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云南 > 昆明市 > 崇圣寺三塔简介,云南崇圣寺三塔在哪大理崇圣寺三塔怎么样

崇圣寺三塔简介,云南崇圣寺三塔在哪大理崇圣寺三塔怎么样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0-03 19:32:05 编辑:昆明本地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云南崇圣寺三塔在哪大理崇圣寺三塔怎么样

就在大理古城不远,是大理从古时保留至今唯一未遭破坏的古建筑

云南崇圣寺三塔在哪大理崇圣寺三塔怎么样

2,崇圣寺三塔简介

1、崇圣寺三塔位于大理古城西北部1.5公里处,西对苍山应乐峰,东对洱海,距山脚约为1500米。南336米处有桃溪向东流过。北76米处有梅溪,东靠滇藏公路。三塔由一大二小三阁组成。2、大塔又名千寻塔,当地群众称它为“文笔塔”,通高69.13米,底方9.9米,凡16级,为大理地区典型的密檐式空心四方形砖塔。南北小塔均为十级,高42.17米,为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砖塔。三座塔鼎足而立,千寻塔居中,二小塔南北拱卫。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圣寺三塔简介

3,大理三塔建筑风格的特点是什么

(1)类似西安小雁塔,是典型的唐塔风格, 表现了唐宋时期的云南与内地的密切联系; (2) 大理三塔层数均为偶数,而内地塔为奇数; (3)中原塔由基座向上直线收缩,下大上小,呈梯形,而大理三塔上下较小,中部较大,外部轮廓呈曲线,具有曲线美。

大理三塔建筑风格的特点是什么

4,云南大理的三塔的历史资料

你好,这个在百度百科里有很详细的介绍,这里很多词语不能通过,只有你自己搜一下了! 崇圣寺三塔据《南诏野史》(胡本、王本)、《白古通记》等史籍记载,当时崇圣寺与主塔建造时,寺基方7里,圣僧李成眉贤者建三塔,屋890,佛11400,铜40590斤,建于南诏第十主丰保和十年至天启元年(公元834至840年),费工708000余,耗金银布帛绫罗锦缎值金43514斤。

5,大理三塔是那一年建的

崇圣寺三塔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南诏国和大理国时期建筑的一组颇具规模的佛教寺庙,位于原崇圣寺正前方,呈三足鼎立之势。崇圣寺初建于南诏丰佑年间(公元824~859年),大塔先建,南北小塔后建,寺中立塔,故塔以寺名。现寺的壮观庙宇在咸同年间已毁,只有三塔完好地保留下来。
根据相关史料推断,三塔中的南北小塔建造于大理国段正严、段正兴时期(公元1108-1172年)。中间的叫千寻塔开始修建的时间一般认为是南诏劝丰佑时期(公元823-859年)。

6,云南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门票多少钱

我前几年去的,门票140。现在肯定居高不下,甚至还要涨。向导建议不要进崇圣寺。因为崇圣寺是新建的景区,里面的建筑都是仿古建筑,仿得还不错,但没有什么历史价值,建筑精致,有一定艺术价值,不过一般稍大寺庙都有这样的建筑,非凡性不强。 建议到三塔倒影公园。 出大理古城西门后北行一公里,过桃溪桥后沿大路左西走百余步,便是三塔倒影公园。以前好像才几块钱。但现在好像不单卖,和崇圣寺发行联票,一共120元。你实在想去,买联票也可以。或者就在崇圣寺门口看看。。。
崇圣寺三塔简介: 大理三塔,位于大理城约一公里处。为大理胜景之一。被称为大理古文化的象征。 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寻塔,高69.13米,为方形16层密檐式塔,与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筑。塔下仰望,只见塔矗云端,云移塔驻,似有倾倒之势。塔的基座呈方形,分三层,下层边长为33.5米,四周有石栏,栏的四角柱头雕有石狮;上层边长21米,其东面正中有石照壁,上有黔园公沐世阶题的“永镇山川”四个大字,庄重雄奇,颇有气魄。 三塔旁,原有规模害宏大的崇圣寺。据《南诏野史》(胡本、王本)、《白古通记》等史籍记载,寺基方7里,圣僧李成眉贤者建三塔,屋890,佛11400,铜40590斤,建于南诏第十主丰保和十年至天启元年(公元834至840年),费工708000余,耗金银布帛绫罗锦缎值金43514斤。 1925年地震,塔顶地震,塔顶震落,残破益重。建国后,三塔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精心维修。

