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清代有文学家1741人,江苏为599人,占1/3强。江苏自古至今各朝各代都有大量人才且人才涌现随时代演进而递增,这说明江苏这块土地特别有利于人才成长,当时,奉军在关内一共有11个师,数量虽然不少,但是这11个师被部署在了直隶、山东、江苏、安徽四个省。
1、你知道多少江苏的名人?
从整体上,大致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认识江苏名人。第一,总量大,排全国第一,支撑这一结论的证据很多,暂且从点、线、面上各取一个。一是教授之乡,作为一个县级市,无锡的宜兴从古至今走出了4位状元,10位宰相,365名进士,23名两院院士,80多位大学校长,8000多位教授副教授,所以赢得了“教授之乡”的美誉,并且有“无宜不学”(办教育离不开宜兴)的说法。
二是两院院士,最新数据显示,江苏籍的两院院士人数为450人,比第二名浙江多75人,比第三名广东、第四名山东、第五名福建相加的总和还要多。三是作家数量,据统计,在我国古、近代著名作家中,江苏籍作家占27.5%,在明清时期所占比例更高达37.5%。如清代有文学家1741人,江苏为599人,占1/3强,第二,含金量高,也就是说贡献巨大,影响深远。
在许多领域许多朝代,江苏人才在全国举足轻重,拥有半壁江山,甚至独占鳌头,标志着时代的巅峰,为引领社会风尚、开启前进路向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特色鲜明,长处突出,缺憾也明显。如果把文学艺术、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人才相加,大约占总数的70%,其他政治、军事、实业等领域的相加只有30%,这一长一短意味深长,与江苏的地理环境、历史脉络和文化传统息息相关。
所长的领域都需要发挥个人才智、体现个人情感,都在追求个人心灵自由、生命价值的实现,都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第四,品种全,分布的领域非常广阔。举凡政治、军事、思想、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教育、实业、宗教等各行各业均有尖端人才,譬如政治领域古有刘邦,今有周恩来;思想领域有顾炎武;军事领域有孙武、韩信;文学领域更多,有六朝的刘勰,唐代的陆龟蒙,南唐的李煜,宋代的秦观,明清的施耐庵、吴承恩,现代的叶圣陶、朱自清等等。
艺术领域同样如此,书画方面有汉代顾恺之,唐代张旭、元代黄公望,明代“吴门四家”,清代“清四王”、“金陵八家”、“扬州八怪”,现代徐悲鸿、刘海粟、吴冠中、林散之等;表演艺术方面,京剧界的梅兰芳,昆曲界的俞振飞,电影界的赵丹,曲艺界的王少堂等等,举不胜举,第五,脉络连贯,且越来越壮实。江苏自古至今各朝各代都有大量人才且人才涌现随时代演进而递增,这说明江苏这块土地特别有利于人才成长,
2、军阀混战时期,奉系军阀有多少兵力,为何能控制住北方的6个省?
奉系军阀巅峰时期的地盘不止六个省,应该是七省,二区。1925年10月,即浙奉战争之前,奉系当时控制了七个省:直隶省、山东省、黑龙江省、奉天省、吉林省、江苏省、安徽省,外加两个行政区:地热河特别行政区、京兆地区(北京地区)。另外北洋时期的两个省级商埠:胶澳和淞沪也都被奉系控制,当时奉军有20个师,40多个旅,骑兵10多个旅,炮兵2个旅,工辎各1团,总兵力达35万。
其中精锐陆军大约十多万人,都是战斗力比较强的部队,此外,奉军当时还有空军和海军,可谓是三军齐全。并且,这还只是奉系的嫡系人马,如果加上当时投降奉系的仆从军(江苏、安徽、山东的地方小军阀),张作霖当时能指挥的总兵力不低于50万。如果把奉军跟当时的其它军阀做个对比:冯玉祥国民军——20万左右;直系萧耀南部——不到10万;直系孙传芳部——10万左右;晋系阎锡山部——10万左右;可以发现张作霖当时是真心强,奉系的实力是真心强,
奉系当时能维持如此强大的军力,要仰仗于东北当时的雄厚老底。东北当时的工业化程度和经济水平都全面领先关内诸省,特别是重工业,占到全国重工业的70%以上,并且当时的东北还拥有全国最发达的公路网、航空网、铁路网,(全国85%的铁路都在东北)此外,东北也是当时中国教育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拥有东北大学、航空学校和海军学校等各类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