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云南 > 德宏州 > 赶秋节,赶秋节在哪一天

赶秋节,赶秋节在哪一天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8-27 05:04:58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1,赶秋节在哪一天

每年的立秋那一天

赶秋节在哪一天

2,赶秋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赶秋节是苗族民间在秋收前或立秋前举行的娱乐、互市、男女青年交往与庆祝丰收即将到来等为内容的大型民间节日活动。 赶秋节,又称秋社节、交秋节,这是西花坦、凤凰、泸溪等地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在立秋时,当地群众停止干农活,穿上盛装,结伴成群,欢聚在传统的秋坡上,进行打秋千、吹笙、歌舞等娱乐活动。活动完毕时,由众人选出两位有声望的人装扮成“秋老人”,向大家预祝丰收和幸福。
苗族

赶秋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3,赶秋是什么族人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

赶秋是湘西花垣、凤凰、吉首、泸溪等地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赶秋节,又称秋社节、交秋节,在立秋时,当地群众停止干农活,穿上盛装,结伴成群,欢聚在传统的秋坡上,进行打秋千、吹笙、歌舞等娱乐活动。活动完毕时,由众人选出两位有声望的人装扮成"秋老人",向大家预祝丰收和幸福。 赶秋节是苗族民间在秋收前或立秋前举行的娱乐、互市、男女青年交往与庆祝丰收即将到来等为内容的大型民间节日活动。  在立秋日那天,当地群众停下手中的农活,穿上节日的盛装,结伴成群,从四面八方的村寨来到赶秋的集上,欢聚在秋坡上,观看吹笙、演戏、武术、舞狮子、耍龙灯、上刀梯等娱乐节目,并且亲自参与打秋千、打球等等娱乐活动,同时还进行物质交流,青年们则多利用这次一年一遇的机会物色对象、谈情说爱。  关于这个节日的来源,民间有个传说。相传有个叫巴贵达惹的苗家青年,一次出去打猎,捡到一只精美的绣花鞋,为寻找制花鞋的姑娘,他造了一架可坐八个人的秋千,在立秋之日邀约后生、姑娘前来一起游玩娱乐。终于在相邀的男女青年中找到了花鞋的主人七姑娘,后来,两人结为夫妻。随后年年举行这种娱乐活动,最后演变成赶秋节关于赶秋的由来,有的说是赶"立秋日",有的说是"赶秋千"。
你好!赶秋  是苗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立秋这天,山山寨寨的苗家人,南非换上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涌向秋场。秋场上锣鼓喧天,歌声萦绕,打秋千、上刀梯、舞狮子,玩龙灯,跳猴儿鼓舞、歌台赛歌,热闹异常。如有疑问,请追问。
赶秋  是苗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立秋这天,山山寨寨的苗家人,南非换上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涌向秋场。秋场上锣鼓喧天,歌声萦绕,打秋千、上刀梯、舞狮子,玩龙灯,跳猴儿鼓舞、歌台赛歌,热闹异常。

赶秋是什么族人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

4,赶秋节作文800字

赶秋节是苗族民间在秋收前或立秋前举行的娱乐、互市、男女青年交往与庆祝丰收即将到来等为内容的大型民间节日活动。  关于赶秋的由来,有的说是赶“立秋日”,有的说是“赶秋千”。相传很久以前,苗寨有个名叫巴贵达惹的青年,英武善射,为人正直,深受众人仰慕。一天,他外出打猎,见一山鹰从空中掠过,便举手拉弓,一箭射中。与山鹰同时坠落的,还有一只花鞋。这只花鞋,绣工极为精巧,一看就出自聪明美丽的苗寨姑娘之手。巴贵达惹决意找到这只花鞋的主人。他设计、制造了一种同时能坐8个人的风车,取名“八人秋”。立秋这天,他邀约远近村寨的男女前来打秋取乐。打秋千本是苗族姑娘最喜欢的活动,巴贵达惹想,那个做花鞋的姑娘,一定会来。果然,他愿望实现了。他找到了那只花鞋的主人,美丽的姑娘七娘。后来,他们通过对唱苗歌建立了感情,结成夫妻,生活十分美满幸福。从那以后,人们沿袭此例,一年一度地举行这种活动。
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因为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秋季的正中,所以称为中秋节。节日的特色是吃月饼。月饼是圆形的,象征团圆,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2010年中秋节,我们一大家子都到我家团聚了。有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和舅妈一家等十几个人。今年中秋节一个重要的事情是:大表哥今年11月27日举行结婚典礼,所以在中秋节这一天,大表哥和他的准新娘向我们大家庭每一个成员发出了邀请。我们每一个人都向他们表示了衷心的祝贺。到中午,我们一大家出去吃了一个团圆饭。点菜时,我发现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因为好久都没有聚在一起了,所以都很快乐,我们小孩子边吃边聊天,大人们边喝酒,边说话。 我觉得这次中秋节我真开心啊!平时各人都很忙,学习的学习,工作的工作,很难得聚在一起,这个中秋节,我们团圆了。 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不要等到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5,湘西民俗风俗

