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香港 > 油尖旺区 > 初二物理计算题,初二物理计算题

初二物理计算题,初二物理计算题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1-18 16:47:51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1,初二物理计算题

F1*L1=F2*L2 所以 400N*20CM=(60+20)CM*F2 F2=100N
过点D做垂线 这就是最小力的方向 F=400N乘以0.2M除以0.8=100N
400×20=60×A A=100N
400x20=60x(X) 解这个方程
在哪提啊

初二物理计算题

2,初二物理计算题

压力锅内外最大压强差就是限压阀造成的压强。P=G/S=0.1*10/(3.5*10^-3/2)2π=1.04*10^5pa合多少标准大气压p=1.04*10^5pa/1标准大气压=1.04*10^5pa/1.013*10^5pa=1.03标准大气压压力锅盖至少能承受多大的力?F=PS=1.04*10^5pa*(0.12)2π=3.9*10^4N来源中学物理教师王佩銮

初二物理计算题

3,关于初二物理的计算题高手速度进

根据p=f/s 大象: p=2t*1000*9.8/0.25=78400 ** : p=500/0.002=250000 所以**的脚印比大象的深
计算压强,然后进行比较,注意是总接触面积 P=F/S 大象: P1=2t*1000*9.8/0.25=78400Pa ** : 2只鞋S=2*0.002=0.004(特别要注意) P2=500/0.004=125000Pa 所以P2>P1所以**的脚印比大象的深

关于初二物理的计算题高手速度进

4,初二物理计算题

1、第一步先把车子在额定功率下的速度算出来,汽车质量5t,即5000kg,50000N,受阻力50000*0.06=3000N,当发动机在额定功率下的驱动力等于阻力的时候,汽车做匀速运动,P=Fv,v=80000/3000=80/3(m/s)然后根据v=at,最大加速时间v=v/a=80/3(s)2、汽车作匀加速运动,则受合力情况不便,发动机对车轮的驱动力也不变,根据F=Ma,F-f=Ma,F=5000*1+3000=8000N第5秒末,车速为5m/s,功率为40Kw第15秒末,车速为15m/s,功率为120Kw………………??????哦,车子不可能以1m/s^2的速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长达15秒,它在15秒之前的某一时刻,运动状态已变为了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15秒末的瞬功率为80Kw。80Kw=8000*v,v=10(m/s),即第10秒以后,汽车就不能维持1m/s^2的加速度了!

5,需初二物理计算题

1.一汽车以10米/秒的速度向一山崖行驶,司机经过某处鸣笛时,3秒钟后听到回声,求鸣笛处距山崖的距离?(当时声速为340米/秒) 2.一列火车以速度v向一座山开去,离山700米时,鸣笛.经过了4秒钟司机听到回声,求汽车的行驶速度。 3.某人伏在铁轨上听到远处传来马蹄撞击铁轨的声音,8秒钟后他又在空气中听到了这个声音,求马队此时距这个人多远? (已知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为5200m/s,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4.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103m/s,某探测船竖直向海底发出声波后,经1秒钟船收到回声,求此处海洋深度为多少米? 5.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如果他听到起跑枪声才开始计时,那么他开始计时的时间将比实际的起跑时间晚多少秒? 6.回声测距 公式: s=vt/2 例:汽车以43.2km/h的速度向一峭壁行驶,鸣笛后2秒听到回声。求此时汽车离峭壁多远? 解:S听=(v听-v车t)/2 =(2×340-2×12)/2 =348m 注:43.2km/h=12m/s 参考资料: www.pep.com

