槿叶渍水洗发濯净梳具,以为能使头发乌黑有光泽,不存垢腻。温岭及玉环渔区原籍闽南人家以是日为“小人节”。家中为年满十六岁的子女购 置 彩色纸亭,称“七姑亭”或“七娘亭”,午后设供隆重礼拜,称“礼七姑”或“祀七姑”。 亲友中年 龄相近者备礼来贺。宴请时,长辈为子女取字或起正名,并行及冠、及笄礼仪,祝贺子女成人,然后焚化纸亭。此节名称“小人节”,实为“成人节”,温岭石塘等地至今仍很兴行,“七娘亭”的制作更加工巧。  七月半  即中元节,欲称“鬼节”。置办羹饭祭祀祖宗。放水灯或路灯以济孤魂。  中秋节  俗称“八月半”。以八月十六为节日,家宴庆节。合家赏月,分食月饼。旧时有行祭月仪式者,以月亮为太阴,故由妇女操办,俗称“男不祭月”。习惯食鸭煨芋头。女婿携月饼、家鸭到岳家拜节,故有“带带小囡,八月十六好吃鸭”的民谣。以中秋月圆象征团圆 ,选中秋节定亲送聘者特多。今祭月已无,其余仍在通行。除民间互送月饼外,机关单位及厂 矿企业也常有工会向干部职工分送月饼以为节礼。临海一带也有以糯米糕软为中秋节日食品的习俗。  重阳节  欲称“九月九”。外出登高。以重阳糕为节日食品,取人寿年丰百事皆高之意。 南朝时台州已有重阳节日的记载,登高宴饮,十分流行。临海、黄岩、三门等地也有做麻糍过节的,民谚称“九月九,麻糍粘捣臼”。今多秋日登高,其他节俗已渐不兴。近年政府定 重阳为“老人节”,组织敬老活动,赋予新意。  冬至  祭祖。路口烧纸钱以资游魂。糯米擂圆为必备节日食品。  除夕  腊月最后一天,称“过年”。此前,廿四日为“小除夕”,打扫清洗,称“掸蓬壅”,晚间祭灶送灶神。廿四以后杀猪宰鸡,捣糕裹粽,蒸馒头做冻米糖,忙办年货。年内祭天地,称“谢年”。换贴春联。除夕家宴称“年夜饭”。温岭县石塘一带闽籍渔民,在门口焚寿金纸、柏叶,在余烬上跳跃,反复诵念“今年好过年,明年挣大钱”,称“跳龙灰”。合家团坐“守岁”。给小孩分“压岁钱”。放“关门炮仗”以辞旧。

11,浙江民俗表演有哪些

民间表演艺术类(36个) (一)民间戏曲:新昌调腔(新昌县)、松阳高腔(松阳县)、西安高腔(衢州市金华市)、宁海平调(宁海县)、永嘉昆剧(永嘉县)、浦江乱弹(金华市)、海宁皮影戏(海宁市)、台州乱弹(台州市)、淳安三脚戏(淳安县)、杭剧(杭州市); (二)民间曲艺:四明南词(宁波市)、宁波走书(宁波市)、杭州小热昏(杭州市)、温州鼓词(瑞安市)、绍兴莲花落(绍兴县)、绍兴平湖调(绍兴市)、金华道情(金华市)、平湖钹子书(平湖市)、兰溪摊簧(兰溪市)、临海词调(临海市); (三)民间舞蹈:奉化布龙(奉化市)、长兴百叶龙(长兴县)、青田鱼灯(青田县)、十八蝴蝶(永康市)、海盐滚灯(海盐县)、淳安竹马(淳安县)、浦江板凳龙(浦江县)、浦江迎会(浦江县)、跳蚤会(定海区); (四)民间音乐:江南丝竹(杭州市)、畲族民歌(景宁县)、嘉善田歌(嘉善县)、舟山渔民号子(舟山市)、舟山锣鼓(舟山市)、嵊州吹打(嵊州市)、奉化吹打(奉化市)。 二、民间造型艺术类(23个) 东阳木雕(东阳市)、乐清黄杨木雕(乐清市)、龙泉宝剑(龙泉市)、宁波朱金木雕(宁波市)、宁波骨木镶嵌(宁波市)、都锦生织锦(杭州市)、西湖绸伞(杭州市)、硖石灯彩(海宁市)、王星记扇(杭州市绍兴县)、乐清细纹刻纸(乐清市)、浦江剪纸(浦江县)、萧山花边(萧山区)、苍南夹缬(苍南县)、桐乡蓝印花布(桐乡市)、瓯塑(温州市)、瓯绣(温州市)、黄岩翻簧竹雕(黄岩区)、东阳竹编(东阳市)、嵊州竹编(嵊州市)、浦江麦杆贴(浦江县)。 三、民俗风情类(5个)南宗祭孔(衢州市)、景宁畲族祭祀仪式(景宁县)、海盐骚子(海盐县)、炼火(磐安县)、扫蚕花地(德清县)。
景宁畲族祭祀仪式

