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疆 > 乌鲁木齐 > 民法典题库,民法典回答的基本问题有

民法典题库,民法典回答的基本问题有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0-24 00:32:47 编辑:乌鲁木齐本地生活 手机版

1,民法典回答的基本问题有

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它主要回答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包括有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对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作出明确翔实的规定,并规定侵权责任,明确权利受到削弱、减损、侵害时的请求权和救济权等,体现了对人民权利的充分保障。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条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三条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民法典回答的基本问题有

2,民法典知识摘抄内容

法律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内容摘要主要有:总则、物权、合同、人格、婚姻家庭、继承和侵版权责任权等,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公民民事权利内容:1、根据民事权利是否以财产利益为内容,民事权利可分为财产权和人身权。财产权,是指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直接体现财产利益的民事权利。财产权既包括物权、债权、继承权,也包括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人身权,是指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与主体人身不可分离的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2、根据权利的作用,民事权利可分为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和形成权。支配权,是指主体对权利客体可直接加以支配并享受其利益的权利。物权、人身权、知识产权都属于支配权。请求权,是指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衍生问题:民法典的作用是什么?民法典的作用为:1、可以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不让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2、可以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更能促进经济的发展;3、可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法典的意义为:它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并将对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产生重要作用。

民法典知识摘抄内容

3,民法典的基本原则有

一、关于民法典的基本原则民法典基本原则,是指其效力贯穿于民法典始终的民法根本规则。民法典的基本原则中有两条价值线索。一条是合法权益受保护原则、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另一条是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公平原则。(1)平等原则使得民事主体适用相同的经济社会生活规则;自愿原则使得民事主体可以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凭借自己的自由意思追逐合理利益;合法权益受保护原则使得民事主体在经济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合理利益能够得到法律保障。以上三原则是社会效率的源泉,构筑了市场经济及自由竞争的法律基础,被称为“基本体制原则”。然而,基本体制原则的功能经充分发挥,时日既久,民事主体在经济社会生活中成败效果会逐步累积,导致日益严重的强弱分化。严重的强弱分化会带来巨大的社会问题,使社会正义价值受损。(2)为了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后一条价值线索逐渐在民法中突显出来,诚实信用、公序良俗、公平原则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前一条线索形成限制和修正。其实质是国家以公权力之手对自由市场机制进行一定的干预,从而使社会正义价值得到体现。以上三原则被称为“体制限制原则”。(《民法总则》第九条确立了一条全新的基本原则即“生态环境保护原则”,也被誉为“绿色原则”。也属于体制限制原则。)(3)基本体制原则与体制限制原则并非平行关系,而是有主有辅。平等、自愿、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原则构成基本体制原则,居于主导地位,这条价值线索若不存在,民法本身就不复存在,市场经济与自由竞争机制也不复存在。诚实信用、公序良俗、公平原则、绿色原则构成体制限制原则,居于辅助地位,其功能在于使基本体制妥当发挥功能,故其虽对基本体制原则形成一定的限制和修正,但决不是颠覆和取代。从根本上讲,社会正义价值主要依靠公法和社会法去实现,作为私法的民法虽然也对社会发展和需求做出回应,并在自己弹性范围内进行一定的调整,但是这种调整绝非否定自我;否则,社会效率价值在法律上就无从贯彻了。二、民事权利的法律保护原则民法,就是民事权益保护法。民法典的根本目的是保护民事主体的利益,维护经济社会秩序。而民法典对民事主体利益的保护,是通过对民事权利的保护实现的。没有保护,就没有权利。民事权利的法律保护可视为整个民法典的核心。《民法总则》审理时,将其从草案的第九条前移至第三条,就是因为民事权利受法律保护是民法的基本精神,统领整部民法典和各民商事特别法,进一步突出民事权利受法律保护的理念。