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最早发表于1928年12月10日《新月》第1卷第10号,后收入诗集《虎》,是诗人重游康桥回国途中写的绝版作品,描写康桥的自然之美,表现作者对康桥的恋恋不舍和深深的伤感,是这首诗的主题,不仅如此,康桥是诗人的理想,他说:“我的眼界是康桥,我的求知欲是康桥,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的。
这是一首关于自然之美和作者心境的短诗。诗人崇尚自然,赞美自然。诗中对景物的描写真实细腻,可见康桥在诗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不仅如此,康桥是诗人的理想。他说:“我的眼界是康桥,我的求知欲是康桥,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的。然而,满目疮痍的中国正处于一个是非颠倒的时代,艰难的民生逐渐击碎了诗人康桥的理想。这首诗写于1928年回英国的路上。故地重游,一幕幕往事勾起作者对往事的回忆,离别在即,诗人敏感的心怎能不泛起悲伤的涟漪!描写康桥的自然之美,表现作者对康桥的恋恋不舍和深深的伤感,是这首诗的主题。
2、徐志摩《 再别 康桥》 赏析与评价再别康桥最早发表于1928年12月10日《新月》第1卷第10号,后收入诗集《虎》。是诗人重游康桥回国途中写的绝版作品,我整理了一篇关于徐志摩的-2康桥-1/和评论,仅供大家参考。徐志摩的-2康桥-1/和评价诗人以三个温柔的字开头,给人一种宁静的气氛,同时又把自己的感人感情生动地表现给康桥看,在诗人的心目中,康桥已经理想化了,诗意化了,诗人对那里的一草一木都充满了深情。西边的云,河边的金柳,软泥上的绿草,榆树阴下的清泉,繁星点点的夜,沉默的夏虫,都是理想化的,诗意的,个性化的,何康河边优雅的柳树被夕阳染成了灿烂的金色,就像一位戴着红色头巾的美丽新娘,夕阳将她美丽的影子投射到荡漾的何康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