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这些信阳方言词汇,就是和河南话一致的,因此也可以信阳话也受中原官话的影响。如果一定要具体分的话,方言区下面有方言亚区,信阳方言这样的特殊性,就是两大方言区中间的一种方言亚区,做为河南人,我不会说河南话,正常,我们信阳地理位置靠近湖北。
1、为什么大部分信阳人不会说河南话?
根本就不懂历史,为什么信阳人说的是江西南昌九江话?因为明末清初的时候,信阻这片的人经过战乱都死绝啦,后来从江西、麻城这边大量的迁徙人口到信阳这边来,明末的时候信阳属于汝南郡。到了清朝末年的时候,太平天国运动又把那个浙江湖州安微宣城这一片的人杀完掉了,又把信阳光山罗山这一片的人迁徙到长兴、安吉、广德等地,你现在到安吉、广德这一片问问他们当地人,他们自己都说他们的先祖是从河南信阳这一片迁过来的,你听他们的方言,就跟河南光山、罗山方言是一模一样的,
2、信阳方言是湖北话吗?属于中原吗?
欢迎来到熊二读史,一起来读信阳那些事儿。(本文约500字,阅读需时2分)信阳是河南省一片特殊的地域,不仅地理方位上,位于河南省的最东南。并且在文化上,也与南部的荆楚文化联系密切,呈现出诸多与河南中原不太一样的地方,语言是文化的表征,同时语言又是最普遍的,最能让异地人感受到这种不同的文化特征。信阳在清代受江西迁湖广移民浪潮的影响,
因此在方言上,受赣语的一些影响。比如,我们都知道福建人h、f不分,其实信阳也广泛存在这种h、f不分的现象,同时,信阳方言发音上还存在n、l不分的情况。这些都与河南省大部分的中原官话片区有明显的区别,就算是近在信阳西北侧的南阳,就没有上述两种发音方面的h、f,n、l不分问题。荆楚方言其实也是深受这种移民带来的赣语甚至客家话的影响,
这种发音方面的特殊性,是信阳在清初移民文化的具体体现。此外,方言的另一个特征,就是方言词汇,比如信阳话的“不照”就是“不知道”的意思。“金肚子”就是“光着肚子”的意思,“膈应”就是指“讨厌”的意思。“镇些儿”就是“这么点”的意思,这些方言词汇,更能反映出一地居民的日常交流范围问题。上述这些信阳方言词汇,就是和河南话一致的,因此也可以说,信阳话也受中原官话的影响,
这种方言词汇的问题,能反映出信阳在清代以来,政区上划归河南省,经济和文化上受河南的影响。综上所述:方言的划分标准,其实并没有一个特定的标准,信阳地区的方言,就是受中原官话与南方荆楚方言的共同影响。如果一定要具体分的话,方言区下面有方言亚区,信阳方言这样的特殊性,就是两大方言区中间的一种方言亚区,说属于两者中的哪一种,都是不准确的,因为它有自己的独特性,是一种在历史交融中形成的独一无二的方言。
3、生活中喜欢说家乡话方言的人,是什么样的性格?
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它传承千年保留至今的原因,是因为它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人们现在已经开始有意识的保护历史文化,我记得从电视上看到老梁好像讲过这一段话,那就是方言的重要性,中日发生战争期间,中国的有些重要机密被日本抾取了,而且成功破译了,后来好像利用了方言来传递情报,那就把日本人难住了,中国50多个民族。
方言种类之多就不言而喻了,那时候好像沿用了方言情报。日本间谍就算获得情报,也不知道说的是什么,例如普通话,我们中国标准的普通话,他们是会知道的。所以方言对于日本来说那时就是外星人的密码语了,很难破译。这就是方言的重要性,当然普及普通话固然重要,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而废弃方言,抛弃我们中国民族的艺术。普通话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工具,普及必然很重要,因为我国是多民族之国家,当然语言方面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所以沟通时必须用普通话来沟通,
而方言作为每个地域的人来说的话,互相沟通。表达每一个事与物的时候,会把人内心的感情和想法发挥的淋漓尽致,普通话有时候很难发挥一些人内心情感和想法,但是方言却能,所以我想回答最后的重点,爱说方言的人。他能把自己心中的想法表现的完美无缺,会为所欲为的展现出来,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在自己的地方说方言,比较感到亲切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