《民法总则》第三条: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区别《民法通则》第5条: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这一条就是关于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神圣不可侵犯原则的规定。也简称私权神圣原则。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原则,其基本含义在于:(1)民事主体可以充分自主地行使自己的各项民事权利,以实现一定的利益;同时不得侵犯其他民事主体的正当合法的权益。(2)民事主体的民事权益受到不法侵犯,依法可以请求侵害行为人停止侵犯、赔偿损失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受国家强制力保障。(一)、理解此原则需要注意的问题(1)注意这一条的表述中,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前面没有“合法”二字;而其他权益前限定“合法”二字。如何理解?梁慧星在《民法总论》中认为,权利乃使主体享有特定利益的法律上之力。既然权利内含“法律上之力”的保护,则其本身并不存在“不合法”的问题。利益因其并非尽皆受到保护,故可以在之前加“合法”的限定。(2)确立合法权益受保护原则的意义。民法性质上属于权利法,奉行权利本位。民法典认可民事主体在经济社会生活中获得的民事权利和合法利益能够被法律所保障,这是市场经济中激励机制的源泉,有构建社会经济基础的意义。(3)本条不是规则,不是法官裁判的依据。只是作为一种法律理念,主要是在法律解释与漏洞补充中发挥作用。法官在解释法律时必须遵循民法典上权利保护的价值取向,在考虑案件中涉及的“合法权益”要素,尤其在合法民事权益不予保护之时,必须严格谨慎地进行论证。(4)“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可以拆分为四部分: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合法利益。其中的其他权利是指兼具人身性、财产性的综合性权利,如股权、继承权等。(5)保护权利除了公力救济(诉诸法院)外,还包括私力救济,主要是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及自助行为三种。(二)关于民事主体范围问题一切民事主体的民事权益均受法律保护,相对于《民法通则》及以前的民事法律规定,《民法总则》有以下几种特殊的民事主体需要注意。(1)其他组织。其他组织通常不具有独立承担责任的能力,他们对权利的享有具有从属性。如个人独资企业的权利从属于投资人、分公司的财产权从属于总公司等。(2)胎儿的利益保护。具体体现在《民法总则》第16条规定:“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视为自始不存在。”胎儿在这里拟制为人。胎儿的权利只是一种期待权或者说是一种或有权利,该权利的享有以胎儿娩出时存活为前提。(3)死者名誉等权利保护。死者虽不享有民事权利,但是死者的遗物、遗骨、姓名、名誉、荣誉等仍为其近亲属权益之客体。如果损害公共利益,还可以通过公益诉讼予以保护。(4)设立中的法人的权益保护。设立人已经开始设立法人,但是法人尚未成立,此时法人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其权益如何保护?《民法总则》第75条第1款规定“设立人为设立法人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法人未成立的,其法律后果由设立人承受,设立人为二人以上的,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可见,设立中法人的权益仍受法律保护,但以法人成功设立为条件。(三)、民事权利保护的客体范围要注意以下几点。(1)民事权益既包括法定权益也包括意定权益。(2)民事权益具有开放性。(3)注意公共利益的保护。(四)、司法实践中,关于民事权益的保护还要注意的问题。(1)我国没有债权侵权制度。民事权利的法律保护原则上及于所有权利,既包括人身权也包括财产权,既包括物权与包括债权。但是债权具有相对性,因此债权只存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或不适当履行债务,不存在侵权问题。(2)人格权不允许放弃。例如当事人不能放弃生命权或允许他人剥夺自己的生命权。(3)身份权也不允许放弃。例如监护权,既是权利也是义务,不事人不能放弃、随意处分自己的权利。(4)公权力介入。公权力介入民事权利主要体现在对民事征收和征用。《民法总则》第117条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征收、征用不动产或者动产的,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5)禁止权利滥用。滥用民事权利的行为不受法律保护。《民法总则》第132条规定“民事主体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三、立法体例问题法国、德国、日本等大陆法系传统民法典没有首章规定“基本原则”的立法体例。平等、自愿、公平、权利受保护这些民法基本价值理念,一般不会在民法典中明文规定。将基本原则作为民法典首章的立法体例来源于社会主义法系。基本原则与立法目的、调整对象一起,是社会主义民法典的重要的“体系标识”之一。我国为什么要采用这样一种立法体例?可以这样理解:大陆法系法治发达国家具有绵亘久远的私法传统,民法是其自身历史自然发展的一个结果。自由、平等、公平等理念并非民法典的衍生物或是民法典的结果,而是民法典赖以产生的前提,这些前提性因素含在其久远的私法传统之中,不需要借助民法典规定的方式去“无中生有”地创造出来。而且,这些价值理念也不是裁判规范,规定在民法典中也没有裁判意义。与之相反,中国没有私法传统。制定《民法通则》时就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自觉改革,而非自下而上的自发演进。这种法制发展方式决定了我们的经验和需求与西方恰恰相反。《民法通则》立法时,我们的社会上尚不存在自由、平等、权利这些前提条件,当然也就无法向民法供给;相反,社会上到处充斥着民法的反对因素。所以当时需要,是先在法律中“创造”出这些本不存在的前提性因素,再向社会输出和渗透,以期克服社会上的反对因素,促进社会变革。这是我国特殊背景下的特殊需求。?参考文献:①2017年4月,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条文理解与适用》(主编沈德咏)。②2017年4月,法律出版社出版的《〈民法总则〉条文理解与司法适用》(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民商事专业委员会编著)。③2017年5月,法律出版社出版的《民法总则评注》(主编陈甦)

