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香港 > 荃湾区 > 端午节风俗,端午都有那些风俗

端午节风俗,端午都有那些风俗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4-24 10:56:50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端午都有那些风俗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端午都有那些风俗

2,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

今天端七了粽子也吃完了明天上班了明年再过端午了
吃粽子赛龙舟
吃粽子:粽子也是药膳的一种。糯米具有益气健脾、开胃消食的作用。用来包裹粽子的粽叶更有讲究。北方大多用芦苇叶,南方多用竹叶和荷叶。挂艾叶菖蒲:端午过后,邪气主要是湿热、秽浊,所以要芳香化湿,芳香化浊,端午节的习俗中总离不开芳香。佩戴香包:端午节佩戴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饮雄黄酒: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赛龙舟: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俗活动,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
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悬艾叶菖蒲
端午节的习俗,如同其来由和传说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大约归纳出以下几点:  (一)吃粽子  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以竹筒盛装糯米饭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后来又担心被鱼吃掉,便演变成用竹箨、竹叶包好投入江里喂鱼、虾。端午节吃粽子原本是中国的传统习俗,但在世界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开始有吃粽子的习俗。  (二)赛龙舟  据记载,赛龙舟始于西周时期。相传古人将船当作送走灾邪的工具,既然送邪,也就划得愈快愈好,于是便衍生出端午龙舟竞渡的习俗。到了战国时代,楚国大夫屈原投汨罗江而死,当地百姓试图寻回屈原的尸体,但却失败,于是纷纷划船江中,以桨击水,敲打锣鼓,驱赶江中鱼虾,免得屈原的尸体给鱼虾食掉。赛龙舟便成了纪念屈原的一种民俗活动。  到了唐代以后,朝廷下令纪念屈原,赛龙舟活动在民间更为普遍地发展起来,千年以来常盛不衷。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演变成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固定举行龙舟竞赛,近年来逐渐发展成国际邀请赛。龙船比赛会让外国友人喜欢的原因:它有别于国外盛行的独木舟或八人式的划船,而是一种需要更多默契的力与美的运动。
1、端午节习俗:赛龙舟2、端午节习俗:佩香囊3、端午节习俗:写符念咒4、端午节习俗:端午吃粽子5、端午节习俗:插艾条6、端午节习俗:拴五色线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

3,端午节有什么风俗和传统

端午节的风俗传统有赛龙舟、食粽子、沐兰汤、挂艾草和菖蒲、拴五色丝线、画额、佩香囊、避五毒、饮菖蒲酒、饮雄黄酒等。每逢端午节,人们都会亲自动手包粽子,或者到结束里买粽子吃,除此之外,各个地区都会举办非常隆重盛大的龙舟竞赛,以供人们参加和参观。夏日的蛇虫众多,人们还会在身上佩戴艾草,防虫避蚊。端午节的风俗传统有如下:1、赛龙舟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关于赛龙舟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龙神等祭祀活动,其起源可追溯至战国时代。赛龙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及英国等,是2010年广 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2、食粽子端午食粽是中华民族民间节日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根据史书记载,吃粽子源于春秋战国,人们为纪念楚国大夫屈原而逐渐流传下来。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3、沐兰汤端午洗澡被称为兰汤沐浴。又叫沐兰汤。端午沐浴就是用艾叶、菖蒲、佩兰等草药煮成汤,全家大小在端午的时候(最好是中午)洗澡。兰汤沐浴是一种良好的卫生习惯,至于兰汤所用之“兰”,其实不是现在的兰花,而是今天医家常用之中草药佩兰。在端午之时,以佩兰和菖蒲、艾叶等香草煎汤洗澡可祛邪避瘟,防痱止痒,治疗和预防各种传染性疾病,增强身体的抵抗力。4、挂艾草和菖蒲民谚说:“清明插柳, 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就像贴上一道灵符,可以趋利避害。过端午,一般会将艾草绑成一束,然后插在门楣上,或是在门楣两端分别插上一根艾草。艾草代表招百福,插在门口代表招百福,可使主人身体健康。5、拴五色丝线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6、画额画额,汉族习俗,端午节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云可驱避毒虫。中国古人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初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亦为全年大热天开始,五毒蛇虫开始活跃。为此,人们采取各种措施防毒、消暑、避灾,逐渐形成各种各样的风俗。端午画额习俗以除瘟、驱邪、求吉祥而出现。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7、佩香囊节日习俗,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囊内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能。8、避五毒民间认为五月是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出没之时,民谣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端午节驱五毒用意是提醒人们要防害防病。每到端午节,民间要用各种方法以预防五毒之害。一般在屋中贴五毒图,以红纸印画五种毒物,再用五根针刺于五毒之上,即认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横行了。这是一种辟邪巫术遗俗。民间又在衣饰上绣制五毒,在饼上缀五毒图案,均含驱除之意。有的地方的人们用彩色纸把五毒剪成图像(即剪纸),或贴在门、窗、墙、炕上,或系在儿童的手臂上,以避诸毒。9、饮菖蒲酒《饮菖蒲酒》是明朝的一首诗歌,出自《荆楚岁时记》。《饮菖蒲酒》诗为:“采得菖蒲届端阳,酿成美酒送异香。角黍蔗浆祝尔寿,何妨纵饮入醉乡!”10、饮雄黄酒饮雄黄酒,是中国民间节日端午节的习俗之一。雄黄酒,用以驱虫解五毒,小儿涂于头额、耳鼻、手足心,并洒墙壁间,以法诸毒。流传中国民间之《白蛇传》故事,即是以雄黄酒解蛇虺诸毒,而现白蛇原形。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端午节有什么风俗和传统

