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考研复试怎么选导师以及什么时候选导师,前面的回答和我之前的一个回答(https。两位导师也都可以选择,导师指导论文主要就是那几步,这样教务部门就会和导师、还有学生进行协商,尽量让学生的研究方向和导师最擅长的领域进行匹配,这样既发挥导师特长,也会充分发挥导师团队资源,实现皆大欢喜。
1、怎么选研究生导师,一位导师54岁,研究所主任,兼两所高校的硕导,另一位40岁刚带硕士两年,怎么选择?
这个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出选择:一、根据你的专业类别选择:首先,如果你的专业是文科类的。因为不需要做科学实验,需要查阅大量资料的,这种选择经验丰富的,54岁的导师更适合。其次,如果你的专业是理工科类的,因为需要做实验,并且需要对新科技、新技术的发展有前瞻性思维和敏锐把握的,并且能有时间陪你做实验的,40岁左右的更好!因为40岁左右的相对年轻,对新技术的发展把握更敏感一点,且外语好,能及时获悉外网资料。
年纪轻,带的学生少,能有更多的时间辅导你!并且为了出成绩,带你也会更尽心,二、根据你的需求去选择:首先,如果你的需求是获取更多的知识。两位导师都可以选择,研究生阶段主要知识还是课堂上,导师主要还是负责论文,不管导师年龄多大,不影响你获取知识,知识丰富与否,与年龄关系其实不大的。年龄大的传统知识更丰富一点,年纪轻的获取新知识、发现新机遇的能力更强,
其次,如果你的需求是为了完成研究生论文。两位导师也都可以选择,导师指导论文主要就是那几步:一是开题,选择好论文研究方向,二是审核论文大纲。三是审核成型稿件,经反复修改后定稿。这个过程都是一样的,不会因为年龄大或年龄小而省略的,其三,如果你的需要是获取更多的资源。那无疑选54岁的研究所主任为好,能担任研究所主任,本身在校内校外有一定的地位,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相对来说更容易一点,
三、导师选择是双向的:你选导师,导师也会选择你。因为每一位导师都自己特别擅长的领域,也有一般擅长的领域,因为每一位研究生的具体研究方向不同,同一个导师可能有多个学生选择。这样教务部门就会和导师、还有学生进行协商,尽量让学生的研究方向和导师最擅长的领域进行匹配,这样既发挥导师特长,也会充分发挥导师团队资源,实现皆大欢喜,
2、硕士研究生如何选导师?
遇良师,得良友,拥良伴可谓人生三大幸事,能够遇到好的老师,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按照历史经验来看,学生喜欢的老师未必就一定是好老师,能否让学生获得持续成长,能否在传授知识、方法的同时,为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专业认知能力,这往往是研究生导师更为关注的事情,
研究生期间与本科期间不同,学生与导师之间的关系更像是一种合作关系,一起合作来完成新领域的创新,在学生完成创新的过程中,导师主要承担着三个重要的作用,其一是为学生搭建科研场景,其二是为学生指明方向,其三是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在科研实践过程中,越是遇到困难的时候,越是自己成长越快的时候,而越是轻松的时候,往往是自己成长最为缓慢的阶段,所以对于研究生同学来说,在面对困难和困惑的时候,一定要坚信自己最终能够取得成果,而导师就是自己最坚强的后盾,因为导师会告诉你,你的坚持是有意义的,
在科研创新的过程中,坚持和努力往往是同学们的基本品质,绝大部分同学都不存在学习积极性方面的问题,在当前考研竞争如此激烈的大背景下,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同学也很难能够走进研究生课堂。但是即使有很多同学非常努力,往往也会面临延毕的风险,究其原因,与自己的主攻方向有较为直接的关系,所以在读研期间,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向是非常重要的,相比于个人的兴趣爱好来说,读研期间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长板”,或者说充分利用自己的“天赋”,
3、研究生该如何选导师?大导师和小导师的利弊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