12,乱弹是干什么的

台州乱弹原名黄岩乱弹,形成于明末清初,是浙江著名的四大乱弹之一,被文化部列为中国318个地方剧种之一。流行于台州、温州、宁波、绍兴、金华、丽水等地区。台州乱弹有三百多个剧目,常演剧目号称"七阁八带九记十三图",七阁包括《回龙阁》、《兰香阁》等,八带包括《鸳鸯带》、《挂玉带》等,九记包括《拜月记》、《白兔记》等,十三图包括《百寿图》、《双狮图》等。此外代表性剧目还有《三星炉》、《紫阳观》、《汉宫秋》、《连环记》、《长生殿》、《单刀会》、《五虎平西》、《阳河摘印》、《锦罗衫》、《紫金镯》等。 台州乱弹唱腔十分丰富,以乱弹为主,兼唱昆曲、高腔、徽调、词调、滩簧等,是全国少有的多声腔乱弹剧种之一。其舞台语言以中原音韵结合台州官话,充满民语乡韵,通俗易懂,别具特色。伴奏乐器有文场、武场的分别,文场分丝竹管弦乐曲和唢呐曲两类,武场分闹台锣鼓和表演锣鼓两类。台州乱弹的脚色行当分"上四脚"和"下四脚","上四脚"包括生、旦、净、丑,"下四脚"包括外、贴、副、末。随着剧种的发展,行当分类越来越细。在表演方面,台州乱弹有许多绝技,如"耍牙"、"双骑马"、"钢叉穿肚"、"甩火球"、"雨伞吊毛"等,长期以来一直为人所称道。 台州乱弹陷入了生存困境。归纳起来可以从如下五方面来看: 1)面貌陈旧、缺乏创新 台州乱弹沿袭了多年不变的风格、腔调以及演出形式,不顾时代发展的需要,抱残守旧,抱着一块“戏曲活化石”的金牌,从鼓点节奏、用词谴句、服装色彩、化装技艺等方面都不做改变,自我封闭意识太强了。首着祖宗的陈规默矩几百年不作改变,似乎无法适应今天观众的需要。 2)演出剧目内容陈旧、雷同,时代感不强 台州乱弹现在的演出,缺乏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和新时代感情的加入。就算是台州乱弹的代表作,观众也不可能几十年看一出戏。 台州乱弹在我们的衰落使得它与80年代后的年轻一辈造成了脱节。80年代后的我们身边围绕着的是新的艺术。若要把节奏拖沓、唱词陈旧的唱腔教给80年代后的年轻一代,又怎么能吸引他们。 台州乱弹中表现现实生活题材的剧目非常稀少。相当多的现代戏创作都丧失了生命力,不被观众喜爱。因为某些剧目存在主题先行,意图解决政治问题的毛病,不注重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不善于营造扣人心弦的戏剧情境。 陈毅同志曾有一句话放到今天也是适宜的——“希望所有的剧种都给我们新的戏,新的演员,新的故事,新的唱腔,新的表现手法。” 3)艺术运行体制的束缚 台州乱弹旧的艺术体制的束缚,阻碍了地方戏曲创作、演出队伍的生存发展。艺术运行体制包括管理体制,用人体制与分配体制等。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 中国戏曲 1、管理体制 中国戏曲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艺术,没有花很多的时间、下很多的功夫去研究、学习,是掌握不了这其中的艺术规律的。很多人都在责怪各级文化部门没有下力气去管理,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不切实际的。但是各级文化部门管理后的实效却不明显。 培养一个戏曲演员要5-8年时间,一个戏曲鼓师至少要10余年时间,一个戏曲编导的成长花费10年20年 也不为奇,这些还需要被培养者耐得住寂寞,忍受的住清贫和外界的诱惑。要掌握这们一门艺术的基本规律是很难的,更加不用说如何去管理了。因此,对戏曲艺术的管理只能由那些熟悉并深爱戏曲艺术的人来完成,要遵循戏曲美学精神,研究好传统,把传统吃透,然后摸着石头过河,循序渐进,脚踏实地的管理。 2、用人体制 沿袭多年不公平的用人机制造成现在许多戏曲团体创作演出人员老化,许多艺术骨干人才流失。 3、分配体制 在分配体制上,多年的“大锅饭”分配方式的流行,使部分演员与一般演职员的收益相差不多,缺乏竞争活力。 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是一门以“名角”,台州乱弹也一样。除了政治上的促进,还是要在新的经济激励机制下给予“名角”更多的经济实惠,毕竟我们是生活在一个以经济为主的社会里。 4)对台州乱弹的宣传力度不佳 十年文革使戏曲的演出和审美遭到了中断,戏曲成为“中老年的艺术”,不 容易为青年观众理解和接受。 当代电视和声像技术的普及,社会向观众提供丰富多彩的娱乐消闲形式,使戏曲在社会生态环境中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文革”以前,人们没有多少艺术形式可供提供,其审美需要驱使他们非走进剧场不可。当代电视走入亿万人民的家庭,人们安坐在家中,便可以自由地选择数十台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艺节目和各种各样的消闲形式,大大丰富了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屏幕艺术近乎淹没舞台艺术,自然也就使地剧场“门前冷落车马稀”了。 今天的社会文化娱乐结构,不仅有戏剧、电视、卡拉OK、而且还有艺术体操、球类比赛、冰上芭蕾、音乐茶座、露天演唱会、交谊舞会等等,各种文化娱乐和艺术作品,都在相互竞争观众。在这种情况下,电影、歌剧、话剧的市场也在萎缩,戏曲更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 5)缺乏戏迷 戏曲的市场由繁荣走向衰落:八十年代演戏,基本上是场场爆满,一票难求; 现在演戏,在城市里基本上没有观众。在农村还可以,但观众严重老化,青年不多。 胡来宾先生的调查也突现的这个结果。因为文化的断层导致青年一辈喜爱戏曲的很少,那么青年一辈对戏曲的喜爱与重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台州乱弹将来的命运。 1996年7月12日,《光明日报》记者叶辉率先在该报发表了《专家呼吁:救救台州乱弹》一文,开创了呼吁抢救台州乱弹的先河。随后,《浙江日报》、《戏文》杂志、《大舞台报》、浙江电视台、《台州日报》、台州人民广播电台等相继发出呼吁。 2003年,台州市为了进一步找准特色、突出重点、努力繁荣台州的文化事业,着力打造文化精品、促进文化大市的发展,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特色文化的发展,计划三年内重振旗鼓,“招兵买马”,采取有力措施抢救和保护台州乱弹。 现在,台州乱弹走在一个边缘地带,危机四伏。