民法典的基本原则有

文章TAG:民法典题库民法典题库民法

最近更新

  • 方钢,方钢是一种什么样的钢

    方钢是一种什么样的钢口字型的但是是实心的钢材!{0}2,什么是方钢就是一个长方体中有一组对边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所谓方钢是指热轧成截面形状为正方形的钢材。{1}3,方钢是什么材方钢首 ......

    乌鲁木齐 日期:2023-05-06

  • 处暑是什么季节,何时是节气处暑

    何时是节气处暑2016年8月23日农历七月廿一处暑8月22日;{0}2,处暑在每年的什么时候8月23日处暑节气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日。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署气至此而止 ......

    乌鲁木齐 日期:2023-05-06

  • 经费管理办法,办案经费是如何管理

    办案经费是如何管理外汇查处罚没款收缴和办案补助经费管理办法办案补助经费的财务管理(一)根据规定建立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设立办案补助经费专用帐户,对专项资金的使用实行追踪反馈责任制, ......

    乌鲁木齐 日期:2023-05-06

  • 胃萎缩,胃萎缩是怎么回事

    胃萎缩是怎么回事2,胃萎缩1,胃萎缩是怎么回事一般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不论其病因如何,均应戒烟忌酒,避免使用损害胃粘膜的药物如阿斯匹林、消炎痛、红霉素等,饮食宜规律,避免过热 ......

    乌鲁木齐 日期:2023-05-06

  • 订货合同,签约合同订货的合同分为那几部分该主意什么啊麻烦各位了

    签约合同订货的合同分为那几部分该主意什么啊麻烦各位了订货合同一般分为:序言、标的、价款、质量、到达方式、运输费用承担、货物供货时间、质量要求、质保期、违约责任、约定管辖等内容。2, ......

    乌鲁木齐 日期:2023-05-06

  • 红头鱼,红头鱼串怎么做最好吃?

    2.在红头鱼上斜上几刀调味,葱、姜、蒜切末备用,2.在红头鱼上斜上几刀调味,葱、姜、蒜切末备用,1.红头将鱼洗净,去除内脏和腮部,红头鱼是短鳍红笛鲷的俗称,属于鳞翅目的短鳍红笛鲷, ......

    乌鲁木齐 日期:2023-05-06

  • 身体乳是干嘛用的,身体乳有哪些作用

    身体乳有哪些作用身体乳说白了就是润肤防干燥的,特别是冬天比较适用,可以用黛七丝的,比较好。2,身体乳是干什么用的有什么功效和作用如何使用身体乳搜沐浴后滋养皮肤,防止皮肤干燥的,我用 ......

    乌鲁木齐 日期:2023-05-06

  • 老年人保健,老年人如何保健

    老年人如何保健2,老年人的保健1,老年人如何保健春季的天气,说变就变,有时炎热,有时下雨。这些反常的的天气都是长寿的“祸根”,因此,老年人要特别注意“反常”。人的身体如同一架精密的 ......

    乌鲁木齐 日期:2023-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