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档案放在哪里比较好,退休的时候要拿档案去吗。总之就是一句话,涉及需要个人档案来核查的,必须要提交个人人事档案,没有个人档案的,不需要提交个人人事档案,如果个人人事档案不在退休地的,可要求用人单位开具档案提取介绍信,到档案管理地提取个人人事档案,交退休地的社保部门进行审核。
1、人事档案该放在哪里比较好?退休的时候要拿档案去吗?
人事档案放在哪里比较好,退休的时候要拿档案去吗?这实际上问的是两个问题,下面和大家分享我的个人观点。第一,人事档案放在哪里比较好?根据我的经验,如果是新毕业的大学毕业生,人事档案最好的放到所就业城市的区县人才交流中心档案室比较好,人才交流中心是属于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管理的事业单位,方便今后调阅和使用;如果原来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辞职下海的人员,如果档案一直在原单位保管的,可放在户籍所在地的人社局所属人才交流中心管理比较好,毕竟那里是自己工作过的地方,人员熟悉,也在户籍地,今后使用也比较方便;如果换工作,工作地频繁变换的,建议档案随人走,走到哪里,工作落实一段时间以后,如果用人单位有个人人事档案管理权限的,可由用人开出档案提取函,将个人档案放到本人工作的单位;如果本人所工作的单位没有个人人事档案管理权限的,可商请就业单位所在地人才交流中心进行管理,
第二,退休的时候要拿档案去吗?凡是有个人档案的人员,一般退休时都要求要看个人人事档案。如果个人人事档案不在退休地的,可要求用人单位开具档案提取介绍信,到档案管理地提取个人人事档案,交退休地的社保部门进行审核,审核的内容包括视同缴费年限、特殊工种认定和从事特殊工种的工作年限是否合乎要求;退休年龄的记载是否和身份证年龄一致等。
当然以后随着视同缴费年限、特殊工种退休等内容的取消,全部采用按照缴费年限来办理退休的,或是灵活就业人员中,没有视同缴费年限计算、没有特殊工种审核事项的,档案也将随着形势的发展,逐步取消退休时需要核查个人档案的程序,总之就是一句话,涉及需要个人档案来核查的,必须要提交个人人事档案,没有个人档案的,不需要提交个人人事档案。
2、单位不能存档,个人档案应该放在哪里呢?影响退休领养老金吗?
现在,职工档案问题确实是一个困扰大家的麻烦,现在单位也怕麻烦,一般不给职工管理档案。这样职工的档案应该怎么办呢?职工档案要明确归类一般来说,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聘用人员的档案都属于流动人员档案,包括失业职工档案,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或中专毕业生的档案案,自费出国留学或其他因私出国人员的档案,自由职业或灵活就业人员的档案等等。
职工档案的主管部门如果属于国有企业,一般属于有档案保管权力,如果是非公有制企业,那么就只能向当地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存档了。这些机构一般要承担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接收、转递、整理、保管等基本公共服务,职工档案的转递根据人事档案的保管规定,职工档案不能经职工本人携带、流转。如果职工档案进入个人手中了,相关档案管理机构拒不接收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一般这种情况,首先要将档案退回到进入个人手中的用人单位,让该用人单位负责清点核对档案内容,然后再按照职工档案的有关规定转递到需要接收的档案管理机构。档案会不会影响退休?职工档案肯定会影响退休,现在我们职工退休,都需要对职工的就业记录进行认真核对,确保职工的就业情况跟社保实际缴费完全一致。尤其是一些视同缴费年限的工人、参军入伍的人、上山下乡知青,仅凭职工档案,就可以增加缴费年限多计算养老金,
另外,职工档案中还有职工身份的确定,关系着退休年龄,比如女干部可以55岁退休,女工人是50岁退休。从事特殊工种满足相应年限,也必须要核定职工档案,未来发展的趋势职工档案不能成为劳动者的负担,《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劳动者离职15日内为劳动者办理解除劳动关系、停保手续以及档案转递手续,一切都是应该有用人单位承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