13,台州有什么民俗民风

台州乱弹原名黄岩乱弹,形成于明末清初,流行于台州、温州、宁波、绍兴、金华、丽水等地区。台州乱弹有三百多个剧目,常演剧目号称“七阁八带九记十三图”,七阁包括《回龙阁》、《兰香阁》等,八带包括《鸳鸯带》、《挂玉带》等,九记包括《拜月记》、《白兔记》等,十三图包括《百寿图》、《双狮图》等。此外代表性剧目还有《三星炉》、《紫阳观》、《汉宫秋》、《连环记》、《长生殿》、《单刀会》、《五虎平西》、《阳河摘印》、《锦罗衫》、《紫金镯》等。台州乱弹唱腔十分丰富,以乱弹为主,兼唱昆曲、高腔、徽调、词调、滩簧等,是全国少有的多声腔乱弹剧种之一。其舞台语言以中原音韵结合台州官话,充满民语乡韵,通俗易懂,别具特色。伴奏乐器有文场、武场的分别,文场分丝竹管弦乐曲和唢呐曲两类,武场分闹台锣鼓和表演锣鼓两类。台州乱弹的脚色行当分“上四脚”和“下四脚”,“上四脚”包括生、旦、净、丑,“下四脚”包括外、贴、副、末。随着剧种的发展,行当分类越来越细。在表演方面,台州乱弹有许多绝技,如“耍牙”、“双骑马”、“钢叉穿肚”、“甩火球”、“雨伞吊毛”等,长期以来一直为人所称道。浦江乱弹又名金华乱弹,起源于南宋末年,形成于明代中叶,流行于浦江、临安、建德、桐庐一带和婺、衢、处、温、台诸州及江西、福建等地。因它发源于浙江中部的浦江县,故称浦江乱弹。浦江乱弹是以浦江当地民歌“菜篮曲”为基础,在诸宫调讲唱艺术和南戏的相互影响下发展而成的。自南宋末年至明朝中叶的数百年间,它一直以讲唱艺术的形式流传于世。明代中叶,浦江乱弹由坐唱转为舞台演出。浦江乱弹的主要腔调有三五七、乱弹三尖、二凡、芦花调、拨子等,各分若干板腔,自成完整的系统。伴奏乐器有文堂、武堂之分,文堂包括笛子、板胡、科胡、唢呐等,武堂包括鼓板、大小锣、大小钹等。乐器演奏技巧很高,尤以“三五七”及器乐曲“花头台”最具特色。演奏的曲调华丽、流畅、舒展,同时具有激昂、高亢、悲壮、沉郁的情绪特点。浦江乱弹的脚色行当分为13门,包括花旦、正旦、贴旦、老旦、小旦、大花、二花、小花、四花、老生、老外、副末、小生等,其表演具有文戏武做、武戏文做的特点,程式规范,粗犷有力,富于乡土气息,在特技和武打表演方面也别具特色。浦江乱弹剧目大约有三百多个,现已收集到近200个,代表剧目包括《玉麒麟》、《百花台》、《寿红袍》、《碧桃花》、《凤凰山》、《全家福》、《醉打山门》、《瞎子拿奸》、《卖胭脂》等。解放后,浦江乱弹成为婺剧的一种主要声腔,现已无浦江乱弹的专业和业余剧团,但在浦江县至今还有几十个以唱浦江乱弹为主的民间坐唱班。台州乱弹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网页链接
指哪一方面嘞?像端午除了吃粽子,还要在门口上方插艾草,是有辟邪之说;春分时间的时候要用樟树木,它的烟味很香,有迎春之意;每年的正月十四为元宵,当晚家家户户要吃糟羮,开通宵灯 等等