6,要初二上册物理计算题100道含解答过程和答案

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s1处鸣笛,汽车继续向前行驶,汽车离鸣笛处为s2时,司机刚好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已知s1:s2=12: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汽车行驶的速度的大小(在整个过程中,汽车一直在作匀速行驶;回声由山崖反射鸣笛声所形成)解:因为s1:s2=12:1,   所以S1=12S2声音传播的距离:  声= 2S1-S2=2*12S2-S2=23S2,  所用的时间:t=S声/v声=23S2/340  因此车速:V车=S车/t= S2/(23S2/340)=340/23=14.78m/s 答:汽车行驶的速度为14.78m/s一支队伍长50m,以5m每秒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00m的桥,从第一人上桥到最后一人离开桥用了多少时间?已知:v=5m/s,S队=50m,S桥=100m求:t解:t=S/v=(S+S)/v=(50m+100m)/5m/s=30s答:从第一人上桥到最后一人离开桥用了30s的时间 甲。乙两地相距162km,汽车以10m/s的速度从甲地出发,行驶了72千米后,接着以45km/s的速度行驶到乙地,求汽车从甲到乙的平均速度已知:S=162km,S1=72km v2=45km/h求:全程的平均速度v解:10m/s=36km/hv=S/t=162/[72/36+(162-72)/45]=162/4=40.5(km/h)答:汽车从甲到乙的平均速度是40.5km/h一列长200米的火车一54千米/时的速度通过一个长700米的山东需要多少时间?答 4km/h=15m/st=s/v=(200+700)/15=60s2.蝴蝶飞翔的速度是5米/秒,要非到距出发点0.6千米的花园,它要花多少时间?答 t=s/v=600/5=120s3.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形式,甲车速度为10千米/小时,乙车的速度是30千米/小时,乙车发现到追上甲车形式了15千米,求乙车发现甲车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答 设相距X.t=15/10=1.5s30*1.5=10*1.5+X4.甲乙两抵相距7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向乙地开出,速度是15米/秒,一辆自行车同时从乙地出发驶向甲地,他们在离甲地54千米处相遇.求自行车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时答 15m/s=54km/ht=54/54=1hv=s/t=(70-54)/1=16m/s5.一艘巡洋舰用70千米/小时的速度追赶在它前面10千米的一艘战斗舰,巡洋舰追了210千米,恰好赶上战斗舰,求战斗舰的速度.答 t=s/v=210/70=3h设速度为V210=3*V+106 用一只玻璃杯、水和天平测定石子密度,实验记录如下:杯子装满水后的总质量m1=200g,放入石子后,杯子、水、石子总质量m2=215g,取出石子后,杯子和水的总质量为m3=190g,求石子密度。 答 m石=m2-m3=215g-190g=25gv石=v水=倒出水的质量/倒出水的密度=200g-190g/1g/cm3=2.5g/cm3 7 甲乙两同学分别在一跟铁管2侧,铁管长153米,甲在其一端敲击了一下,乙同学听见了两次声音。已知听到两次声音的间隔为0.42秒。求声音在铁管中传播的速度。解:T空=S空÷V空=153M÷340M/S=0.45S T铁=T空-0.42S=0.45S-0.42S=0.03S V铁=S÷T铁=153M÷0.03S=5100M/S答:声音在铁管中传播速度为5100米/秒。8 题目:有一山峡宽1200米,两旁都是竖直徒壁,有一人在山峡内放一枪,头两次回声间隔5秒,则人离两壁的距离是多少?(设声速v=340米/秒)答案:1025米,175米。解:设距离为s,1200-s s/340-(1200-s)/340=1200 s=10259 有一山峡宽1200米,两旁都是峭壁。有人在山峡内放一枪,他听到头两次回声间隔5秒,求这个人离两峭壁的距离。(空气中声速为340m/s)解:设人离一峭壁的距离为x,离另一峭壁的距离为1200-x 则声音到两峭壁并返回的时间分别为:2x/340,2(1200-x)/340. 由题意,2x/340-2(1200-x)/340=5 解得x=1025,1200-x=175 所以人离两峭壁的距离分别为1025米和175米。 10 一门反坦克炮瞄准一辆坦克,开炮后经过0.6s看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经过2.1s听到爆炸的声音,求大炮距坦克多元?炮弹的飞行速度多大?