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等于不重要,先祖们选择口口相传的方式,把一些好的诗歌,经过一代一代的加工美化,淘汰劣的,到了有了孔子,经过征集编篡,使优秀的作品传承下来。我们说到甲骨文,考定年代分别时期很重要,知道是哪一个时代的了才会做进一步的研究,答案是肯定的,诗歌与甲骨文的产生和出现是相同的,也是非一朝一夕之功。
1、甲骨文的分期是怎样的?
我们说到甲骨文,考定年代分别时期很重要,知道是哪一个时代的了才会做进一步的研究。1932年3月考古专家董作宾对甲骨文的断代研究中,得出结论,那就是根据当时的世系称谓卜人坑位方国人物字形文法等的区别,可以将甲骨分为五期,第一期盘庚,小辛,小乙,武丁,共二世三王第二期祖庚,祖甲,共一世二王第三期廪辛,康丁,共一世二王第四期武乙,文丁,共二世三王第五期帝乙,帝辛,共二世二王。
2、甲骨文留下诗歌作品了吗?
甲骨文的产生年代,根据已出土的考证资料显示,一般认为是商代的居多,大约据今有3600多年,也许它产生的时间更早一些,不过是尚未出土认证而已,因为从象形图画到象形文字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功,吴家川岩画甲骨文,又称“契文”,还有一个根据所镌刻文字内容命名为“甲骨卜辞”,又因所镌刻文字的材料命名为“龟甲兽骨文”等。
在甲骨上镌刻上文字,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创举,一则资源有限,二则镌刻困难,所以,能镌刻说明工具比较先进,需精良的笔墨和锋利的刀具。说到这,正因为如此不容易,那么记事内容必须要选择一些当时认为的大事来做,诸如信史、饮酒及敬鬼神的特色就凸显出来了,围绕渔捞、农耕、祭祀、征伐等内容作为首选,使之得到传承,启示后人,发挥促使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作用。
相对而言,文化现象的诗歌,虽然能够起到人们启迪智慧、传袭美德和教化风气的形成和发展,但与直接的生存状态来比,还是处于第二需要,但不等于不重要,先祖们选择口口相传的方式,把一些好的诗歌,经过一代一代的加工美化,淘汰劣的,到了有了孔子,经过征集编篡,使优秀的作品传承下来。应该说,从《诗经》收录的作品时间看,基本上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这一段时间的,之前有没有诗歌呢?答案是肯定的,诗歌与甲骨文的产生和出现是相同的,也是非一朝一夕之功,
3、我国是谁最早发现了甲骨文?
甲骨文最早出现,清未时期有个叫王懿荣官员在北平中药铺一味药材叫龙骨,在期龟骨上发现有被刀刻的痕迹中有象形文字,经多方考证,出自河南安阳小屯村发掘,后经收藏多位研究,刘鄂在老残游记描述,近代古文学家郭沫若在甲骨文研究中进一步发掘整理研究得出这是人类最早用文字记载刻在甲骨文上,现代汉语词典中有很多象形文字源于甲骨文,这是人类长期生活学习总结文字学,有以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