7,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简解

大理三塔,和河北的赵州桥、西安的大雁塔一样,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珍品,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三塔中的主塔高69.13米,是一座方形密檐式的16级大砖塔,建于1000多年前的唐代贞观年间。和主塔鼎立的南北两塔,均为10层密檐式八角形砖塔,各高42.19米,建于五代十国时期,即当时的大理国开朝之后。三塔虽各具风格,但浑然一体,气势雄伟,不仅具有古朴的民族风格,而且还把秀美迷人的苍洱风光点缀得更加壮丽。 关于修建三塔的年代,说法颇多。据史料记载,始建于公元836年。在建三塔的主塔即大塔时,唐王朝还派了恭韬、微义两位著名的建筑工匠来南诏,负责塔体的设计、施工,使中原的建筑艺术在云南连续开出绚丽而奇特的花朵。也难怪很多专家、学者认为,大理三塔的建筑风格和著名的西安大雁塔的建筑风格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实际上也是我国古代民族团结的最好实物见证。在游览三塔时,你不得不为先人的技艺惊叹。相传在建大塔时,不用脚手架,建好一层,就在四周堆上泥土变成可供建塔者上下的坡道。塔建成后,逐步将土运走,使塔体从中脱颖而出。因此,在民间有“马驮砖石到塔尖”的传闻。据传,在建塔时的土坡,曾延伸到距离塔体南北两侧数里之处的地方,至今留下了“七里桥”和“五里桥”两个地名。这些虽只是传说,但由此可以想见当年建塔工程的浩大、艰巨
圣寺位于大理古城北1.5公里处,东临洱海,西靠苍山应乐峰。 崇圣寺建成的时间为南诏国后期,为南诏国第十代王劝丰佑时(824—859年)所建。建成之后即为南诏国和大理国时期佛教活动的中心,到大理国时成为著名的皇家寺院。故崇圣寺有“佛都”之誉。 崇圣寺又名三塔寺,也就是我国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滇游日记》中所写的三塔寺和现代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在《天龙八部》中所提到的天龙寺。崇圣寺壮观的庙宇建筑在清咸丰同治年间烧毁,只有三塔完好地保留下来。 崇圣寺中的“圣”指的是观音,大理地区观音崇拜极盛,一年一度的三月街也称观音街。《续云南通志》记载:“崇圣寺前有三塔,寺内有观音像,高二丈四尺,唐蒙时董善明铸。” 1961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评为全国AAAA级旅游区。 三塔三大特点: ①千寻塔为16层,小塔为lO层,均为偶数层塔,与中原盛行的奇数层塔截然不同; ②千寻塔的外形轮廓是上下向内收缩,中部凸出,呈现出柔和的曲线美; ③据说建造三塔时采取了“堆土建塔,挖土现塔”的建筑方式。 三塔建成1000多年以来,经历了长期的风雨剥蚀和多次地震的考验,塔基依然稳固,塔身也未见明显倾斜(据载,明正德己亥年,即公元1515年5月6日大地震,城内房屋倒塌99%,而三塔岿然不动,仅震落千寻塔塔顶宝刹,可见三塔具有很高的建筑技术水平)