苗家赶秋节湘西民俗苗家人服饰汉族人的服饰与外地无异,土家、苗家人的服饰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家族男子老人,穿无领大袖满胸衣,青年人,头包青布帕或白布帕,呈人字路,着对胸衣,多排布扣,裤子为青、兰布加白布裤腰,鞋子是青面白底。妇女,头结发辫,缠以白布帕或青丝帕,不包人字路。未婚女子,有的将发辫垂于背后,而更多的是盘于头上,婚后则将发辫改挽成髻,束于网套。衣长大无领,袖管短而袖口大,向右边开襟胸,襟胸和袖口滚有寸宽五色花梅条或丝绣花条。裤亦喜兰、青布,白裤腰,裤脚大而短,口沿上端贴花梅条,或丝绣花条。鞋稍尖,青面白底,鞋面绣花。劳动妇女不习惯穿袜,多用青、白布裹脚。耳上吊金银质耳环,手腕戴银质或玉石手圈,手指戴金银戒指,胸前挂"牙钱",上系有银练、银铃、银牙扦、银珠子等一大串,行走时叮当作响。苗族妇女喜在颈上戴银项圈,上系有银练、银牌、银铃等,头裹青花布怕子,比土家、汉人的长。土家族小孩(包括汉族)的服饰突出在帽子上,按年龄、季节确定帽形,如春秋戴"紫金冠",夏季戴"冬瓜圈",冬季戴"狗头帽"、"鱼尾巴"、"风帽"。这些帽子上除用五色丝线绣成化喜鹊闹梅"、"凤穿牡丹"、"长命富贵"、"易养成人"、"福 禄寿喜"等图案和美术字外,还在帽子的前沿缀上"大八仙"、"小八仙"、"十八罗汉"等银菩萨,帽后吊银牌、银铃。不论男女,小手腕都戴银圈,银圈上吊有空心银锤和银铃。这些服饰,近年来只有在小孩和妇女盛装或大喜大庆之时才能看到,一般已不常见。苗家赶秋节赶秋节是苗族民间在秋收前或立秋前举行的娱乐、互市、男女青年交往与庆祝丰收即将到来等为内容的大型民间节日活动。关于赶秋的由来,有的说是赶“立秋日”,有的说是“赶秋千”。相传很久以前,苗寨有个名叫巴贵达惹的青年,英武善射,为人正直,深受众人仰慕。一天,他外出打猎,见一山鹰从空中掠过,便举手拉弓,一箭射中。与山鹰同时坠落的,还有一只花鞋。这只花鞋,绣工极为精巧,一看就出自聪明美丽的苗寨姑娘之手。巴贵达惹决意找到这只花鞋的主人。他设计、制造了一种同时能坐8个人的风车,取名“八人秋”。立秋这天,他邀约远近村寨的男女前来打秋取乐。打秋千本是苗族姑娘最喜欢的活动,巴贵达惹想,那个做花鞋的姑娘,一定会来。果然,他愿望实现了。他找到了那只花鞋的主人,美丽的姑娘七娘。后来,他们通过对唱苗歌建立了感情,结成夫妻,生活十分美满幸福。从那以后,人们沿袭此例,一年一度地举行这种活动。而有的地方相传是神农派一男一女去东方,寻得种子回来,种五谷获得丰收,于是苗族先民称这对男女为秋公秋婆,赶秋节就是苗族先民为感恩神农及秋公秋婆而举行的民间节日活动。赶秋节反映着苗族人民对五谷丰收、六畜兴旺与幸福的追求。哭嫁艺术湘西的“蛊术”和泰国的“降头术”被称为东南亚两大邪术。湘西的蛊术和湘西的赶尸一样,到现在也没有能指出它的真实情况来。和赶尸不同的是,放蛊几乎在湘西地区都有留传,而赶尸主要流传于湘西沅陵、泸溪、辰奚、叙浦四县。蛊在湘西地区俗称“草鬼”,相传它只附在女子身上,危害他人。那些所谓有蛊的妇女,被称为“草鬼婆”。赶尸,巫术,边边场,苗鼓,苗歌,蜡染,土家织锦,土家摆手舞,雕花等。
湖南湘西民俗文化活动,当地最古老的民间传统,值得一看
赶尸 下蛊 桃花是湘西3怪。建议去了解下,很有意思
哭嫁,悬棺