距离S=2.1*340m=714m答 飞行速度:v=S/t=714/0.6=1190m/s 1、 一块体积为100厘米3的冰块熔化成水后,体积如何改变,改变多少?m = ρV = 100cm^3 * 0.9g/cm^3 =90g -------冰块的质量V = m/ρ = 90g / 1g/cm^3 = 90cm^3 -------融化后质量不变,算出水的体积为90cm^3(90ml)2、有一空瓶子质量是50克,装满水后称得总质量为250克,装满另一种液体称得总质量为200克,求这种液体的密度?3、有一节油车,装满了30米3的石油,为了估算这节油车所装石油的质量,从中取出了30厘米3石油,称得质量是24.6克,问:这节油车所装石油质量是多少?4、有一质量为5.4千克的铝球,体积是3000厘米3,试求这个铝球是实心还是空心?如果是空心,则空心部分体积多大?如果给空心部分灌一半水,则球的总质量是多大?度的测量1、原理:2、量筒的使用用量筒可以直接测出液体的体积。测量固体的体积时,则需先倒入适量的水(放入物体后要能没过物体,又要不超最大测量范围),读出水面到达的刻度V1,再将物体放入并使其浸没,读出此时的读数V2,则该物体的体积为V=V2-V1,此种方法称为排水法。例3 体积为30 cm3,质量为178g的空心铜球,如果在其空心部分铸满铝,问铝的质量为多少? 要求出空心部分铸满的铝的质量,可利用公式m=ρV求得,但这里的关键是求出铝的体积。根据题意可知,铝的体积等于铜球空心部分的体积,而空心部分的体积等于球的体积减去铜的体积。△V=V球-V铜=30×10-6 m3-2×10-5 m3=1×10-5 m3=V铝m铝=ρ铝V铝=2.7×103 kg/m3×1×10-5 m3=27g专题点评 本题的关键是先用铝的体积与空心部分的体积相等,再借助于密度的变形公式求出。一个空瓶的质量是200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700g.若先在瓶内装一些金属颗粒,使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878g,然后在瓶内再装水至满瓶,称出瓶的总质量为1318g,求金属颗粒的密度。要求出金属颗粒的密度,要找到它的质量m和体积V.质量在本题中是容易求出的,而体积有一定的难度,其关键是能想到金属颗粒的体积和前后两次所装水的体积差是相等的。 该瓶装满水后,水的质量为700g-200g=500g则该瓶的容积金属颗粒的质量m金=878g-200g=678g瓶内再装满水,水的质量m′水=1318g-878g=440g再次装满水,水的体积所以金属颗粒的体积V金=500 cm3-440 cm3=60 cm3金属颗粒的密度专题点评 本例5 有一铜球,体积是20 cm3,质量是89g,问此球是空心还是实习的?若是空心的,在其空心部分注满水银,球的总质量是多少?(ρ铜=8.9×103 kg/m3,ρ水银=13.6×103 kg/m3,)判断物体是空心还是实心的,三种方法:(1) 比较密度,根据公式 ,求出ρ物与该物质的ρ比较,若ρ物<ρ,则为空心,若ρ物=ρ,则为实心。(2) 比较质量:把物体作为实习的,利用公式m=ρV,求出体积为V的实习物体的质量与球的实际质量相比较,若m>m物,则该物体是空心的,若m=m物,则该物体为实心的。(3) 比较体积:把物体作为实心的,利用公式 ,求出V,再与V物比较,若V<V物,则该物体为空心的,若V=V物,则该物体为实习的。(3)来解:因为 ,所以 ,则此铜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为V空=V球-V=20 cm3-10 cm3=10 cm3,由于空心部分注满水银,所以V水银=V空=10 cm3,则球的总质量为m′球=m球+ρ水银V水银=89g+13.6×10g=225g.专题点评 本题采用比较体积的方法,主要是为了方便计算总质量。在解题时还应注意统一单位,在练习中更要注意通过一题多解来提高自一、填空题1、一只瓶子装满水,水的体积为0.8×103 dm3,如果改用它来装酒精,最多能装 kg.若原瓶中的水倒出后全部结成冰,冰的体积比原来增大了 m3.(ρ酒精=0.8×103 kg/m3,ρ冰=0.9×103 kg/m3)2、一空烧杯的质量为100g,倒进50 cm3的煤油后总质量为140g,则煤油的密度是___kg/cm3;若用掉 煤油,则剩下的煤油的质量是 g,密度是 g/cm31、一个瓶子的质量是0.2 kg,装满水时总质量为0.7 kg.当装满另一种液体时,总质量为0.8 kg,则:(1) 求此液体的密度;(2) 若用这个瓶子装密度为0.8 g/cm3的煤油,求最多可装多少千克的煤油。2、一个质量为232g的铜铝合金球,其中含铝54g,铜的密度为ρ铜=8.9 g/cm3,铝的密度为ρ铝=2.7×103 kg/m3,求合金球的密度为多少?参考答案一、1、640 0.089 (提示:水的体积知道,相当于瓶子的容积知道,在装入酒精的时候,酒精的密度知道,其体积等于瓶子的容积,由密度的公式可以求出酒精的质量;还可以求出水的质量,水结成冰后,质量没有变化,由于密度发生了变化,所以体积也会变化,由质量除以体积就可以得到冰的体积。)用了多年的铅球,其表面磨损了一些,未发生变化的是铅球的()A.质量 B.体积 C.密度 D.表面积2.三个同样大小、质量相等的空心球,它们分别由铝、铁、铜制成( ),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A.铝球最小B.铁球最小C.铜球最小D.都一样大

