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阶段,人们对自然的态度主要是崇拜;第二阶段,人类对自然的态度是征服;第三阶段,人类对自然的态度以协调为主,征服自然的错误在于它认为自然的规律可以穷尽,可以被人类完全掌握,自然的发展可以穷尽,可以被人类完全理解,人类应该顺应自然,而不是顺其自然,所谓征服自然只是指通过实践掌握了自然的一些规律,提供了改造自然的手段。
人类应该顺应自然,而不是顺其自然。顺其自然,什么都不做。我们可以改变人们对自己的看法,但不能改变世界对自己的看法。在改变观点的同时,也要遵循宇宙的规则和地球的规则。就像动物一样,它们只是靠你生存,或者在动物中争夺王者的地位。这是为了适应自然
生态经济学要辩证地看待生态学作为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研究生态经济学,首先要梳理生态理论的变迁路径。生态学最早属于生物学的一个分支。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态学的发展过程就是生物学向宏观方向发展的过程。生态理论的发展是人类与环境关系的逐渐演变。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对这种关系的认识也在逐渐发展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人类出现到文艺复兴,是一个神秘的文化阶段,相当于人类文明的蒙昧阶段;文艺复兴到20世纪中期,是工业文明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来,是生态文明阶段。在第一阶段,人们对自然的态度主要是崇拜;第二阶段,人类对自然的态度是征服;第三阶段,人类对自然的态度以协调为主。
3、人类“ 征服自然”有什么后果?所谓征服自然只是指通过实践掌握了自然的一些规律,提供了改造自然的手段。它改变不了自然界的客观存在,征服自然的错误在于它认为自然的规律可以穷尽,可以被人类完全掌握,自然的发展可以穷尽,可以被人类完全理解。其实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永远不会穷尽。因为大自然永远在发展,人类的认识永远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