6,苗族赶秋节的风俗

  赶秋为湘西苗族人民的大型喜庆传统节日。每年立秋日举行,赶秋日,苗族人民都要停止农活,身穿节日盛装,邀友结伴,多达万人以上,兴高彩烈地从四面八方涌向秋场,参加或观看各种文娱活动。人们唱苗,吹唢呐、舞狮子、打花鼓、打猴儿鼓、上刀梯、荡八人秋,热闹异常。八人秋形似纺车,高约8米,以粗木支撑,上设八个秋千,每处可坐l一2人。八人秋以人力转动,当转动一阵停下来谁居于最高处时,就由谁唱歌。   赶秋的由来   关于赶秋的由来,有的说是赶“立秋日”,有的说是“赶秋千”。相传很久以前,苗寨有个名叫巴贵达惹的青年,英武善射,为人正直,深受众人仰慕。一天,他外出打猎,见一山鹰从空中掠过,便举手拉弓,一箭射中。与山鹰同时坠落的,还有一只花鞋。这只花鞋,绣工极为精巧,一看就出自聪明美丽的苗寨姑娘之手。巴贵达惹决意找到这只花鞋的主人。他设计、制造了一种同时能坐8个人的风车,取名“八人秋”。立秋这天,他邀约远近村寨的男女前来打秋取乐。打秋千本是苗族姑娘最喜欢的活动,巴贵达惹想,那个做花鞋的姑娘,一定会来。果然,他愿望实现了。他找到了那只花鞋的主人,美丽的姑娘七娘。后来,他们通过对唱苗歌建立了感情,结成夫妻,生活十分美满幸福。从那以后,人们沿袭此例,一年一度地举行这种活动。   有的地方相传是神农派一男一女去东方,寻得种子回来,种五谷获得丰收,于是苗族先民称这对男女为秋公秋婆,赶秋节就是苗族先民为感恩神农及秋公秋婆而举行的民间节日活动。赶秋节反映着苗族人民对五谷丰收、六畜兴旺与幸福的追求。   椎牛为苗族人民的传统习俗。事前,主人须选购—头四膀有旋,耳、眼、鼻、口、角俱完整美观的上好水牯牛。届时,在宽坪中竖一根涂以五彩的龙凤花柱,以麻绳穿牛鼻,系上蔑圈套于花柱上。经给牛喂水,巫师绕柱三圈,将梭标传至舅家(称后辈亲)年青人手中时,即在震天动地的锣鼓声中开始杀水牛,年轻人追杀不止,牛绕柱旋跑。最后,牛伤口喷血,倒地而死。接着分割牛肉。晚上,要举行跳鼓,唱歌(苗语称“独乐”),通宵达旦。
传说在远古时代(神农取谷种母题神话的另一传说),苗族先祖神农,派一男一女去东方取谷种,教苗民种植,使人们有五谷食用。所以,湖南花垣县麻栗场至吉首市矮寨一带的苗民,每年立秋日到来前,要过赶秋节,把神农派去取谷种的一男一女称为秋公秋婆,以此纪念神农的恩德。因为农历立秋日到来之前,水田、旱地作物正在黄熟,由于神农的护佑,丰收已成为定局,因此,赶秋节如同动员会一样,四面八方的苗民都去赶秋集会举行对歌、跳鼓、打秋千及其他娱乐活动,纪念神农先祖与秋公秋婆。后来,赶秋节插入英雄美女的爱情传说,使赶秋节具有祷念神农取谷种伟业和歌颂自由爱情意义的群众性娱乐节俗活动。近年来,花垣县麻栗场的赶秋节,每年参加的群众达七八万人之多。可见苗民对神农派人取谷种之崇拜。苗族节庆踩花山是境内苗族人民的盛大传统节日,一般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初三、初六这几天举办。凡有苗族居住的各县,这几天都要立花杆,举行隆重的踩花山 活动。这既是苗族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好时机,也是苗族人民开展文体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苗家男女老少,穿金戴银,从四面八方赶到花杆脚下,吹芦生、弹响蔑、跳脚架、耍大刀、斗牛、摔跤、斗画眉、爬花杆。打背节流行于境内富宁县的部分地区,于每年农历正月初三到十五这几天举行,是苗族男女青年的节日。节日中,男女青年欢聚在风景优美的山坡上,当打背开始时,男的蜂拥而出,冲到自己选中的姑娘面前,一手挽住姑娘的脖子,一手蒙住姑娘的眼睛,其他小伙子去打她的背。姑娘也不甘示弱,一边大笑,一边挣扎。挣脱时,捉住小伙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整个场地,男追女逐,欢蹦乱跳。打累了,男女双双即各找一个地方打土电话(即用两个竹筒,中间连一长线,各在一方对着竹筒讲话、唱歌都能听见),相互倾吐蜜语衷情,以企结成伴侣。情投意合后,再告诉父母,择吉日成亲.
文章TAG:赶秋节赶秋节在哪一天