8,崇圣寺三塔在什么地方啊

位于大理古城北16公里,是滇西、大理一带的著名乡镇,喜洲民居代表了大理市白族民居的风格。以“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封闭式庭院为典型格局,有独成一院,有一进数院,平面呈方形,造型为表瓦人字大层顶,二层、重檐;主房东向或向南向,三间或五间,土木砖石结构,木屋架用榫卯组合,一院或数院连接成一个整体,外墙面多为上白(石灰),下灰(细泥)粉刷。
崇圣寺三塔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南诏国和大理国时期建筑的一组颇具规模的佛教寺庙,位于原崇圣寺正前方,呈三足鼎立之势。崇圣寺初建于南诏丰佑年间(公元824~859年),大塔先建,南北小塔后建,寺中立塔,故塔以寺名。现寺的壮观庙宇在咸同年间已毁,只有三塔完好地保留下来。崇圣寺三塔是大理“文献名邦”的象征,是云南古代历史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国南方最古老最雄伟的建筑之一。1961年3月国务院第一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组建筑群距离下关14公里,位于大理以北1.5公里苍山应乐峰下,背靠苍山,面临洱海,三塔由一大二小三座佛塔组成,呈鼎立之态,远远望去,卓然挺秀,俊逸不凡,是苍洱胜景之一。三塔崇圣寺始建于唐开元间(公元713—741年),先建了大塔“千寻塔”,高69.13米,是座方形密檐式砖塔,共13层。稍后又建了南、北小塔,均高43米,是一对八角形的砖塔,都是10级。三塔浑然一体,气势雄伟,具有古朴的民族风格。修建三塔,除了佛家所宣扬的可以成佛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理古为“泽国多水患”。古籍《金石萃编》中记载:“世传龙性敬塔而畏鹏,大理旧为龙泽,故为此镇之。”相传古时修建三塔,采用垫一层土修一层塔的方法,塔修好以后,才将土逐层挖去,让塔显现出来,故有“堆土建塔”与“挖土现塔”之说。建塔时所搭的桥,高如山丘,长达10余里。修塔时运力不足,还用山羊来驮砖,如今大理的银桥村,古时称为“塔桥村”。古藉记载修三塔,“役工匠七百七十万,耗四万余金,历时八年建成”。修建三塔后,又建了规模弘大的崇圣寺。经历代的扩建,到宋代“大理国”时期达到鼎盛巅峰。据《南诏野史》记载:崇圣寺“基方七里,周三百余亩,为屋八百九十间,佛一万一千四百尊,用铜四万五百五十斛”;有“三阁、七楼、九殿、百厦”之规模。南诏国时期的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骠国(今缅甸)国王雍羌和王子舒难陀,在南诏王异牟寻的陪同下到三塔崇圣寺祈拜敬香,因而崇圣寺三塔成为东南亚、南亚崇尚的“佛都”。到了大理国时期,大理国第一代国王段思平酷爱佛教,《南诏野史》说段思平“好佛,岁岁建寺,铸佛万尊”。公元1056年,星逻(今泰国)国王耶多曾两次到崇圣寺迎佛牙,大理国王段思廉以玉佛相赠。由于大力倡导,大理佛教非常盛行。大理国二十二代国王中,有九位出家到崇圣寺当和尚,他们分别是:第二代王段思英、第八代王段素隆、第九代王段素贞、第十一代王段思廉、第十三代王段寿辉、第十四代王段正明、第十五代王段正淳(也是《天龙八部》中段誉之父)、第十六代王段正严(也是《天龙八部》中段誉)、第十七代王段正兴。其中第二代王段思英,即位一年就到崇圣寺出家。这些国王固然也酷爱佛教,但主要是在争夺王位的斗争失败后的一种出路,因而史书上有“逊位为僧”、“避位为僧”的记载。明代传抄的大理国时期的佛教经典《大灌顶仪式卷》,就记载了国王举行灌顶仪式的复杂场面,这么多国王出家,在世界佛教史上是独有的奇特现象。因而,吸引了内地香客和东南亚、南亚香客到崇圣寺“朝圣”,崇圣寺成了东南亚、南亚推崇的“皇家国寺”。明朝地理学家徐霞客在《滇游日记》中载:“是寺在(苍山)第十峰下,唐开元中建,名崇圣寺。前三塔鼎立……塔四旁皆高松参天,其西由山门而入,有钟楼与三塔对势,极雄伟。楼中有钟。极大,径可丈余而厚及尺,为蒙氏(南诏)时铸,其声闻可八十里。其后为正殿,殿后罗列诸碑……其后为雨铜观音,乃立像,铸铜而成者,高三丈余……自后历级上,为净土庵等。”明代崇圣寺以五大重器著称于世:三塔、南诏建极大钟、雨铜观音像、元代高僧圆护手书的“佛都”匾、明代三圣金像。香火更旺,裴声于南亚、东南亚。(选自《大理崇圣寺三塔》官方网站)
文章TAG:崇圣寺三塔简介崇圣寺三塔三塔简介