7,初二物理计算题

(1)M金属=1200-700=500g V金属=800-700=100ml P金属=500/100=5g/cm3(2)M瓶+V瓶P水=32(1) M瓶+V瓶P油=28(2) (1)-(2)得 V瓶(P水-P油)=4;V瓶(1-0.8)=4;V瓶=20cm3 将V瓶=20cm3代入(1)式得 M瓶=32-20*1=12g(3)V总=M总/p=900000/900=1000m3 N=V总/V=1000/50=20节
1、M=1200g-700g=500g V=800cm2-700cm2=100cm2 P=500g/100cm2=5g/cm22、v=0.8v+4 V=20 M=32-20=12
1.听到回声时汽车行驶的路程s车=v车t=10m/s*4s=40m 声音通过的路程s声=v声t=340m/s*4s=1360m 鸣笛时汽车到山崖的距离s=(s车+s声)/2=(40+1360)m/2=700m 汽车听到回声时距山崖s距=s-s车=700-40=660m 2.声音沿空气传播所用的时间t1=s/v1=931m/340m/s=2.74s 声音沿铁管传播所用的时间t2=t1-t=2.74-2.55=0.19s 铸铁中的声速v2=s/t2=931m/0.19s=4900m/s

8,100道初二物理计算题含答案啊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1 一根电阻丝,将其对折后,它的电阻是多大? 解 不考虑温度的影响,对折后,长度为原来的 ,横截面积为原来的2倍,材料不变. 电阻R′= = = 为原来的 答案 电阻是原来的 2 (西安市中考试题)关于公式 R= 的物理意义,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导体的电阻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和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B.导体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则电阻越小 C.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电阻越大 D.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之比(精析)考查一个电阻的大小是否随电压和电流大小而变化. 精析 公式R= 可用来测量和计算电阻大小,但是导体的电阻并不是由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大小决定的. 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为原来的几倍,通过它的电流也增大到同样的倍数,而比值是一个定值.只是由电压和电流比值决定的量. 当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为零时,这个电阻也不为零.因此,不能说“电阻和电压成正比,和电流成反比”. 答案 D3 (西安市中考试题)若导体两端电压为6V时,通过它的电流强度是0.1 A,则该导体的电阻大小为________Ω;若该导体两端电压为3V,则通过它的电流强度为________A;若两端电压为零,则该导体的电阻为________Ω. 精析 考查电阻的计算及电阻是否随电压大小而变化. 解 当U1=6V I1=0.1A时 电阻 R= = =60Ω 当U2=3V R不变R=60Ω 电流 I2= = =0.05A 当U3=0时,R仍不变,R=60Ω 答案 60Ω,0.05A,60Ω4 (辽宁省中考试题)王明同学在修理电子玩具时,需要用一个75Ω的电阻,现手边有阻值为300Ω、100Ω、40Ω、35Ω及15Ω的电阻各一个,他可以选择其中________Ω和________Ω两个电阻________联来获得;还可以选择其中________Ω和________Ω的两个电阻________联来获得. 精析 考查是否能熟练计算串、并联电阻. 第(1)种选择:很容易看出:40Ω+35Ω=75Ω 第(2)种选择:设总电阻为75Ω,其中一个分电阻为300Ω,利用 = + 求出R2=100Ω.可知 = + 答案 45Ω和35Ω串联可得75电阻;300和100 电阻并联,也可得75Ω电阻.5 电阻R1和R2串联后接入电路,如果它们两端总电流是16V, R1两端的电压是12V,R2的电阻是10Ω,求R1的阻. 精析 考查串联电路的电乙、电压特点,并进行计算。 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并标明已知量的符号和数值,同时也标出未知量的符号.见图2—2—1.