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南京、扬州和泰州这几个城市如何规划发展更合理呢。南京完全吞并镇江、句容、丹阳划区,保留县级扬中市不变、由南京代管,“镇江主城区保持不变.降为县级市、由南京(代管)”,届时南京无论在经济、发展可塑性等多方面都将大幅度提升,城市面积也将突破一万平方公里、首位度和影响力随之提升也是水到渠成的事;而镇江的发展窘境也将随着划入南京而被打破、全方位新的组织规划定位会随之而来、而镇江由一座普通地级市升级为副省级省会、其得到的发展资源和政策亦不可同日而语。
1、为何江苏镇江发展比较慢?
镇江发展慢原因有三:一是没有形成集聚。教育未集聚,丹阳、句容、扬中、丹徒的初中学生不让到镇江读高中,医疗末集聚,江滨医院和第一人民医院长期竞争无序。商业未集聚,丹阳人到常州消费,句容人到南京消费,扬中人到泰州消费,润州区人到扬州消费,房地产未集聚,镇江居住中心遍地开花,小杂无规。二是意识泛华,小码头意识根深蒂固,早上一碗锅盖面,小即安。
2、为提高南京首位度,南京会合并镇江和扬州吗?
南京进行新一轮的行政区划规划调整、已然是大势所趋,问题只是时间的远近罢了!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在实施省会经济的大环境下,远的不说、相比较南京周边的省会城市、南京的省会“凝聚力”显得相形见拙,早些时候、中央巡视组就曾点名过几座城市首位度不足的问题、而南京就是其中之一,南京的问题在于省会城市功能发挥不够,而同样被中央巡视组点名的济南、问题也是和南京类似(在全国主流省会城市中、南京、济南的省会“凝聚力“排在全国末尾),但济南去年底就对解决此问题、做出了行动上的回应、直接吞并地级莱芜市,由此济南的发展在多方面都已得到较明显提高、发展前景进一步加强。
回到问题本身,我们从两方面角度来看:1.站在南京市的角度来看:南京现在全国省会城市中、首位度接近最低,虽然江苏省政府已经多次发声:要提高南京的省会首位度,且采取了一定的发展政策方针、可是要想彻底转变南京的首位度、区划调整将是最优.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方法之一,要知道南京的全域面积只有6587平方公里、几乎是全国面积最小的省会城市之一,而这并不利于南京的远期可持续性发展,
2.站在江苏省的角度来看:中国改革开放已过40周年、但要论中国经济第一强省是谁?相信中国九成人民的回答是:广东!南京作为江苏的省会需要做的还有很多…而当前南京首位度、发展辐射带动不足的情况、是第一个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这里有必要了解一下上世纪八十年代…对于1984年的江苏来说,当时深圳才刚刚开始经济奇迹的广东省其实还是很不起眼的一个省份,甚至连江苏的对手都算不上!直到1988年,稳坐中国经济龙头老大6年之久的江苏,终于跨过了千亿GDP的门槛,但那时紧随其后第二的却是广东,江苏做梦都想不到仅仅过了一年的1989年广东GDP首次赶超江苏、站上全国第一的位置后、广东站上就再也没有让过位了、而这一站就是30年之久、至今…中国第一强省依旧是广东,
不过论综合实力江苏完全可以媲美广东、甚至在一些方面江苏是领先广东的(如:科教、医疗、文卫、治安…等),但就是综合实力如此强大的江苏、在经济上却被广东连续压制长达30年之久、做了30年的“千年老二”,且截止目前、依旧看不到江苏能有百分百的把握反超广东,也就是说、江苏要想摘掉这“千年老二”的帽子、在可预测的短时间内还没有可能。
这对于江苏不能不说是一种“憋屈”更多的是“不甘心”和“不可接受”,江苏也曾多次试图打破这样的窘境.反超广东;在2000年广东省GDP总量首次破万亿达到10741亿、亦是中国大陆地区全年经济总量第一个破万亿的省份,而当年江苏省全年GDP总量达到8554亿、位居中国大陆第二、仅次于广东,二者经济相差2188亿、这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苏经济最接近广东的一年,此后01年、02年、13年、14年、15年江苏和广东GDP差距均在两千多亿范围内,也是最接近广东的几年、但遗憾的是却都未能反超广东。
15年至18年二者之间的差距从两千多亿逐渐拉大到四千多亿、这对想持续坐稳中国第一强省位子的广东来说、显然是喜闻乐见的有利趋势,但对于江苏来说、这无疑是不容乐观的不利局面,而且随着广东近年来经济持续成功的转型、这样的局面在一段时间很可能依然会继续存在下去、不过江苏经济转型同样效果显著,但当下来看、广东转型的效果和脚步更明显.更快一些,从18年广东拉开和江苏的差距就可以看出一些倪端!造成现在此种局面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我们从国内外大环境、再结合两省实际情况,可以至少看出以下四方面原因和问题:1.第一个原因便是产业模式,虽然我们都知道广东省是一个省内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省份,优势产业大部分集中在珠三角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