14,章安街道的章安历史

章安,1984年前属临海县,后政区划归椒江。二千多年前西汉时期始设县治,千百年来的风霜雨雪,使残存地表的历史文化古迹遗存所剩无几,然而距地表以下几米或几十米黄土深层中,六朝时期的大型古墓葬群,层层叠叠,纪年时代详实。从开山、翻耕、播种、疏浚河道,伴随出土各式文物,散落村野的瓦砾,火烧土块,陶瓷碎片……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古代章安的辉煌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以及历史内涵。  古时章安气候温和,有山海之绕,溪谷相间,为平原山丘腹地,境内大多为海冲积平原,在漫长的演变成陆过程中,一直处于不断淤涨状态,在商代已处于湖沼泽地。春秋至战国时期,丘岗地带,山麓前沿有大片地土与湖泊群出现。距今四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这一地区依山傍水的山麓地带,开始有原始的山越土著居民栖息和活动。他们聚居于山坡丘陵地带,从事原始农耕、采集与捕捞。章安遗址地带独木舟残骸的出土;七十年代,章安花园村张岙岭出土的石凿、石镰、陶纺轮;九十年代,湖边鹫岭出土滑石纺轮,杨司谢杨官坟山出土石镰、石刀等新石器遗物;章安桥以南地区出土鹿角,这些地方各种石器遗物的相继出土,显示了章安以农耕为主滩涂捕捞兼顾的远古人类生活场景。夏商周时期,章安属扬州,为瓯越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兼并六国后,对于地广人稀的东南沿海,秦王朝一般弃而勿属,归属闽中郡,之后为开拓疆土,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强制性移民。《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汉书?高帝纪》亦谓:“秦徙中县之民南方三郡,使与百越杂处”。秦时章安设置回浦乡,隶属会稽郡鄞县。汉时期已开拓,并进而控制和管理浙南闽北,以至整个东南越族。汉北方南迁的人口和本地土著山越杂处,人口已繁衍至相当规模,由于秦汉开拓疆土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因此章安政治、军事地位也趋日益重要。《汉书》云:“北去辽宁,南及交趾,贡献转运,皆从东瓯,东冶”。据考东瓯、东冶皆指章安故址。汉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始设回浦县于章安,属会稽郡,章安一直是汉晋至隋时期的县旧治。经两汉经营至三国已成为东南沿海的重镇和军事要塞,为海口航运一方要津都会,是中央政府藉以控制瓯、闽两越的军事重镇。章安不仅是我国历来古代首县,沿海港口,军事要地,郡县制厅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同时是两汉至三国吴时期军事机构会稽郡,东部都尉的治所。正如东汉杨雄《解嘲》中有“西北一侯,东南一尉”,其中的“一尉”指的就是此地。章安的兴起,是与地理环境与政治因素相关的。如汉武帝所指的“东越狭多阻”,交通不便,唯有此地地处椒江河口台州湾沿线,有水上交通之便,易与外界联系。《通典》卷三十三《职官十五?总论郡传》云“唯边郡往往置都尉”,作为东南沿海边远地区的西汉统治对章安设置回浦县治,并置军事机构东部都尉,这是军事战略上的权益之计,为镇慑边远地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章安自汉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设置回浦县,东汉光武帝时(一说章帝章和元年)改为章安县,三国吴少帝太平二年(251)析会稽东部置临海郡,到唐武德八年(625)归临海,基本上皆为郡(临海)县(回浦、章安)的旧治。随着政区的拓展和汉越两族的融合,社会获得全面发展。新淤沉积的土地成为外来移民定居的理想开发场所,择高而肥者耕作。随着商业、手工业的发展,章安人口聚居密集。此时已有姓氏宗族出现,赵国旧臣马天隽,为避秦害来章安隐居(三门县志)。《三门马氏宗谱》记载:“秦末,有马生鸾者为避秦乱,举家自章安泛海至马家山居焉”。清黄瑞《台州金石录?砖录》记录和近出土发现章安六朝时代的姓氏王、吴、高、陈、许、蒋、潘、丁、左、朱等。如岙里坑窑址中的三足支座托面底部之间则模印阳文“金”字或模印阳文“宫”字和一些如青瓷礁斗底部刻划“李”字,估计为该窑的工匠姓氏。朝代纪年中有模印纹饰砖,有西汉的“建元”、“元平”、“永充”,东汉的“永宁、延熹”,三国“赤乌”等最早年号砖,还有一些陶瓷器上的模印和刻划铭文,有些青瓷器物的腹部上用褐彩书写纪年文字,临海开井窑址中发现一块青瓷残片上就有褐彩书写纪年文字,仅剩“日作”二字。至于东汉后期时留下的残砖铭文就更多了。