图2—2—1 已知:U=16 V,U1=12V,R2=10Ω 求:R1 解法1 R1、R2串联,因为R1= ,所以需要先求出电路中的电流. ∵ I1=I2可先求出I2 U2=U-U1=16V-12V=4V I2= = =0.4A I1=I2=0.4A R1= = =30Ω. 解法2 R1、R2串联:I1=I2 = (电压和电阻成正比) R1= · = ×10Ω=30Ω 答案 30Ω6 (北京市中考试题)电阻R1、R2并联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上,通过干路的电流是0.75A,R1的阻值是12Ω,则R2的阻值是________. 精析 考查并联电路电压、电流的规律及计算. 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并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符号及已知量的数值.如图2—2—2.图2—2—2 已知:U=6V,I=0.75 A,R1=12 Ω 求:R2 要求R2,需求得U1和I2. 答案 R2=24Ω7 (北京市中考试题)如图2—2—3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压表 ( )图2—2—3 A.V1示数增大,V2的示数增大 B.V1示数减小,V2的示数增大 C.V1示数减小,V2的示数减小 D.V1示数增大,V2的示数减小 精析 分析电路中电压的变化,还是考查对公式U=IR的理解.在串联电路中,由于R的变化,引起I的变化,从而引起某个电阻两端电压的变化. 分析 从图中看:R1和R2串联,V1测的是R1两端电压U1,V2测的是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2,画出便于分析的图2—2—4.图2—2—4 进一步分析可知,滑片P向右移动,变阻器电阻增大,根据I= ,总电压不变,总电阻变大,电流I减小.致使U1的变化:U1=I R1,其中R1不变,I减小,U1减小. U2的变化:U2=U-U1,U不变,U1减小,U2增大. 提示 如果用公式U2=IR2分析U2的变化不易得到结论,因为I减小,R2增大,两者的乘积如何变化是个未知数.所以采用先分析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再分析变化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的方法更好. 答案 B8 (上海市中考试题)如图2—2—5,闭合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A的示数将________.(选填 “变小”、“不变”或“变大”)图2—2—5 精析 先要识别电路,如果审题不仔细,会认为R1、R2串联.实际上:R1、R2是并联电路,电流表测的是R1的电流,画出等效电路图2—2—6.图2—2—6 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流过R1的电流为I1= ,U不变,R1不变,I1不变. 也可以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各支路互相不影响,所以流过R1的电流不变. 答案 不变 9 如图2—2—7,两个电阻都为R0,再与变阻器R′,并联接到电路中,在R′,的滑片向右滑动的过程中,电路总电阻R的变化范围是 ( )图2—2—7 A.R变大,R0>R>0.5R0 B.R变小,2R0>R>R0 C.R变大,但R<0.5R0 D.R变小,R<0.5R0 精析 可将3个电阻的并联,等效为两个电阻的并联,然后再分析总电阻的变化. R0与R0并联,电阻=0.5R0,再与R′并联,总电阻R一定小于0.5 R0,选项范围缩小到C或D. 又因为0.5 R0不变,滑片向右移动,R′增大,总电阻也应该增大. 答案 C10 (南京市中考试题)如图2—2—8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将 ( )图2—2—8 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B.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C.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D.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精析 识别电路,然后分析电路中电阻的变化,电流的变化及电压的变化. 去掉电压表,很容易看出电路是一个串联电路. 测的是R1两端的电压. 当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电路中总电阻变大,电流减小. R1两端电压U1=I R1,I减小,R1不变,U1减小. 