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2020年改造老旧小区3.9万个,涉及居民700万户;二是2022年基本形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制度框架、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三是到“十四五”期末,力争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标志着城市老旧小区改造作为一项国家工作任务将全面铺开。
1、老旧小区改造,你觉得应该怎么改?
老旧小区改造是国家统一部署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决策。老旧小区改造应怎么改?我认为,老旧小区房子一般都是二十年前建造的,房屋渗漏,外墙脱落,室内公用管道老化,室外地面破旧,停车位少,绿化少,智慧安全防控缺乏,养老,托育,家政,医疗,物业等公共服务设施更是缺位。因此,老旧小区改造的思路,一是应在改造房子中,重点要抓住室内公用基础设施的更新和完善,不要成为房子的外立面漂亮了,而公用基础设施基本不改样,居民使用功能仍得不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或仍存在屋漏管裂苦不堪言的窘况,
二是应把建立和改善公用服务设施作为改造的重点,增强小区服务功能。老旧小区是老年人集中居住且多为以后居家养老的地方,出租房子多,弱势群体也多,因此,在改造中,首先是要加装电梯。这是大家最期盼的事,采取人性化和优惠政策措施,消除障碍,加快推进。其次是要把改建养老服务中心放在改造的重点,为日后居家养老提供老人需求的点菜式服务,
有条件好的,可以单独改建,没有条件的是否可以几个附近小区改建一个。其三是要增设托育,家政,快递,医疗等服务设施,其四是要增设停车位和电动汽车充电装置,智慧安全防控,无障碍设施。其五是要对电线,有线电视线,宽带,及自来水管道,燃气管道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改建,改变目前乱拉私接,乱挖私铺的乱象,其六是要建立投融资机制,财政,社会资本等多途径参与改造,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2、襄阳今年改造100个小区,你怎么看?
根据襄阳市政府批准的方案,包括襄州区在内的五个城区共有666个老旧小区将被改造——除了今年改造的100个小区外,明年还要改造238个,后年改造完成剩余的328个,具体名单:樊城区441个,襄城区146个,襄州区28个,高新区26个,鱼梁洲25个。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小区均为2000年以前建成的住宅小区,其“特色”包括:小区功能缺失、物业管理缺位等,用简单的词语概括,就是“脏、乱、差”!然后,敲黑板了!此次小区如何改造,将由计划改造的小区业主来拍板决定!也就是说,不同于以往相关部门“拍脑门”决定的“纸上改造”,本次改造的方案必须经所改造小区2/3以上业主同意才能通过,而且还要把后续的物业管理等内容定下来才动工,
3、建于五六十年代的老旧小区,直接拆迁或加装改造,哪个更符合实际?你怎么看?
建于五六十年代的房屋,至今已经老态龙钟,房龄都有六七十年了,房屋的使用寿命基本到期,多数已成危房,显然不具有改造的价值,理应拆除重建。事实上这类房屋本身也不属于旧改对象,而是属于棚改或者城市更新的范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主要是针对那些房屋本身可以居住,但是市政配套设施老化,公共服务缺项等问题比较突出的居住小区。
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实行旧改,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改善民生、提升民众幸福感的需要,从旧改的范围来看,到十四五(2021~2025年)末期,2000年以前建成的居民小区,房龄已经在25年以上,长的可能有四五十年,也即上世纪八十年代建造的房屋。这类房屋结构安全方面基本没什么问题,但是,楼房外观已经陈旧、破损,有些外墙体没有节能保温措施,基础设施严重老化,
因此,有必要对小区内建筑物的屋面、外墙、楼梯等公共部位加以维修,同时对市政配套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包括改造提升小区内部及与小区联系的供水、排水、供电、弱电、道路、供气、供热、消防、安防、生活垃圾分类、移动通信等基础设施,以及光纤入户、架空线规整(入地)等。对于老旧小区普遍存在,人民群众反应强烈的乱搭乱建、周边环境恶劣的现象,加以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