晋代“八王”之乱后,中原烽火连年,北方士民相继南渡,或因战事、或因政治等原因,不断南移入台,带来民族的融合和文化的交流。章安境内周边地区深埋出土汉至南朝各时期的大量墓室及铭文墓砖有“泰和四年八月一日冀州(369)(今河北省高邑县)”,“兖州济阳郡济阳县都乡观化里朱伟妻”等铭文砖;民国七年(1918)二月,章安东路出土“部曲将印”和1971年疏浚百里大河,在八连桥境段村农捡得“军假司马”汉官印;九十年代出土魏晋南北朝流行的六面“朱征寿”私印,青铜带钩印等中可以看出。它反映了章安政治、军事的历史地位和人口迁徙的一个佐证,从而联缀起海隅章安与中原之间文化联结,同时章安也已经与中原地区踏出同样的步伐,共同参与了中华文明一幕幕上演的历史正剧,从中看出华夏文明影响力之深厚久远。军事重镇的章安港同时也是东南沿海最早崛起的古代五大海港之一。“三国吴大帝黄龙二年(230)孙权遣大将卫温,诸葛直率甲士万余人浮海求夷洲(今台湾),得夷洲数千人还”(三国志?吴志?吴主传)。近代不少学者认为这次远航的出海口就在章安港。这是我国历史上大陆和台湾之间的第一次大规模交往,也是我国第一次以政府名义经营台湾,意义重大。六十年代湖巉村以北鲎山以南之间还曾掘出船桅、船板等残物,这对回浦故道上的古章安湖范围确认的考证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海运事业的发展,从而带动了古章安的传统手工业、文化相继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瓯越民族已从事纺织、造船、陶瓷等劳作。秦汉时期,山越土著居民已经与中原汉人频繁交往,农业生产发展较快。六朝的章安,随着政治地理的开拓,经济各方面迅速发展。三国吴时期,沈莹《临海水土异物志》记载当时临海郡的物产和风土人情。已经有“丹丘谷夏秋再熟”的记载,丹丘是当时临海郡的别称。经济作物种类很多,以豆为主而普及,干姜为最有名。南朝时章安的干姜已是朝庭贡品,据唐官编《新修本草》说:“出临海章安者佳”。《唐书?地理志》也记载:“旧贡干姜出章安城门黄杜者佳”。《南史?孔琇之传》载:“孔琇之出为临海太守,在任清约。罢郡还,献干姜二千斤,齐武帝嫌其少。乃知琇之清,乃叹息。”《南齐书?孔琇之传》而作“二十斤”而实也。除贡品干姜外,“芒屩”生产也为时瞩目,实际上所谓“芒屩”而是当时络麻编织的草鞋,专供士大夫阶层,啸傲山林,纵情于青山绿水之间。当时主要手工业是陶瓷业。章安陶瓷烧造业历史可追溯商周时期,瓷器到东汉后期渐趋成熟,至六朝几乎达到鼎盛。目前章安浦河上游溪口铁场村、岙里坑、安王山、马岙村、鲶鱼坑口、棺田山和开井村后山,青瓷窑址群林立。今考古发现为六处之多,遗址定立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溪口青瓷窑生产有壶、罐、洗、钵、瓶、碗、罍、碟、盂、仓、杯等十多类五十余个品种。青瓷轴色淡青如洗,滋润光泽,素雅古朴,轮制成型,模印、雕、堆、刻、镂、捏等技法,还兼烧冥器。章安濒临椒江,椒北平原一湾之外即是东海,渔业资源也十分丰富。古代越人善于操舟,主要从事渔业生产,仅灵江流域就有。唐道宣《续高僧传?智顗传》云:“智顗于陈太建七年(575)往居临海,民以沪鱼为业,罾网相连四百余里,江沪溪梁六十余所”的记载,海上捕鱼相当规模。同时章安也得渔盐之立,唐代在章安黄礁西新亭头设新亭盐监,今址在黄礁山横村溪头杨老人洞下缓坡,设监官管理盐业,成为当时江南十大监之一。北宋熙宁三年(1070),涂桃平原建立杜渎盐场,盐业生产已成为当时主要经济来源之一。章安古时交通也很发达。章安属古越之地,古代越人“善于操舟,水行而山处,以船为本,以楫为马”,过着耕种渔猎生活。随着手工业逐渐兴起,经济开始繁荣,出现了航运海港——章安古港。陆路贯通南北,北来古驿道从鄞县、句章(宁波)南下而来,经三门悬渚驿,临海二岭脚横溪驿,抵章安。南来北往,驱使经济繁荣。章安出土的各式钱币,如三国吴钱“大泉二千”,西汉“大泉五千”、“大泉当千”,秦汉半两等还有大量各种版式的五铢钱,间接反映出该地经济状况的一个侧面。政区拓展,促进经济和文化繁荣,具有影响的是宗教的传入。东汉末年佛道两教均已传入台州,有典可考的临海寺院最早数晋太康(280—289)的涌泉延恩寺,永康中(300—301)的章安灵穆寺,章安灵穆寺系土人舍宅创立于晋永康二年(301)。章安北郊梓林山兵陈宅村九子罗汉岭脚的“栖道”寺(无碍寺旧名“栖道”),隋改“摄静”,宋改“无碍院”,是南朝章安令吴备子法云,后主持天台山五祖章安大师灌顶(561—632)的出家处。章安境内还出土青瓷碗,刻划的莲纹饰,各种堆塑罐上的佛教人物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临海岙里坑窑址中的陶质碗,内底饰一圆圈,周围刻划九朵莲瓣,东晋至南朝时期则普遍使用莲瓣纹装饰,如鸡首壶肩、瓷碗内外均刻划莲瓣等。随着政治与地域的开拓,章安豪门世族的形成和文人雅士逐渐兴起,以及经济不断发展,作为临海郡治的章安,逐步成为当时东南沿海地区的一大都会。