答案 D 11 如图2—2—9所示电路,电源电压U不变.将开关S闭合,电流表A1的读数将________,电流表A2的读数将________,电压表V的读数将_________. (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精析 如图2—2—9是并联电路,应从并联电路的特点出发去分析问题,且并联电路各支路互不影响. 当S闭合后,所以U不变,则电压表V的读数不变. 流过R2的电流I2= ,U和R2不变,I2不变. 测的是干路电流,S闭合前, 示数为I,S闭合后, 示数为I+I1,I不变,所以 增加. 答案 增大, 不变, 不变12 (北京市西成中考试题)定值电阻R和滑动变阻器串联后,接在电压不变的电源上.当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变阻器最大阻值R1的一半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发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变阻器最大阻值R1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比较I′和I的大小,可知 ( ) A.0<I′<0.5I B.0.5I<I′<I C.I<I′<2I D.I′<2I 精析 第一次,电阻R和 串联,I= . 第二次,电阻R和R1串联, I′= 比较两次电流:I′<I 比较I′和0.5I,0.5I= ×( )= <I′ 0.5I<I′ 可得:0.5I<I′<I. 答案 B13 (山西省中考试题)如图 2—2—10,电阻R1=2Ω,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记录了三只电表的读数,但漏记了单位,记下的一组数据是1、2、3(电流单位是A,电压单位是V),则这位同学所用的电源电压为________V,R2的阻值为________Ω.图2—2—10 精析 首先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及电表测量的是哪个量. 从电流流向,可以分析出R1、R2并联.A2测量的是R1的电流,A1测量的是R1、R2的总电流.A1的示数应大于A2的示数. 可以先假设数据“3”表示的是电压3V,则流过R1的电流I1= =1.5A,但数据中没有“1.5”这个数值,表明假设不对. 设数值“2”表示的是电压2V,流过R1的电流为I1= = 1A.数值“3”表示的是干路电流I,则流过R2的电流I2=3A-lA=2A,R2的阻值:R2= =lΩ. 答案 2V,1Ω14 (甘肃省中考试题)如图2—2—11所示电路,已知电源电压为6V,电阻Rl=10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值是20Ω,当滑动片P从a向b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的最大示数是________V,电流表最小示数是________A.图2—2—11 精析 当电路中的电阻变化时,可将变化电路转化为不变电路进行求解. 已知:U=6V,Rl=10Ω,R2=20Ω 求:电压表最大示数Ul,电流表最小示数I 解 当滑片P在a端时, 示数为电源电压、示数最大:U1=U=6V 当滑片P在b端时,R1、R2串联,电路中电阻最大,电流最小. I= = =0.2A 答案 6V,0.2A15 如图2—2—12(a)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15V不变,R1=4Ω.当变阻器的滑片P从一端滑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从2V变化到6V.求:(1)电阻R2的阻值;(2)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 精析 对于较复杂的变化电路计算,应先画出变化前后的电路,然后再找出I、U、R之间的关系,列出方程. 这是一个串联电路. 当滑片P在最左端时,R′=0,R1两端分的电压最大.根据题意:U1=6V,画出电路草图2—2—12(b) 当滑片P在最右端时,R′最大,R1两端电压Ul′=2V,画出电路草图2—2—12(c) (a) (b) (c) 解 由图(b)得:I= = =1.5A U2=U-U1=15V-6V=9V 串联I2=I=1.5A,R2= = =6Ω 由图(c)得:I′= = =0.5A U2′=I′R2=0.5A×6Ω=3V R′= = =20Ω 答案 R2=6Ω,变阻器R′=20Ω
哇 你怎么这么聪明的哇
文章TAG:初二物理计算题初二物理计算

