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陵,它属于南京历史的代表,是南京的天然氧吧,空气很好。宋庆龄女士是孙中山先生的夫人,按常理死后应该葬在南京的中山陵,与孙中山先生合葬,81年,宋庆龄女士在北京逝世,骨灰第二天由北京运往上海万国公墓的宋氏墓园,而不是中山陵,事实上这完全是遵照宋庆龄女士的遗愿。
1、南京中山陵怎么样?
中山陵,它属于南京历史的代表,是南京的天然氧吧,空气很好。从空中往下看,它们就像一条绿色的天鹅绒毯子平躺在地上,它融汇了中西古代建筑的精华,庄严朴素,独具特色,中山陵位于钟山风景区,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墓地全局呈“警钟”形图案,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第一陵”。山陵景区非常大,包括了中山陵、明孝陵、梅花山、灵谷寺、海底世界、美龄宫等等,
到中山陵顶需爬长长的台阶,每过一段台阶会有一块平台以便歇脚,这里有一个设计上的视觉手法,不妨留心一观。主体部分由青色琉璃瓦和青岗岩等组成,包括392级台阶,依山而建,气势磅礴,是中国近代史发展的缩影,陵寝附近有音乐台、孝经鼎、流徽榭、孙中山纪念馆等多处景点。中山陵大气磅礴,建筑以白墙、蓝琉璃瓦为主基调,象征中华民国国旗,
看起来清清爽爽,给人一种视觉上的舒适。过了碑殿,便是前往孙中山先生墓室的阶梯,要爬上去真心不容易呀!这石阶设计也颇为讲究,在下面是“只见石阶而不见平台”,代表着革命的道路是艰难坎坷,在上面是“只见平台而不见石阶”,代表着伟人的视野何其开阔,来到孙先生的墓室,站在这座“中国近代建筑史第一陵”面前,我不免有些震撼。
墓室庄严雄伟,上面刻着孙先生的思想精髓“三民主义”——“民族、民生、民权”,墓室内矗立着孙中山先生的汉白玉雕像,墓室顶端是国民政府的旗帜。再出墓室来,眺望远方美景,天际辽阔、苍穹广茂,更显陵墓之庄严,中山陵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寝,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面积8万余平方米。中山陵前临平川,背拥青嶂,东毗灵谷寺,西邻明孝陵,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主要建筑有博爱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从空中往下看,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取“木铎警世”之意,
山下孝经鼎是钟的尖顶,半月形广场是钟顶圆弧,而陵墓顶端墓室的穹隆顶,就像一颗溜圆的钟摆锤,含“唤起民众,以建民国”之意。融汇中国古代与西方建筑之精华,庄严简朴,别创新格,中山陵建筑在体型、色彩运用、材料表现和细节处理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音乐平台、广华亭、六会谢、扬子亭、藏文古楼、兴建亭、永丰社、永穆楼、中山书院等建筑群星罗棋布,构成了中山陵风景区的主要景观,和谐统一的音调增强了庄严的气氛,它既有深远的内涵,又有雄伟的势头,是著名建筑师的杰作,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中国现代建筑史上的第一座陵墓”,
2、宋庆龄为什么没有葬在中山陵?
宋庆龄女士是孙中山先生的夫人,按常理死后应该葬在南京的中山陵,与孙中山先生合葬。1981年,宋庆龄女士在北京逝世,骨灰第二天由北京运往上海万国公墓的宋氏墓园,而不是中山陵,事实上这完全是遵照宋庆龄女士的遗愿,宋庆龄女士一生追随孙中山先生,那么为什么死后不与孙中山先生合葬呢?第一,“紫金山只为真正伟大的人服务。
”宋庆龄尊崇仰慕孙中山先生,她视孙中山先生为伟人,而把自己当作普通人,宋庆龄女士为革命事业和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晚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副主席”,她的葬礼属于国葬。她一生大公无私,死后也不想因为自己是孙中山夫人而享受国家的特殊待遇,第二,遵循父母遗愿,“落叶归根”。宋庆龄的父亲宋耀如和母亲倪桂珍早已为全家人买好了墓地,希望子女可以和他们合葬在一起,
宋庆龄为了嫁给孙中山,不顾父母的强烈反对,对父母心中有愧。其次,宋氏墓园在文革中遭到了破坏,虽然后来在周总理的关注下修复,但作为女儿,宋庆龄也会责怪自己没有保护好父母,宋庆龄死后葬在父母身边也是尽自己之力对父母的一种守护,宋庆龄一生没有生育子女,在死后想要回到父母身边常伴父母也在情理之中,第三,姐妹情深,她不愿照顾她一生的“李姐”李燕娥死后孤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