金鳌山西古河道,湖沼之间,三面回浦,九曲回觞。旧迹章安湖形成在回浦故道上,在自然和人力作用下逐渐形成风光秀丽的章安湖。据刘宋时孙诜所撰《临海记》描述:“郡北四十步有湖山,山甚平正,可容数百坐,民俗极重,每九日菊酒之辰,宴会于此者常致三四百人”。《太平御览》也有类似载录:“章安古城北有风景优美的大湖,曰:章安湖。湖侧有山,山顶平展,可容三四百人相聚,每逢秋日重阳,郡县长官、文人、士子相聚湖山,行乐优游。”可见当年的章安,城市繁华,生活富庶,湖山入胜,建筑精美。八十年代初,文物工作者曾多次对古章安遗址进行调查考察,并出土了部分建筑构件,钱纹平砖、板瓦、筒瓦、瓦当、滴水、出土尤为丰富。九十年代初在章安长丰街出土宋祥符寺地砖。1997年,前所中学校园内因建房在“保荣观”遗址夯土层中出土大量的汉代云雷纹瓦当(直径14厘米)。2005年初,在水退基回浦郡都小区工地上出土汉代人面纹瓦当、筒瓦,三国时期的油灯、钵、碗等瓷器残件。同时,一些文献也记载了西晋泰始年间(265—274)晋章安令成公绥登桥望江制云赋。桥至迟始建于晋代,初为木结构,因桥栏朱赤,称赤栏桥。初建时,“桥上有亭,东西有楼”出土有瓷楼、魂瓶和五孔谷仓罐上的瓷塑建筑、歌俑等形象,还有猪栏、狗圈、鸡笼、灶、炊具、酒具等系列,生动地再现了千年以前人们生活起居的真实面目。同时章安冶炼的技艺也达到一定水平。如出土的青铜带钩、青铜镜、青铜剑、铁剑、青铜洗、青铜碗、礁斗、熨斗等系列,青铜器上的精美纹饰和雕刻。尤其青铜镜铭文纹饰最为华美,还有一些小件的手工艺品,如男士头髻上的发簪、银质钗、青铜钗、料器簪(玻璃);士庶妇女的红玛瑙、绿水晶等各式束腰、椭圆形、瓜棱形的各种耳珰。还有金质的戒指、手镯、银镯、银戒指、带扣、鎏金的青铜镜等工艺制品。章安又是我国史学界尚有争议的“东冶”所在地,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是越国冶炼青铜器的地方,因其位于会稽东南而闻名。至今章安镇梓林湖边村九子山麓、溪口铁场茶园山等均发现了青铜冶炼遗址,湖边村渣岗头积存大量青铜矿渣冶炼残物碎块。为古代相传和文献记载中的“东冶”可能性较大,并与历史记载相吻合。章安到了隋唐“移其县于镇”,六朝时期的郡级机构迁移临海城的大固山。唐初复析临海为临海,章安、始丰、乐安、宁海五县以置台州,州治遂改临海,从此临海便一直为台州的政治文化中心。至唐武德八年(625),章安复入并临海,郡徙县废,自是便每况愈下,渐趋冷落。唐时台州是地僻荒无的海隅边郡贬谪之所。到了宋代,章安港也有一定地位,是临海、黄岩两港的前沿,仍然不失为海道的出发港。南宋建炎后,为控扼海道。宋熙宁七年(1074),设亭场于黄礁百家之下,扼守章安港水域,皆防托海防门户。宋代章安又是临海大集镇之一,商业繁盛,设有章安镇税场。酿造业发达,设有酒库、醋库等坊场,实施专卖,仍保持县级的经济机构和地位。南宋建炎四年(1130),宋高宗浮海避难乘楼船弃明州,正月初二舟至台州湾外牡蛎滩,晚泊金鳌山下,正月十八泛舟去温州。后文天祥自元营脱险途经椒江,也登临金鳌山,哭拜当年高宗驻足处,感慨写下了《入渐东》诗篇,巡道追随献高宗的宋女词人李清照等也随尾登临章安。宋代奖励对外贸易,南渡之后尤为重视。绍兴七年与十六年就两次下诏:“市舶之利最厚”,“颇助国用……以招徕远人,阜通货贿”。为发展对外贸易,除在杭州、明州设市舶司外。位于明州、温州之间的章安,虽然没有市舶设置,而市舶交易却照样存在。南宋初,就有冯安国巡视金鳌,松门市舶贸易的记载,市舶务专管海口贸易。宋代章安北郊溪口铁场,据传唐宋时,旧有二里方圆的铁沙场。据《嘉定赤诚志》载:铁矿记载不修,临海雉溪广济(今溪口铁场)宋以来的冶铁业,历史上都是开山淘沙得来称“铁沙”,铁砂炼成熟铁才能用于制造,其形如砖,称为铁砖。宋以后渐已衰竭,当时是临海古冶铁中心之一。同时章安也侧重了平原地区开发农业生产。在宋代基础上浚河修闸,进行水利建设。宋末元初之际,这一时期的经济跌落状况集中显现出来,也反映出当时元朝统治时期章安沿海战乱中百姓生存的惨状。由于元末政治腐败,赋税繁重,致使农业生产落后,椒北平原数千顷土地都已成为斥卤之地。明洪武十七年(1384),江西道监察御史蔡民玉“按地脉所宜,凿河若干,置闸若干,总萃以古桥闸”。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整治河道,以资蓄水灌溉,泄水排涝。满足农田灌溉的需要,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明清时章安仍设税场,仍是货运的港埠,杜渎盐场的大宗食盐仍由此转输临海销往仙居、缙云、永康、武义等县。章安镇东蔡桥设有杜渎盐场贮运食盐的总厂,可以直接由蔡桥经景贤河驳运往临海。明代末期,倭乱连年,受害深重,地处东南沿海,沿海人民奋起抗倭,至今尚存许多抗倭遗迹。章安附近山巅尚存,有章安烽堠、新亭头烽堠、马峙烽堠、山门烽堠、太平山烽堠等。据《戚继光年谱》载:“隈而椒江之寇,南北分而为二矣,家严复督部兵包围黄礁山下至更余,四面仰攻,一鼓而克计,斩首五十有五级,生擒首贼二,俘夺获器仗一百六十有奇”。