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80万禁军的数据出自宋仁宗时期的统计,庆历五年,北宋全部兵力125万9千人,其中,禁军82万6千人。北宋王朝定都于汴梁城(即开封),称东京汴梁,后来,北宋亡国后,李纲就指出,禁军连一半的人都没有,由于北宋时期在汴梁城(开封)定都167年,从官方到民间一致称呼汴梁为东京,后来的南宋继承了北宋时的称呼,虽然身在临安(现杭州),但是上上下下还称汴梁为东京。
1、北宋京都开封有禁军80万人,为什么没有抵挡住金军的进攻发生了“靖康之变”?
如果是一群绵羊,那么数量再多,也挡不住哪怕仅仅一只狮狼虎豹。遗憾的是,北宋末年的禁军就是绵羊,而金军,正是狮狼虎豹,由于北宋自成立以后就长期执行崇文抑武的政策,武将没有前途,军人没有地位。首先,武将粗人化,一方面极力提高文官集团政治地位,用以压制武将。整个北宋,只有名将狄青一个人能做到枢密副使,最后还被迫害导致抑郁而亡,
另一方面,北宋还刻意把武将变成粗人,比如在录用武将时,仅仅考察弓矢等武功,从不考察文化水平。甚至严禁民间学习《孙子兵法》等兵书,防止武将素质得到提高并威胁王朝统治,(南宋名将岳飞这样能文能武实属罕见)其次,军队仆人化。在北宋,统治者根本不把士兵当人看,按照规定,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都可以合法把士兵当成仆役使用,称为“白直”或“当直”,
比如,有这么一段记载:“宋仁宗的时候,诸州知州、钤辖、都监多遣军卒入山,伐薪烧炭。”就是把士兵派到山里砍柴烧炭,靖康年间,就连三衙禁军也逃脱不了搬砖头的命运,“多占禁军,以充力役。其所占募,多是技艺工匠,既供私役,复借军伴,军人能出钱贴助军匠者,与免校阅。缓急之际,人不知兵,无一可用,”军人平时当仆役,校阅时花钱请人充数,等到真要打仗时,没人会打,无人可用。
即便是当时号称最有战斗力的西军,也逃脱不了被奴役的命运,“臣近过陕西,体问得诸州军禁旅虽多,训练盖寡,其间至有匠氏、乐工、组绣、书画、机巧,百端名目,多是主帅并以次官员占留手下,或五七百人,或千余人。”(《《论陕西官员占留禁军有妨教阅状》)所以,这样一支平时不被当人看的军队,能有战斗力吗?这就是北宋禁军的真面目,
最后,实战弱鸡化。人数多就真的牛逼吗?靖康年间,河北路兵马钤辖李侃率禁军、民兵二千人,和十七骑金军狭路相逢,请注意,是2000VS17。然而,结果如何呢?“金军十七骑者分为三,以七骑居前,各分五骑为左右翼,而稍近后前七骑驰进,官军少却左右翼乘势掩之。”金军17人立刻分成三队,七人在前,另外左右各五人,
不仅如此,7人反而朝2000人冲来,最后左右再一起冲上去掩杀。最后战况如何?“且驰且射,官军奔乱死者几半,”最后,这支宋军发动叛乱杀害了部队主官李侃和磁州知州,随后投降金军。最出人意料得是,在金军进城前,投降的宋军想进城抢劫,守城的官吏赶紧放下吊桥,提前放金军进城,这才把叛军吓跑,所以,结论就是不管宋朝有无80万禁军,在“满万不能敌”的金军面前就是战斗力为—5的渣。
PS:北宋80万禁军的数据出自宋仁宗时期的统计,庆历五年,北宋全部兵力125万9千人,其中,禁军82万6千人,不过,庆历五年是1045年,靖康之变发生在1126年,中间相隔100多年。按照宋徽宗崇宁五年的枢密院统计,禁军缺额24万,新招兵10万,仍缺14万,后来,北宋亡国后,李纲就指出,禁军连一半的人都没有。
2、为什么一些人说开封就是东京?
北宋王朝定都于汴梁城(即开封),称东京汴梁,为什么称东京?这是相对于西京西安、洛阳而言,宋代以前的唐朝定都于西安、洛阳,实行两京制,汴梁城(开封)地处西京西安、洛阳的东面又是北宋的首都,所以称东京。由于北宋时期在汴梁城(开封)定都167年,从官方到民间一致称呼汴梁为东京,后来的南宋继承了北宋时的称呼,虽然身在临安(现杭州),但是上上下下还称汴梁为东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