最近更新

  • 谢词,谢谢你远道而来!我国高等学府毕业生发表演讲致谢

    对此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Zhi谢词的作用主要是表示对所有合伙人工作的尊重,有利于促进互助的社会氛围的形成,以论文谢词为例:论文谢词一般用在实习报告和毕业论文的结尾,主要作 ......

    油尖旺区 日期:2023-05-06

  • 关于白的成语,白四字成语大全

    本文目录一览1,白四字成语大全2,带白的成语3,白的成语有什么4,含白的四字成语1,白四字成语大全白四字成语:白日做梦、明明白白、白手起家、白发苍苍、白雪皑皑、阳春白雪、死乞白赖、 ......

    油尖旺区 日期:2023-05-06

  • 初一古诗,初一古代诗歌五首

    初一古代诗歌五首第三课堂[初中教育-语文[初中]-语文试题]栏目提供教学教案,语文论文,语文试题等相关教育资讯文章。初一古代诗歌五首:2,初中年级的古诗古文《文言文全解》《古文观止 ......

    油尖旺区 日期:2023-05-06

  • 宝宝感冒鼻子不通气小妙招,婴儿感冒鼻子不通气怎么办

    婴儿感冒鼻子不通气怎么办用热毛巾捂鼻梁,另外最好调高室内温度,不通气大都因为温度低造成的2,宝宝感冒鼻子不通气难以入睡怎样缓解百度宝宝知道宝宝鼻塞首先要清理宝宝鼻腔的分泌物,用湿润 ......

    油尖旺区 日期:2023-05-06

  • 朱顶红的养殖方法,朱顶红的养殖方法是

    朱顶红的养殖方法是2,怎么养朱顶红1,朱顶红的养殖方法是朱顶红的繁殖方法可分为分球繁殖、播种繁殖、切割鳞茎和组织培养繁殖等。其中又以分球繁殖为主,具体养殖方法详情:http://z ......

    油尖旺区 日期:2023-05-05

  • 早泄汤,本地新增13起病例没有本土病例

    我在这里得到了它,http://zx.easybim.com.cn/,好人做到底,纯中药,无副作用,吃了两个月,可能精力好点了,时间一点也没好转,想解决男人的问题,就不要用,就是个 ......

    油尖旺区 日期:2023-05-05

  • 明虾怎么做好吃又简单,明虾有哪些好吃的做法

    明虾有哪些好吃的做法你好!!烩明虾原料:明虾肉500克,红青椒75克,葱头25克,意大利面条350克,青菜叶少许调料:黄油75克,食油50克,柠檬25克,番茄酱75克,奶油调味汁5 ......

    油尖旺区 日期:2023-05-05

  • 手机账号注册,手机备案app账号注册流程如何进行?

    2.注册手机备案app账号打开后,点击本界面下方开始注册:用户名:营业执照名称,密码:自行设置,确认密码:再次输入上面设置的密码即可,点击注册进入本界面,注册邮箱(账号)点击进入“ ......

    油尖旺区 日期: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