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说襄樊改名,不如说是襄阳二字的回归。在历史上,襄阳的地位就高于襄樊,此次改名更凸显了襄阳市的历史文化底蕴,扩大了城市的影响力,但改名后的襄樊却并不被世人所知,再加上各种影视剧都以襄阳为名作为宣传,襄樊这个名更加不利招商引资,旅游发展的需要。
1、襄樊为什么改名为襄阳?
与其说襄樊改名,不如说是襄阳二字的回归。襄阳这个名字有2800年的历史,而襄樊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其中有三十多回在襄阳发生的,还有射雕英雄传的中襄阳保卫战等闻名于世的。再刚建国的时候,襄阳和襄樊是两座城市,不过后来两市合并了,各取一字叫襄樊。随后襄阳这两个名字用在了襄阳县了(后来的襄州区),再到后因为韩国申遗(韩国有座城市叫襄阳郡),加上襄阳要发展三国旅游业和恢复襄阳历史文化传承就改名了,
2、襄樊改名襄阳之后,变化大吗?
我都是襄樊的,襄阳改名字的不知不觉有好几年了,襄樊叫了将近60年,对于老襄阳人来说,还是习惯叫襄樊,襄樊名字的由来是建国的时候,将汉江两岸的城市合并而来的,北面的是商贸中心樊城汉水南门是古城襄城,二者名字一合并就叫襄樊。虽然历史在襄阳2800年的建城史中只有区区60年,但是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襄樊这个名字还是承载了太多回忆,不知不觉有时还是张口就来我是襄樊的,
00后的襄阳人才能真正的认同自己是真正的襄阳。几十年老襄阳人一时半会还是改不掉叫自己襄樊人,对于本地人来说,改名襄阳无形中带来了很多麻烦,因为换身份证,换营业执照,换名片地址,一系列更名工作,着实一段时间内影响了我们的正常生活。但改名在对外宣传上,着实增强了襄阳的知名度,毕竟一部射雕,一部三国,很多笔墨对襄阳的刻画,着实让襄阳在老百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3、古城襄阳以前改名为襄樊,为什么前些年又改回成叫襄阳市了?
宛,春秋时,该地形因四周环山,呈盆地形状而得名,碗即宛。秦置南阳,因在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为阳,南阳郡与南郡南北分界一直以汉江为界。曹操占荆州,置襄阳郡,才由襄阳郡北跨汉水辖樊城和樊城北的邓县,但南阳从未南跨汉江管过襄阳附近任何村庄。(只说南北界,不含东西界),翻遍古今史料,襄阳城西7公里(汉制二十里)的阿头山(被习凿齿号曰为隆中)从来没有归南阳管辖过,说是飞地更是胡扯!不能因诸葛亮一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强行将襄阳城外几公里的号曰为隆中的阿头山塞给二百六十里外的南阳,这种不顾正史,不顾客观事实的行为实属流氓无赖行为!。
4、原襄樊网站域名停用公告,襄阳为什么要三番五次的改名?
何为三番五次?现在的襄阳市区襄在解放前的民国时期,叫襄阳县,然后襄阳地区行政专署区设在襄阳县,代管现在的所辖的几个县市,外加随州、十堰部分地区,解放后,襄阳县在汉水两侧,各划出几个镇,设为襄城区和樊城区,成立为市。称作襄樊市,襄樊市于是成为襄阳地区第一个县级市。襄樊市在后来升级为地区行政中心,取代原来的行政专署区,始称襄樊地区(即地级市),
5、襄樊为什么早不改名,而在改革开放后才改名?
解放后为了扩建襄阳,把樊城合并过来,取名襄樊。但改名后的襄樊却并不被世人所知,再加上各种影视剧都以襄阳为名作为宣传,襄樊这个名更加不利招商引资,旅游发展的需要,后经国务院批准2010年改回襄阳这个名字,在历史上,襄阳的地位就高于襄樊,此次改名更凸显了襄阳市的历史文化底蕴,扩大了城市的影响力,襄樊市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此次更名实为大打文化牌,文化意图十分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