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设中的也比较多也大多在这区域附近,妥妥的保定商务集中区。保定如今的城市格局,以及南城发展缓慢的现状,跟历史原因有很大的关联,城市的扩展跟城关片区的发展联系紧密,城关的繁荣程度又取决于交通,肯定得跟着市政府走…但保定目前貌似没有政务区这个概念,看寒酸的保定市政府大楼就知道多么的低调了…若干年后保定市政府不迁的话那楼绝对能成为历史保护建筑。
1、保定的中心位置是在哪里?
政务中心区:肯定得跟着市政府走…但保定目前貌似没有政务区这个概念,看寒酸的保定市政府大楼就知道多么的低调了…若干年后保定市政府不迁的话那楼绝对能成为历史保护建筑。商务中心区:勉强从保定“双子座”大楼沿着朝阳大街一直到北二环附近吧,比较明显的就是北二环(乐凯到朝阳大街)周边附近,像已经入驻的电谷中央时区、中关村创新大楼、河北建设商务中心、上谷大观、电谷科技中心、大学科技园、云中心、智慧谷等等吧,
目前在建设中的也比较多也大多在这区域附近,妥妥的保定商务集中区。商业中心区:这个就是得分片区了保定没有太集中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像裕华路商业区,万博茂业,万达,上谷天街…只能说目前相比其他万博茂业要热闹点,文化中心区:妥妥的东湖片区周边了,关汉卿大剧院、新博物馆、在建设的古动物博物馆、非遗小镇、河大、保定学院、软件学院高等教育院校…东部的规划就是以文化教育生态为主其他为辅交通枢纽中心区:目前保定东高铁站津保,京广,未来雄忻高铁线(京昆的重要组成部分)、石雄城际、廊涿固保城际、R1、京雄商高铁线等并随着雄忻的建设保定东的改扩建也将进行,保定东未来妥妥的能成为区域性交通枢纽。
2、感觉保定市南部好多年没什么变化,未来保定发展方向在哪?
保定城市发展的历史和未来保定当前的城市格局,以旧城区为参考点,四个方向的发展相当不均衡,近20年来,北部新城形成一定规模,东部发展也相对显著,西部受制于工业区的逐渐衰落似乎放慢了脚步,南部则是发展相对缓慢,有点不进则退的意思。确实,南城从城市面貌上来看,三丰路像一条天然的界限,再往南就有点大县城的味道了,
环城公路的修建,唯独南边修到二环,东西北均有三环。但是保定如今的城市格局,以及南城发展缓慢的现状,跟历史原因有很大的关联,先回顾一下保定的城市发展史——自从北宋建城起,保定古城区的格局基本未发生大变化。城市的扩展跟城关片区的发展联系紧密,城关的繁荣程度又取决于交通,在古代,西门和北门是各地来往人流的主要通道;南门外因为有府河码头也相当繁荣;唯独东关一带,一派田园风光,相对没那么热闹。
发展到清末,京汉铁路纵穿保定西关,设火车站,导致西关的交通和商业持续繁荣至今,而南关的航运业,解放以来随着府河流量减少,目前已完全停运,周边的发展也随之缓慢。而同期西郊工业区的建设和崛起,使得保定的城市重心逐渐西移,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基本是东西两个组团的格局,1990年代以后,相继规划了好几个新园区,西北部的高新区、西边的高新区西区,还有东边的华北工业城。
我们看到,当年的园区规划似乎把南城忘了,只是后面高新区发展较快,于是城市的扩张逐渐向北转移。本世纪初,与高新区连片,又出来个北部新城中央居住区的概念,至此,保定一路向北的发展趋势,似乎已不可逆转。有一点很重要,一个城市的发展,交通总是起到决定作用,典型例子,石家庄和郑州都因铁路而发迹。随着京港澳高速公路和京广高铁在保定东部落子,东部也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国家级新区落户东北面的雄安三县。保定未来继续向东、向北发展已成为必然,在保定中远期的规划中,除了对接雄安新区,北部还规划建设漕河新区,逐渐连片徐水,北部组团范围进一步扩大;东部目前发展范围局限到京广高铁线以西,但是继续向东已是大势所趋,保定东站扩建,至雄安和新机场的城际铁路,还有远期的地铁线路,将共同撑起东部发展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