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的前身是1893年清朝设立的自强学堂,后名国立武汉大学,是民国四大高校之一。名,武汉大学2018年最低录取名次1729名,武汉大学与北京大学的分差通常在40分左右,以山西为例,文理专业一般可考虑武汉大学;工科医学一般选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和北京大学在学生家长的认可程度上差距还是巨大的。
1、武汉科技大学怎么样?
首先声明:本人武科大毕业的,对于本校有部分情愫在里面。但是不可否认武科大学校真的不错,第一:在就业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本人管理学院毕业,学院不是学校最强的,当初算垫底过来的。但是学院的培养方法还是比较有特色的,比较注重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刚刚全班进行了6年聚会,班上的整体工资水平都在15000左右,大部分在二线城市,说实话我觉得工资水平还可以。
明显感觉我同学的眼光跟其他学校的不太一样,都比较有追求,第二:说实话我大学的老师对于学生都很有爱,虽然老师们的性格不一样,但是相较于其他学校对于学生放养的态度,武科大的老师第一对于学生严格,叨叨,对于学生还是有高中老师那样的培养的。但是我经历四年的老师都有一个特点:刀子嘴,豆腐心,骂的多,管的多,但是对于学生还是负责的,给与学生试错,犯错的机会。
老师们都还是比较负责的,虽然现在还是觉得老师们唠唠叨叨,但是不可否认大学四年的老师们没有一个放养的。第三:学校的专业方面,近几年国家的钢铁行业不佳,以及服务业的兴起,导致本校的新兴专业不上,说实话老牌专业,机械,材料冶金都很强,但是毕业后我感觉貌似经管类的专业的就业水平要好,本人也觉得大学本科培养的更多的是为人处世的能力,分析解决事情的能力,不是专业能力。
2、武汉大学真的有百年校史吗?
先说一下,武大的百年校庆不是现在的事情,是在1993年,当时武大也算是在国内各个大学里面开了一个先河了。毕竟之前没什么大学搞这么大规模的校庆活动,当时百年校庆的时候,国内各个大学还发来了贺电贺信,有些不服气的学校其实并不怎么给武大面子,像天津大学就在贺信中绝口不提一百周年的事情,他们贺信原文是“值此武汉大学校庆之际,天津大学谨向贵校致以热烈的祝贺”为什么有学校不给面子呢?就是因为这个“一百年”似乎不那么靠谱。
武大一百年校庆各级领导讲话和现在武大官方关于武大最早成立的说法都是“其前身可追溯到1893年创办的湖北自强学堂”,这个“自强学堂”身上就存在两个争议:1、自强学堂能否被看作是武大的前身。2、自强学堂能否算作是高等学府,(张之洞)这些问题我们都只能在自强学堂身上找答案。自强学堂是1893年11月29日,张之洞向光绪帝上奏《设立自强学堂片》中提到了要办一个学校,专门培养懂语言和科学的人才帮助洋务运动,
最终这个学堂设立在武昌三佛阁大朝街口,开办之初,设方言、算学、格致、商务四个主要学科。后来受到甲午战争的教训,学堂的科目进一步扩大,有了矿务、化学,自然科学、英语、法语、德语、俄语等等,反正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自强学堂的科目、专业越来越多,越来越齐全,再读学生也原来越多。但是这一切在辛亥革命之前都停止了,
辛亥革命前夕,湖广总督瑞征认为学堂“风气不端”,刚好当时清朝忙于到处处理起义造反的事情,经费也不足,就专门下令把自强学堂给停办了。停办之后,学校就遣散了,学校的各种校产就划拨给了别的学校,辛亥革命的事情我们就不谈了,反正当时各种动荡各种闹事,大家也没人关心学校不学校、教育不教育。一直到局势稳定下来,新一届政府打算发展教育了,湖北的头头黎元洪就觉得不行啊,咱们还是要搞个好点的学校培养人才建设中国啊,
于是,把当年的校舍校产又拿出来成立了“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这已经是1913年初,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成立后的事情了。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后来不断合并、扩大、改建最终在1928年正式成为了“国立武汉大学”,(武汉大学当年门口的老牌坊)大家之所以不认为自强学堂是武大的前身,主要是因为自强学堂(方言学堂)在1911年辛亥革命之前停办了,后面跟进的“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是1913年才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