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学习~如何做错题本分享详细步骤流程一.先来说说传统的错题整理法——错题本。错题集被称为“状元秘籍”,众多学霸都很会整理错题本,然而也有很多学生在整理错题本是存在一些误区,导致无效劳动,日常学习中我们应该怎么运用错题本呢?第一,记录平时上课、作业、练习以及课外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错题。
1、高中数学错题本怎么分类错题?
一种是按章节分类,一种是按错误的种类分:1.粗心大意,没有看清题意;2.计算错误;3.知识点理解不清楚,不透彻;4.没有找到解题思路。第1,2类错误好解决,以后认真审题,计算认真一点,养成良好的习惯就可以了,第3类就要把知识点弄清楚,理解透彻,必要时问问老师或同学弄明白就行,最难解决的就是第4类,一是要把此题或这一类型的题目用到哪些知识点弄清楚,二是怎么运用这些知识点进行推导,直到最终解决问题,
2、如何做错题本?
摘抄一段错题本上的内容,大家评论一下。题目:一个薄壁容器,容积积是0.5m³,高是1m,先将某液体灌入容器中,当灌入3920N重的液体时刚好将容器灌满,求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错解: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G=3920N容器的底面积S=V/h=0.5m³/1m=0.5m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F/S=3920N/0.5m²=7840pa分析:(老师讲评或与同学交流讨论后整理记录)有趣的是,上述解法最后算出的结果是正确的,所以,纯属歪打正着,
当然,求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使用公式p=F/S,也并无不可。因此问题就出在前面两步,求容器的底面积根据是柱形的体积公式,但看一下原题,压根就没说容器是什么形状,主观的当做柱形处理显然是经不起推敲的,同样的问题还出现在求液体对容器的压力时,只有柱形容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的大小才等于液体的重力,见下图。
问题该如何处理呢?注意到是液体压强,为什么不考虑液体压强公式呢,并且,液体压强公式无需考虑容器的形状,正解:液体的质量m=G/g=3920N/9.8N/kg=400kg液体的密度ρ=m/V=400kg/0.5m³=0.8×10³kg/m³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ρgh=0.8×10³kg/m³×9.8N/kg×1m=7840pa反思:计算液体压强有两种方法,压强的一般式p=F/S和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后者是由前者推导出来的,一般地,计算液体压强用p=ρgh较为简便,所以,应优先考虑p=ρgh。
3、如何做错题本节省时间?
纠错没有完成时,纠错常在进行时“纠错本”和课堂笔记本一样是每一科老师都要求学生准备的,但最终坚持使用纠错本的同学并不多,用好纠错本的更是少之又少,尽管有的同学确实能做到每天记录纠错,但最终也是留于形式上的记录,并不会去认真对待和用好纠错本,下面笔者结合自多年备战高三经验告诉大家在考前如何使用好纠错本,既能节省时间又能让你在考试中多得分,
纠错本记什么题?(大意型,知识型及能力型)纠错本不但要记做错过的题,还有不会做的题、要做很久才做出来的题、有代表性综合度较高的题,有陷阱易错的题以及其他你认为重要的题目。纠错本里面应该怎么写?1分析错题中错误发生在哪个知识点,写在相应的分类下面,如果涉及几个知识点,那么找出最重要的或者最模糊的那个知识点,写在分类下。
这样的好处是学会对题目进行分析拆解,可以站在考官的角度考虑问题,如果在整理的过程中发现在某个知识点上总出错,那么这个就是你的薄弱点,要加强,用弱点追踪法学习一遍。如果学业繁忙,分析归类后在题上注明,请家长可以代抄一下,但一定要先自己分析拆解归类,2写出错误原因,分下面几类:1、概念不清从而没理解题意;2、阅读理解能力差造成错解题意;3、想当然造成错误,与其他类似题混淆(注明怎么想当然);4、精神不集中看错题目(紧张或者想别的事情);5、太急做题没把条件认真标清楚,习惯不好;6、不懂这类题的方法,无思路;(要用弱点追踪法补一下);7、思考不全面;8、不会使用公式;9、不会找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或不会找关键词;10、综合分析能力差;11、老师讲过上课没认真听懂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