最近更新

  • 特长,特长是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一览1,特长是什么意思2,特长是什么意思请解释一下谢谢3,特长的意思是什么呀4,特长有哪些1,特长是什么意思特长指一个人在某方面所拥有的专业技能,胜过一般人的能力。词语:特 ......

    昆明市 日期:2023-05-06

  • 帛爵,第二集:朝鲜王朝的国家元首

    (2)君主国和贵族的头衔;3古代“雀”;3.出处:据唐代杜佑《通典直馆冯珏》记载,自尧舜夏以来,先后出现了公、侯、伯、子、公五个等级,发音:jué2,爵组词:爵士、爵位、爵位、官爵 ......

    昆明市 日期:2023-05-06

  • 小家碧玉的意思,小家碧玉原意是...习语出炉

    小家碧玉原意是...有句古话叫意思,其实很简单...一般来说,这个习语会被拿来和淑女比较...她们是两个不同的女人,由不同的家庭培养出不同的性格...女士一般气质沉稳,”例:艾伦一 ......

    昆明市 日期:2023-05-06

  • 算术平均值怎么算,算术平均数是什么公式是什么

    本文目录一览1,算术平均数是什么公式是什么2,算数平均数怎么算3,算术平均值怎么算4,算术平均值怎么求1,算术平均数是什么公式是什么设一组数据:x1,x2,……,xn平均数公式:( ......

    昆明市 日期:2023-05-05

  • 空无一人的意思,梦回家乡空无一人什么意思

    梦回家乡空无一人什么意思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见回家乡说明你想家,想念亲人了,希望你忙里偷闲,抽空回家去看看。看一看养育你的父母,看一看家乡的那片土地。思念家乡,情真意切。赤子拳拳 ......

    昆明市 日期:2023-05-05

  •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八年级地理下册东北三省课后反思录

    八年级地理下册东北三省课后反思录东北三省:黑吉辽主要山脉河流: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鸭绿江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自然环境:冷湿东北平原上主要农作物: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甜菜发展农业的 ......

    昆明市 日期:2023-05-05

  • 如何养乌龟,乌龟怎样养

    乌龟怎样养放到水里养呗,吃饭、菜、鱼、虾、海螺、包子、水果,夏天注意蚊子小心乌龟挂了。2,乌龟怎么养乌龟食性较广,稻谷、小麦、豌豆、小鱼、虾、昆虫、蜗牛等均吃,其中最喜欢吃的食物是 ......

    昆明市 日期:2023-05-05

  • 瘦金体字,瘦金体是什么意思

    瘦金体是什么意思宋徽宗赵佶的字体,属于楷书的一种,赵佶写出来相当潇洒飘逸,现在画工笔画的人很多都会学习。原为瘦筋体,因为是皇帝写的,于是把筋换成金。瘦金体是宋徽宗(赵佶,1082~ ......

    昆明市 日期: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