清顺治十八年(1661)十月,为实行“海警”,奉令迁海,强令沿海内撤三十里而空其地,不得片甲入海。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得以解除海禁,全部展复遣界。解禁后,允许居民出海捕鱼,盐场也陆续恢复生产,沿海百姓生活也恢复如故。对外贸易开始,与章安隔江相望的栅浦、葭芷(家子口)两渡,已取代章安港。康熙二十四年(1685),开放浙江沿海通商口岸。直到清乾隆元年(1736),颓败的海门港方才“帆樯云集,商市渐兴”。随之葭芷(家子口)也成为南货转运发兑中心,大批南货从福建运到葭芷销售。嘉庆间,四明慈北鸣鹤场(慈溪)方庆彩、方庆禄兄弟俩迁寓章安方家里,方庆禄于嘉庆十一年(1806)在章安街创设“方万盛”药号,南北道地药材一应俱全,在台州各地延伸网点,创办药铺,以章安“方万盛”为总号,货物、人员相互支配,并附设栈坊生产成药。店员众多,资金雄厚,药材道地,声誉颇高,经营饮片有655种,自制丸、散、膏、丹、药、酒等达396种,不仅向台属六县拆兑,有的还远销苏、杭、沪等地,形成台州国药业之中心。章安“方万盛”总号,民国时曾在其店堂内挂有“百年老店,只此一家”,以显示其历史悠久。章安历史文化名人众多,如六朝时期,东晋台州正史列传第一人任旭,晋名臣褚裒,农民起义首领孙恩,东晋临海郡太守郗愔。南北朝太平三年(442)七月孙权之三子孙奋,贬为庶人,谪守封章安候。西晋章安令成公绥、国清寺五祖章安大师灌顶,“天台山赋”辞家孙绰。宋代“平生为诗数千篇”的诗人杨蟠,驻马毕章安的康王赵构,脱险过台的文天祥,章安填词的李清照,台州大儒石嶅,名志总纂陈耆卿,元代词人于演、朱右,明代戚继光,清代史地学家齐召南,康乾盛世一门三才女叶素娘、吴蕙芳和吴茜云母女,书画大家赵之谦,官浙闽提塘总理塘务的武进士蔡殿魁等。他们或为官、或均临、或寓寄章安,流下不朽的足迹。李惠卿创办台州最早的乱弹班,被称为“山兵高腔”,追本溯源,现在的台州乱弹剧团还应该说是从山兵高腔班发展而来的。山兵高腔也加入了部分的乱弹内容,成为台州乱弹剧种中“山里乱弹”的主流。又有以章安命名的北宋杨蟠的《章安集》。清咸丰十一年(1861),客章安赵之谦的《章安杂说》,清临海著名学者黄瑞《金鳌山志》等文献著作留存于世。古章安湖光山色,风景优美。清黄瑞在《赤城集》“牡蛎滩”文中谓牡蛎滩在“金鳌山之南,海门潮落,一望数里,乱石卵缀,多生牡蛎,今尽淤塞,其潮至处,犹牡蛎簇簇也。”清无碍寺“重整五祖讲台碑”载:“南眺章安古郡,牡蛎滩如在足下,昔宋高宗航海驻马毕于此”,“蛎滩返照”也成为古章安八景之一。六朝时期,无怪乎晋代的希愔在任临海太守时“在郡优游”,后“以疾去职,乃筑宅章安,有终焉之志。”连从未到过章安做过吴尚书令的汝南人陈化,“年出七十,乃上疏乞骸骨,遂爰居章安”终老章安之意愿。金鳌山,章安一方名胜,东南屏障,临江,历代文人题咏甚多。山上旧有祥符寺(又称善济院),设有高宗御座,宋高宗驻马毕之胜地,旧有祥符院,如画轩、唐开元八年(720)建的灵穆寺双塔和南宋石敦山 讲学的观澜书院等,均年久圮废。山之东麓有元状元泰不华篆书题的蘸金洞(现己开岩炸毁)。街外下塘头之洋大道上立有清嘉庆八年(1803)柯氏“彤管扬徽”节孝坊于1966年文革中拆毁。椒江南岸僻为通商口岸后,海门港开始活跃,成为交通经济中心,章安也持续它的经济中心地位。清至民国,章安经济繁荣,店铺各行各业一应俱全,西医、典当、南北货、百货、酿造、染坊、竹木柴炭、米业六陈、铜锡铁匠、蔬菜、瓜果、水产、饭铺、客栈等,其间还依稀隐露老字号的匾字招牌,人丁兴旺,商贾云集。古街东西走向长约660米,仅宽约3米。街内有三祠(叶、卢、林宗祠)、二阁(文昌阁)、二庙(东岳庙、祠山庙)、一桥(章安桥),先有洪、童、林,后有卢、叶、乔、章等姓氏聚居繁衍。清至民国的商铺店号林立,桥西街有张鼎丰南北货、叶义大染坊、福星医院、公济医院、王同德南北货、永成百货、五州药房分销处;桥东街有方隆盛、方万盛、丁春生、同仁春、方亦仁诸药号、南北货方鼎盛;糕点有张鼎丰、卢聚元、益生、叶顺利、卢福记;百货有叶宰登、池锦春、叶合利;杂货有叶元亨;典当有黄裕泰;染坊有余永丰、余永盛;酒坊有卢阜昌、卢聚元、李福兴,还有卢庆祥号时样首饰、崔源丰等商家店号和百年老字号,也保留着当年的兴盛气息。今老街内有清嘉庆十一年(1806)的“方万盛”药号,“余永盛”染坊旧址。乾隆十二年(1747),洪氏孝节门坊;咸丰二年(1852)祠山庙;光绪二十四年(1898)叶绳武的书回浦闸;同治十年(1871)进土蔡殿魁故居蔡家里;道光二十一年(1841)叶氏宗祠;光绪二十六年(1906)的鳌峰闸;乾隆五十四年(1789)章安桥等古迹。走进章安老街,亲身体味喧嚣中的宁静,感受城市曾经的兴衰与繁荣,漫长历史岁月,匆匆流逝,章安当年的风光早已不在,而漫步街巷中,一些留存下来的建筑和文字还能让人深刻感受古街当年的风韵,但章安古老的文化遗留史迹,人文景观,无不展示古郡光辉历史的一页。
文章TAG:台州乱弹台州台州乱弹古文

