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的印象里,关羽失荆州责任在于关羽,毕竟关羽作为镇守荆州的主将,具有指挥军队的权利,史书大多称赞关羽征伐襄樊,而没有说刘备战略攻略襄樊。当刘备击溃曹操,拿下汉中之时,应该迅速的做出决策,要么一鼓作气从汉中继续进攻长安,牵制住曹操兵力,防止曹操发动东线战事威胁荆州;要么就调动西川东线与荆州接壤的的兵力去增援关羽,因为谁都知道以曹操睚眦必报的性格,是不会对丢掉汉中失去夏侯渊这样的事情无所动作的,而能够想到的报复方案,只能是荆州的关羽。
1、荆州对于蜀国有怎样的战略意义?失荆州,全是关羽的错吗?
诸葛亮隆中对,提议刘备首取荆州。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特别是它的地形奇特,呈环抱之势,易守难攻,是兵家必争的战略地,荆州开始为刘表所有,魏蜀吴对这块宝地都虎视眈眈,刘表死后被曹操攻破,赤壁之战,曹操大败,带领部队回到邺城,于是荆州被刘备占领。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评价荆州:“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
”意思是说,荆州北面有汉水、沔水,向南可以取得两广地区的全部物资资源,东面与吴郡和会稽郡相连,西面通向巴郡和蜀郡,这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换句话说,荆州作为军事要地,进可攻退可守,因此成为三国竞相争夺的要地,上面说的是第一个问题。那么,失荆州,是不是完全是关羽的错?刘备向西平定益州后,授权关羽监督管理荆州事务,
220年,孙权派吕蒙、陆逊攻打荆州,关羽被潘璋部将马忠所杀,荆州被东吴占领。蜀失荆州,这里有几个方面的因素:1)关羽的自大与轻敌219年,关羽攻打樊城曹仁,水淹于禁七军,杀了将军庞德,关羽威名震动了中原。此时的关羽更加不把魏吴放在眼里,诸葛亮早言,联吴抗魏。但当孙权派使者为自己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关羽不但辱骂了使者,还说:“虎女安肯嫁犬子”,连同孙权也被羞辱,因此导致孙权不满,决心攻打荆州,
陆逊为了迷惑关羽,写了一封信给他,信中“表达”了自己对关羽的仰慕之情,让关羽飘飘然,放松了对陆逊的警惕。2)傅士仁、糜芳投敌叛变荆州与江陵南郡、公安互为犄角,成鼎足之势,后两处的兵力也达到了两万余众,吕蒙为了让荆州城孤立无援,用了一计——劝降糜、傅二人。由于糜、傅二人早已对关羽心存不满,加上关羽限期催粮,因此,东吴不费吹灰之力招降了二人,
加速了荆州失守。3)蜀军两线作战从两个方面来看:一个方面北方刘备亲率在219年攻打汉中和西川,而这一年关羽攻打樊城,另一个方面关羽同时对魏军曹仁、吴军吕蒙作战,魏吴联手夺了荆州。这两个方面,虽然让蜀军占领汉中,却失去了战略要地——荆州,个人以为,以上三个方面的原因,如果说关羽自身原因占60%的错,其它两个方面则各占20%的错。
2、关羽丢掉荆州,该把责任推给关羽一人吗?
关羽发动樊襄战役,初期取得很大胜利,擒于禁,斩庞德,将曹仁围困于襄阳,史称关羽“威震华夏”,曹操都被关羽打懵了,准备迁都跑路,正当关羽志得意满之时,却传来了荆州失守的消息,原来,在关羽主力都派遣到前线北伐之时,吕蒙却乘机袭击江陵,关羽最终败走麦城,荆州从此沦陷,而刘备为给关羽报仇发动夷陵之战又遭遇惨败,蜀汉因此彻底失去统一天下的机会,因此很多人认为关羽是葬送蜀汉的千古罪人。
荆州失守真的是关羽的责任么?失荆州真的因为大意么?笔者以为,荆州失守并非关羽的责任,真正应该为荆州失守负责的应该是刘备和诸葛亮,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刘备与诸葛亮不及时补救,荆州其实无论换谁都守不住,那么这样说的依据是什么呢?诸葛亮考虑不周首先说诸葛亮,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到“东和孙权”与“跨有荆、益”本身就是自相矛盾,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完全把孙权当做制衡曹操的一枚棋子,一味的利用孙权,却没有给孙权相应的利益,别说孙权也算一代雄主,只要不是傻子,谁愿意一直被诸葛亮当枪使,为诸葛亮做嫁衣?荆州对于刘备集团很重要,但是对于孙权集团更重要,荆州在刘备手上,那么长江上流就在刘备手上,长江上流在刘备手上,那么刘备随时可以顺江而下袭取江东,东吴没有荆州,相当于蜀汉没有汉中,虽然刘备是盟友,但是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刘备这几年发展一日千里,甚至能够在正面战场数次击败败曹操,对此,孙权可是寝食难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