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作为成都平原另一个重量级的地级市,是不可能被并入成都的。△重庆渝中半岛另一个比较现实的因素是,成都以西几无更大城市,有朋友形象地把类似的区位,称为“180度的全死角”,而如果重庆把目光朝南,和贵阳之间加强融合度,那么重庆拥抱的,将会是整个西南板块的昆明、贵阳、南宁、长沙,甚至是广州等地,与大西南腹地的枢纽“搭线”,可以说是更有想象空间和挖掘潜力的。
1、成都有没有可能成为一线城市,西部城市中,哪个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成都?
成都没可能成为一线经济体量就不说了,和一线的基数差太大,尽管成都增速很快,但是增量和一线相差甚远,所以事实上是成都进步很快,但却被一线逐年扩大差距,既然差距越来越大,如何能与一线同级?很多人认为一线城市就是GDP四强,这倒没错,但是GDP四强仅仅是其中一个指标而已。四大一线城市同时还是金融中心四强,人均收入四强,人均GDP也都是全国一流水准,
但是成都目前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两项人均经济数据均排名全国排名四十多位,所以现在和一线最大的区别就很直观了,一线是城富且民富,成都城富,民众收入却和一线差距巨大,如此只靠GDP规模全国第八的排名就指望当一线吗?其他城市且不说,天津不论经济总量、人均GDP、人均收入、建成区规模、城区人口等数据都高于成都,科教文卫也不比成都差,至今仍然和一线差之甚远,何况成都。
所以时间越久,其他和一线的基数差越大,当一线的可能性就越低,未来倒是有可能在新一线当中进一步分化,天津、成都、杭州、南京、苏州或许能够拉开与其他新一线的差距,城市真正的1.5线城市。至于西部城市当中,下一个成都必然是西安,西部本身只有成都、重庆、西安三个强市,重庆体量比成都还大,那么下一个能够有成都这般影响力的城市只能是西安,而且目前已经有了人气上的飙升,影响力较往年也明显增强。
2、资阳、眉山、德阳与成都同城化,这三地有并入大成都的可能吗?
怎么不可以,成都市将眉山市,德阳市,资阳市三地行政区域划归进来,把成都市的各方面的优势资源充分发挥到新进的市区里,使其变为成都市的经济区域功能,从而幅射影响到周边地区,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建设的发展。行政区域的改革攻坚成都市权限只有申报,最后的决定在于国家的最高决策层,只要国家最高决策层下定决心,非改不可,那么成都市行政区域管理体制范围扩大就会势在必行。
3、西成高铁开通是有利于汉中融入西安还是有利于其融入成都?
西城高铁让蜀道难不再难于上青天,将距离不过是将近650公里的两地之间自古而然的漫长交通一变而为快速通道,所以说是“漫长”,自然因为横亘在中间的秦岭。这条客运专线最耀眼的地方就在于其穿越秦岭,将秦岭南北打通,将南方北方打通的融通南北的壮举,从地理距离上说汉中离西安近,但是以前因为有秦岭的阻隔,与省会西安之间的民间联络似乎还不及与四川来得方便。
现在有了客运专线,与西安、与成都的时间和距离一下都被拉近了;尤其是与西安之间,一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不到百元的二等票价格,对比汉中到成都需要两个半小时二等票价将近170元,还是有很大优势的,当然,不能单纯对比乘坐时间和价格,更重要的还是行政区划上的归属因素。汉中作为陕西的重要城市,人们与省会之间的联系当然会比成都要多,升学就业审批等等事项都需要本省内进行;西城高铁的开通显然方便了这种联系,紧密了汉中与西安之间的距离,
4、重庆向南是贵阳,向西是成都,未来朝哪个方向的融合度会加深?你怎么看?
这个问题我和一些老师曾经交流讨论研究过,虽然在过去,重庆曾经属于过四川,而且成都如今体量很大,在四川各个地市州范围内的“虹吸效应”也很明显,但是,自从重庆成为直辖市以后,两个城市在规格上,就出现了差异,一个只是省会,一个是直辖,其实就是一个融合度的问题,从地域上来看,重庆处在贵阳和成都的“7”型的拐点处,而且重庆到成都,和重庆到贵阳,差不多都是300多公里,相当于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点,所以重庆对于融合度上,处在相对主动的可以做选择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