最近更新

  • 共同经营,什么可以作为企业的共同的经营主线

    什么可以作为企业的共同的经营主线什么是共同经营主线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安绍夫(I.Ansoff)是持有狭义战略定义观点的代表人物。安绍夫根据自己在美国洛克希德飞机公司等大型多种经营的公 ......

    台州市 日期:2023-05-06

  • 澈的意思,到底层沟通本来就不存在吗?

    5.句子:站在雄伟的群山上,俯瞰一片清澈见底的湖泊,令人赏心悦目,2、晶莹剔透的意思是形容湖水或海水非常清澈透明,可以看到尽头,那么,它的意思应该是和“彻底”意思差不多的“沟通”, ......

    台州市 日期:2023-05-06

  • 怎么养乌龟,乌龟要怎么养

    乌龟要怎么养2,如何养好乌龟3,怎样养乌龟4,乌龟怎么养1,乌龟要怎么养建议买个恒温加热管,最好是金属的,安全,不买玻璃的,因为容易碎,恒温到28-30度都可以,记得水位一定要高过 ......

    台州市 日期:2023-05-06

  • 服装色彩搭配方法,衣服的颜色怎么搭配

    衣服的颜色怎么搭配尽量选风格一致的,冷暖,明暗等,同一色系而深浅有区分的最保险。你可以参考一下一些时尚杂志现在是夏天天气比较炎热,我觉得颜色淡一点的比较好,连快一点的,还有衣服搭配 ......

    台州市 日期:2023-05-06

  • 属兔和属羊的合不合,属兔的和属羊的配对吗

    属兔的和属羊的配对吗兔配羊你们是形神合一的一对。两个人都随和浪漫、平易近人,你们可以迁就彼此的消极情绪,家庭生活将使你们享受到极大的喜悦和满足。兔先生欣赏羊太太的善良与温柔;羊太太 ......

    台州市 日期:2023-05-06

  • 水浒传读后感600字,观看水浒传后的感想600字

    观看水浒传后的感想600字2,水浒传读后感600字1,观看水浒传后的感想600字《水浒传》读后感《水浒传》讲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个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 ......

    台州市 日期:2023-05-06

  • 笔记本电脑关机后要拔电源吗,笔记本电脑关机后一定要拔电源吗

    笔记本电脑关机后一定要拔电源吗拔电源最好呢,原因是,如果你一直通电的话,这对你的电池不好,因为充满了之后,电源还在上面,就形成一个回路,对笔记本不好。还在一个就是如果你不在家里,而 ......

    台州市 日期:2023-05-06

  • ps人物素材图片,PS人物素材

    PS人物素材nipic.com呢图网,这个很好用,素材很全,像素够大~2,ps前期人物素材http://www.sakuramoon.cn/?fromuid=2344123,寻ps ......

    台州市 日期: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