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纸的“十室九空”、“白骨遍野”、“死者无算”之类的话,你让我编都不编出来到底死亡多少人。明朝嘉靖四年(1525年),山东瘟疫,死亡4128人,古代难得精确到个位的记录,据《后汉书·百官》记载,“大将军营五部”,于禁为左将军,最多管理五部,也就是说5000人。
1、关羽的扬名之战“水淹七军”淹的是哪七军?共淹死多少人?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关羽率军进攻樊城。樊城守将曹仁抵挡不住关羽军队的进攻,急忙向曹操告急求援,曹操急忙派遣左将军于禁、立义将军庞德前去樊城援助曹仁,抵御关羽军队的进攻。秋八月,时逢阴雨连绵,汉水暴涨,水深平地五六丈深,于禁等七军皆被大水淹没,关羽命令他的水军乘船猛烈攻击被大水所围困的曹军,在全军覆没的窘迫情况下,于禁被迫向关羽投降,而庞德却顽强抵抗,被擒后为关羽所杀。
东汉时期的兵制是以二与五的倍数为计算,最基础的单位为伍,即每5个人为一伍;两个伍为什共10人,五什为队共50人,两个队为一屯共100人,五个屯为一个曲共500人,两个曲成一部共1000人。据《后汉书·百官》记载,“大将军营五部”,于禁为左将军,最多管理五部,也就是说5000人,这5000人中又分前军、中军、后军、左军、右军五个部分,战斗中有不同的责任和重点,或独立作战,或协同作战。
臣妾实在做不到对于题主的要求,吐槽机只能表示臣妾实在做不到,我简单翻了一下《清史稿》,截止1840年,地区性大疫的记载足足134条,这只是不满一朝的工作量,你累死我也整不了华夏历史以来的大疫记录,光列个目录就足以让我崩溃了,另外华夏先民们大抵都比较喜欢用形容词,不太愿意记数字,关于瘟疫造成的死亡人数大多没有记载。
满纸的“十室九空”、“白骨遍野”、“死者无算”之类的话,你让我编都不编出来到底死亡多少人,还有一个更坑爹的事实就是古代人毒疫不分,很多大规模中毒的例子可能也被扔进瘟疫里。吐槽机考据南北朝瘟疫时就发现号称宇宙大将军的侯景特别喜欢在井里投毒,而他经过的地方通常会有大疫记载,想查清楚到底是哪种情况基本没可能,
建安大瘟疫虽然全拉出来做不到,但选择性的写写还是可以的,中国古代史里够大流行级别的瘟疫不多,汉末的建安大瘟疫绝对能占一席之地。当时状况之惨,席卷规模之大,即使只看文字都觉得不寒而栗,关于这次瘟疫的起因和开始时间我们不得而知,但汉末长期的战乱必然是主要推手之一,有资料显示在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时疫情就已经很严重。
关于赤壁之战有一种说法是其实曹操军中瘟疫横行,不得不烧船自退,张仲景认为疫病应该是伤寒,虽然吐槽机不太懂医理,但还是赞同他的说法。原因很简单,根据史料记载,那阵子确实气候在变冷,曹操建完铜雀台后曾经在上面种过橘子,只能开花不能结果,他儿子曹丕在公元225年在淮河附近演兵,却因为河水封冻不得不取消行程,那是历史记载中淮河唯一一次封冻。
那么当时的疫情有多惨呢?从曹丕给吴质写的信里就能看出点端倪,他说“亲故多罹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曹丕列的那四个姓氏就是建安七子的里四个人,而且他的结论下早了,事实上建安七子除了早死的孔融和阮瑀,余下五人全死于这次瘟疫大流行。高门大阀都这样了,平民百姓就更可想而知,曹丕的弟弟曹植写过一篇《说疫气》,里面记载“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
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大抵就是很多百姓直接灭门了,吐槽机还找到一些有数字的记载,黄初四年(223年)仅三月期间,宛城和许都就因为瘟疫死掉一万多人,你要知道哪里是曹魏的大后方,受到的治理扶植应该算最好的,都已经这个德性了,后世估计这次建安大瘟疫的致死人数应该超过1000万,我个人觉得可信。一些其他零碎数据写完一次整场瘟疫,再找点文献里难得有死亡数字的瘟疫记载吧,吐槽机是越看越难受,只好拉着大伙一块倒霉:元朝至大元年(1308年),绍兴、庆元、台州三地发生瘟疫,死亡2.6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