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业单位,是指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合称、简称,人们通常把体制内的机构,通称为“机关事业单位”。实际上,体制内的机构,行政类的包括党委机关和政府部门,合称为“党政机关”,而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又合称为“机关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改革后,事业单位被分为了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原有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被推向市场转为企业。
1、事业单位和机关事业单位,两者有区别吗?
事业单位就是事业单位,是公益服务类机构。机关事业单位,是指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合称、简称,人们通常把体制内的机构,通称为“机关事业单位”,实际上,体制内的机构,行政类的包括党委机关和政府部门,合称为“党政机关”,而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又合称为“机关事业单位”。仅此而已,有人认为,机关事业单位,是指党政机关直属的事业单位,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或者认为机关事业单位就是参公单位,或者是应该设置为机关而设置为事业单位的,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倒是有一个类似词语经常提起,就是“机关事业编制”或者“机关事业人员”,这是一种不规范的词语,是指在党政机关中,由于行政编制不够用,混用的数个事业编制,或者机构改革中,连人带编随职能划转到党政机关的事业人员(一般是参公事业人员,比如规划局整合到自然资源局,原来规划局的参公事业人员连人带编整合到新成立的自然资源局机关)。
事业单位都包括哪些单位,学校属于事业单位吗?事业单位改革后,事业单位被分为了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原有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被推向市场转为企业,保留的事业单位一般都是公益性单位,并在改革之后,强化其自身的属性。事业单位改革后,学校被分为了两种性质,第一就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这类教师被归纳到了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序列当中,并明确规定,义务阶段教师的工资待遇,不允许低于当地的公务员工资,所以这些学校还是属于事业单位,在岗的教师依然是事业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