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退役,我第一次真正参加正式的马拉松比赛是2010年的悉尼马拉松比赛,那一年我已经26岁。我第一次跑马拉松,更准确地相等于马拉松的距离(42.195公里)是高中二年级的时候,记得,我从终点回住处的路上对自己发誓再也不跑马拉松,因为讨厌马拉松,更是讨厌自己了,觉得很丢脸,不如不跑。
1、怎么报名参加马拉松比赛?
感谢邀请。近几年开始国内马拉松赛事基本上都网上报名方式报名,线下报名的很少了,也不需要拼网速,都是先预报名后抽签的。对,现在花钱跑步都要抽签的,不是想跑就能跑的,尤其北马上马等热门赛事,中签率很低。大概步骤:网上报名—抽签—公布结果,需要注意的事项:1提前关注自己想参加的马拉松赛事的官方微信号,实时了解赛事信息发布,不要错过报名时间噢。
这两天正是国马北马的报名时间,8月23号上马发布会发布今年上马的赛事信息,随时关注,2提前在赛事官方报名网站上注册个人信息,等开始报名了就可以直接提交。3报名前详细阅读赛事章程,重要的信息都在里面。4报名缴费,有些赛事在预报名时缴费,有些在公布抽签结果后缴费,记得一定要及时缴费,否则按报名不成功处理。
2、如何增加北京马拉松,上海马拉松,广州马拉松,长沙马拉松的中签率?
确定论:1提高成绩,达标后直通!2对于上海马拉松,只承认上马系列赛的成绩,上马系列赛不管啥比赛都报起来,要抽中一个,然后成绩达标,直通上马!3土豪办法,买慈善名额!概率论:1多报,总有抽中的时候,前提是要有全马成绩,成绩和很多赛事的中签概率挂钩!2参与赞助商活动,增加抽中赞助商名额的概率!,
3、你第一次参加马拉松的感受是什么?
在这里,我愿意跟各位跑者分享两个故事。我第一次跑马拉松,更准确地说,相等于马拉松的距离(42.195公里)是高中二年级的时候,当时,作为中长跑运动员的我,作为夏天集训的最后一个训练,跟其他队员集体跑了马拉松的距离,那是从长野县到山梨县的破路较多的艰难道路,记得,我们的最终记录为2小时40多分钟。由于集训快到尾声的时候,身体的疲劳程度也差不多到极限的状态,但根据我的记忆,我们大概也比较轻松、愉快地完成了那场训练,
当然,呼吸、肌肉均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但毕竟也跟大家在一起,我也没有觉得特别累。而且,对当时的我,以及其他队员来说(我弟弟比我更有才华,成绩也更好),一公里4分钟的配速算是很轻松的速度,等于是轻松的慢跑,那么,各位跑者们知道,以一公里4分钟的配速完成马拉松,成绩大概是2小时48分钟。17岁退役,我第一次真正参加正式的马拉松比赛是2010年的悉尼马拉松比赛,那一年我已经26岁,
我把目标设定为破三,以为这是保守的目标设定,一定没问题。做完热身,以比较轻松的状态起跑,记得第一个一公里为3分20多秒,五公里为18分钟左右,半程为1小时25分左右,自己觉得破三没问题。不过,过了25公里左右,身体突然不动了,内脏系统也开始疼痛起来,不停地呕吐,不到30公里,就陷入了无法正常地跑步的状态,
最后的十几公里是一边跑步一边走路,完全不像样,属于一个可耻的样子。我当时也觉得自己很垃圾,还开始后悔参加比赛,最终的成绩为3小时39分,跑完的那一刻,简直难以相信,不过,这也是残酷的,不得不面对和接受的现实。记得,我从终点回住处的路上对自己发誓再也不跑马拉松,因为讨厌马拉松,更是讨厌自己了,觉得很丢脸,不如不跑,
不过,人生很有意思,从此至今我也跑了十次以上的马拉松比赛,至今还在跑。我年纪也大了,如今如何理解自己与马拉松之间的关系和缘分,大概也比较清晰了,马拉松对我说是能够不断地让自己感受到极限的运动,也能够不断地让自己感到丢脸的时刻,它对一个人把名字叫人生的马拉松比赛来说,是有着特殊的意义的,这是我今天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