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说明河南人口的渊源,先说一下河南人口的迁出。在古代,河南是中原地区的核心区之一,也是历代中原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的变动在历代不是很剧烈、频发,所以,河南人口的迁出,多随着朝代的更替、政治中心的转移而发生,商朝早期,还是一个流动性很大的部族,约在公元前1320年,商族首领盘庚将国都迁至“殷”即今安阳,从今河北或山东带来一定数量的人口;2,周朝建立,在河南“封建”了卫国、宋国等诸侯国,周朝封建诸侯国,是由受封的国君率领宗族一起到封地建国,随着这些诸侯国的建立,迁入了一定数量的今陕西人口;3,元末明初,明洪武帝朱元璋从山西迁出到了人口,分往今河北、山东、河南等地,迁入河南的人口大约占当地总人口的10%-20%;4,明末清初,河南人口有所损失,迁入的人口应该主要以山西、陕西等邻近地区为主,但规模应该不是很大。
1、古代的中原到底是指陕西还是河南?
古代中原跟陕西有毛关系,中原分狭义和广义,狭义上指河南,广义上指山西南部、河北南部、山东西部、河南大部,这是中原的组合,《史记周本纪》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作召诰、洛诰,这是司马迁记载的,难道司马迁会记载错误?最早的《尚书》中也有。
天下九州,豫州再九州之中,又称之为中州和中土,一个偏西的雍州是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是中原?《史记封禅书》记载,“昔三代之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另外,汉武帝元鼎四年,以周王室后裔卫国卫元君之后封为周子南君,天子遂至荥阳而还。过雒阳,下诏曰:“三代邈绝,远矣难存,其以三十里地封周後为周子南君,以奉其先祀焉。
”周子南国一直持续到了西晋永嘉之乱才灭亡,兴盛了四百多年,中原一词早在二十四史之一的《晋书》中就有记载,提到的中原可不止一次,《水经注》中也有记载,宋朝《宋史•地理志》中也记载了中原板荡,宋高宗驻避吴会,中原、陕右尽入于金,明朝地理志《广志绎》也记载了中原指河南,中州也是指河南,中土也是指河南,感兴趣的可以去读一读《晋书》和《宋史》《水经注》。
2、现在的河南人是古代河南人吗?如果不是哪河南人哪里来?
朋友你好!首先感谢你的邀请,但需要见谅的是,我不是学人口史的,也不是河南人,所以对河南人的来源、变迁、现状不是很了解,回答更不能很确切。但我曾对中国移民史有过涉猎,现仅就所知做以回答,不足之处,请包涵、指教,为说明河南人口的渊源,先说一下河南人口的迁出。在古代,河南是中原地区的核心区之一,也是历代中原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的变动在历代不是很剧烈、频发,所以,河南人口的迁出,多随着朝代的更替、政治中心的转移而发生,
河南人口的迁出在历史上主要应该有以下几次:1,西晋、东晋之交。西晋末年(316),朝廷发生“八王之乱”,西北少数民族攻灭西晋,晋朝东迁,国都由洛阳迁往建康(今江苏南京),大批中原人口随之迁往南方,其中河南人口占很大比例;2,唐朝末年,“安史之乱”发生,安禄山叛军攻占东都洛阳,河南成为战争的主战场之一,大批河南人口迁往南方,成为“客家人”的祖源之一;3,元朝末年,河南是元军和明军作战的主战场之一,人口大量损失、外迁;4,明朝末年,河南是明军和李自成起义军的主战场之一,因战乱和旱灾、洪灾、瘟疫等灾害,河南人口大量损失、外迁;5,明末清初,河南人口有一定的损失和外迁,
每当人口外迁,河南人口都有不同数量的减少,在社会稳定后,也就有不同数量的人口迁入,当然河南人口的迁入也不止这一个原因,比如商朝、周朝人口的迁入,就是因为政治原因。历史上河南人口的迁入,主要应该有以下几次:1,商朝的迁入,商朝早期,还是一个流动性很大的部族,约在公元前1320年,商族首领盘庚将国都迁至“殷”即今安阳,从今河北或山东带来一定数量的人口;2,周朝建立,在河南“封建”了卫国、宋国等诸侯国,周朝封建诸侯国,是由受封的国君率领宗族一起到封地建国,随着这些诸侯国的建立,迁入了一定数量的今陕西人口;3,元末明初,明洪武帝朱元璋从山西迁出到了人口,分往今河北、山东、河南等地,迁入河南的人口大约占当地总人口的10%-20%;4,明末清初,河南人口有所损失,迁入的人口应该主要以山西、陕西等邻近地区为主,但规模应该不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