最近更新

  • 闹够了没有,嫁人忘了娘赖伟锋主唱

    正常女人会嫁给那些说老婆不在了就可以再婚的男人吗,如果要设置铃声,可以用手机播放器打开闹够,然后点击设置为铃声,可以选择设置为短信铃声或者手机铃声,他们要爬自己选择的路,没有选择走 ......

    德宏州 日期:2023-05-06

  • 吃什么排湿气,坚持吃什么能排湿?

    薏苡仁能利水消肿,健脾祛湿,舒筋除痹,可与红豆同煮,祛湿效果明显;3、红豆性平,酸甜可口,有健脾利湿、清热燥湿、消肿解毒的功效,4、绿豆芽:绿豆芽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除湿的作用,非常 ......

    德宏州 日期:2023-05-06

  • 鼓舞人心的诗句,鼓励人的诗句

    鼓励人的诗句车到山前自有路。这个是不是噢?嘿嘿,不记得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寄沧海{0}2,激励人心的古诗词有哪些《龟虽寿》两汉: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

    德宏州 日期:2023-05-06

  • 跑步呼吸,跑动时怎么呼吸

    跑动时怎么呼吸盡量不要用嘴呼吸,喘不過來時就換嘴呼吸,但不要太久3步一吸3步一呼!2,跑步中如何调节呼吸跑步时,有意识地把双脚步伐节奏与呼吸节奏协调起来,一般来说,根据自己体力状况 ......

    德宏州 日期:2023-05-06

  • 阑尾炎术后并发症,儿童手术后应鼓励早下床促进肠蠕动恢复

    QVG195by3a13xk32M5spx22w7fpb8pw2,小儿手术后,鼓励早下床,一般下床做适当活动术后24小时,可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的发生,如果术后患者照了腹部平 ......

    德宏州 日期:2023-05-06

  • 童年高尔基读后感,高尔基童年读后感

    高尔基童年读后感这几天,我读了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写的《童年》。它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讲述了一个叫阿廖沙的孩子的童年故事。这本书对我的启发很大,它让我了解了一个典型的俄罗 ......

    德宏州 日期:2023-05-05

  • 沉香功效,关于沉香你必须知道的5件事

    沉香作用广泛,也是非常好的中草药,2.沉香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味苦,4.沉香是一种神奇的中草药,2.沉香是宗教遗物,沉香是嫉妒降临人间之前的三限所带来的三宝之一,有沉香,真是好福气, ......

    德宏州 日期:2023-05-05

  • 感性与理性,感性与理性之别

    我以为感性是一种表面,一种感觉,没有理由,但我以为是这样的;相对于理性,它没有深入的思考和玩味理性,感性人与人做事不一样,自然是感性,亲爱的,理性表示一个人特别理性,而感性表示一个 ......

    德宏州 日期: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