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是选调生选调生的含金量和成才率已经远远比不上从前的。由于定向选调生有学历优势,都是名校毕业,且普遍是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个人素质和能力比较高,因此比较容易干出实绩,从众多公务员选调生中脱颖而出,选调生也有三六九等,非定向的选调生占大多数,他们和普通公务员区别不大,都是从基层干起,没什么捷径。
1、湖北的选调生待遇怎么样?
生是组织部门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选调德才兼备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和“四项人员”到基层工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人选进行重点培养,这批人员简称“选调生”。湖北省考试时间比较固定,近几年一般是3月份;招考条件比较高,学历要求是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对专业没什么要求;一般是优秀全日制应届毕业生、“四项目”人员和少数民族定向招聘,14年-17年有部分职位针对省内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人员,
2、定向名校选调生已经有几年了,他们现在怎么样?
定向选调生的发展前途目前来看是比较好的。这得益于他们的学历和能力,定向选调生是由各地党委组织部门面向国内211、985及世界一流大学招录的党政后备干部。在政策出台之初,定向选调生一般采用直接面试考核的方式招录,上述大学的本硕博毕业生只要报名,通过直接面试考核的方式就可以入职,后来政策收紧,本硕一般要求考试,博士可以直接面试考核,对生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基本回归正常的考试录取,定向选调生录用后,前两年一般会下派到基层锻炼,比如硕士研究生放到乡镇担任副职领导干部,博士到县里担任县长助理或者副调研员协助副县长工作,锻炼两到三年后,大部分返回省市县三级机关,少部分根据自愿原则和岗位需要留在当地任职。由于定向选调生有学历优势,都是名校毕业,且普遍是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个人素质和能力比较高,因此比较容易干出实绩,从众多公务员选调生中脱颖而出,
简单举个例子。2013年,本地招录了16个定向选调生,其中北大硕士研究生7个,清华4个,浙大3个,上海交大2个,目前,这16个人有4个已经提拔正处,5个副处,其余都在各个市直机关正科岗位,成为同批公务员的佼佼者。不得不承认,定向选调生确实有很强的个人优势和发展后劲,有机会进入定向选调生行列,大概率不会后悔。
3、选调生的实际待遇如何?
选调生是由省级组织部门统筹招录的党政后备人才,分定向和非定向两种,定向选调生主要面向国内985、211名校招录,比如北大、清华、浙大、复旦等,符合党员或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获得者都可以报名,由招录方——地方省委组织部组织各地市组织部根据岗位需要直接面试考核录取,不需要参加笔试。非定向选调生一般针对省内重点院校和国内其他二本以上院校招录,报名资格要求符合党员、学生干部、奖学金三个条件之一,报名后需参加统考,经过笔试和面试环节,和其他公务员考试时间、形式一样,只不过计划单列由组织部负责统筹招录,
选调生入职后,试用期转正后按学历定级,本科定科员,工资25级;硕士定四级主任科员,工资24级:博士定二级主任科员,工资22级。以前部分地区为了引进人才直接给博士选调生定副处,这两年随着选调生的增多,各地相继取消了这个政策,由此可见,在工资待遇方面,选调生和普通公务员没什么区别。待遇高低主要看地区财政情况,
财政情况好的,比如东部地区,相对高点,反之则低。以小公所在西部三线城市为例,新录用选调生即公务员,转正后扣除五险两金后实际到手也就3600左右(含车补),外加通讯补贴180、物业补贴160、餐补350,每月总计到手4200,年终绩效两到三万,工会福利每年两千,其他再无收入,一年满打满算到手不超过8万,
4、武汉市集中选调生待遇如何?
武汉的选调生的报名的资格条件要求比普通的公务员高一些,一般是要求优秀学生干部,没有挂科,中共党员等等,最关键的是武汉的选调生一般要求双一流学校的毕业生和研究生,考试也是行测和申论,录用程序和公务员考试一模一样,成功上岸后,一年试用期,期满合格按行政编制,会安排到乡镇或街道锻炼,待遇和公务员一模一样,开始2年可能会到村或社区锻炼,一般2年或5年期满后,可以调动和参加遴选,现在各个部门都比较忙,选调生素质一般很高,都会抢着要,成长和待遇都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