4,端午节的主要风俗有哪些

端午节的主要风俗有吃粽子、悬钟馗像、赛龙舟、挂艾草、饮雄黄酒、佩香囊、挂五色丝线、采药、翻药等。此外,全国各地各民族地区还有很多饶有趣味的习俗,如食五毒饼、佩五彩香囊、赶端午药市等等。所有这些习俗都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人民巧妙利用自然力来调节生存环境,保护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技艺和智慧。端午节的主要风俗有如下:1、吃粽子粽子又叫“角黍”、“简粽”, 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黏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最早的粽子是“简粽”,至于后来人们用芦叶包粽子,传说是由于东汉初年,长沙有个叫区曲(或谓欧回)的人梦遇一个自称屈原的贤士,他对区曲说:“多年来人们祭我的米都让蛟龙吃掉了,今后你们要把它用芦苇叶包裹好,再用五彩丝缠好,蛟龙是怕芦叶和五彩丝的。”自此以后,便有了角黍。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代已经很盛行。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粽子从形状到馅儿都有不断的翻新和变化。粽子有不少花样,有南北之别,东西之分。南方常用红枣、花生、咸肉等混在糯米中制成,也多见不夹杂别的食品,而仅品味粽叶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枣、果脯等作为粽子的馅心。2、悬钟馗像钟馗的作用类似于门神,其画像常被用于驱鬼避邪。据说,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官,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日:“臣姓钟名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3、赛龙舟端午竞渡,本来是水乡训练水师的遗风。沉湘东吴,赛龙舟的规模,全国最为盛大,胜事流传,史不绝书。若是追究其意义,则大都在于凭吊忠臣孝女。相传屈原在五月五日赴泪罗江而死,楚国人为之哀痛,于是争划舟揖前去捞救。《隋书-地理志》记载:“屈原以五月 望日赴泪罗,土人追至洞庭不见,乃歌曰:何由得渡湖? 因而鼓掉争归,竞会亭上,为竞渡之戏。迅揖齐驰,掉歌乱响,喧振水陆,观者如云。”安徽巢县本是楚国旧地,现在还存有竞渡庙,其中塑有屈原像,称为三间祠。在每年五月一日,将屈原像迎谙到船上,击鼓奋揖,踊跃争先,竞赛龙舟,直到五日才结束活动。4、挂艾叶菖蒲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家家都把菖蒲、艾叶挂在门边以避邪驱瘴。据说用菖蒲做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五月五日午, 天师骑艾虎。手持菖蒲剑,瘟神归地府”。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歌谣。古人认为这是一个恶月,而尤以初五最恶,连这天生的孩子都不吉利,因此悬艾叶和菖蒲。农历五月是酷暑炎热将临之际,也是流行病、瘟疫流行之时。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是治病的重要药材。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滯、杀虫灭菌的药物。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5、饮雄黄酒民间有“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的说法。故端午节这天,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饮雄黄酒的习俗,至于儿童,长辈则将雄黄酒涂于其脸上或身上以驱虫除秽。事实上,雄黄是一种有毒矿物质,外用可以消毒杀菌,但如果直接饮用则容易致癌,不宜提倡。6、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 玲珑夺目。7、挂五色丝线应劭《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一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也有说五色是代表五条龙)。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8、采药、翻药这是端午节最普遍的民间活动,不管南方、北方,无论汉族或少数民族都很盛行。旧时,这天天还没亮时就纷纷出外采药,特别是乡村,更是倾家出外。在端午中午时,家家制作以雄黄、大蒜为主的药物,而医家则在这天熬膏药、制丸药、采蟾酥。连帝王、士大夫阶层也复如此。唐宋时期极盛,御药院等机构即于端午采蟾酥,后历代如此。居住在祖国边睡靖西县的壮族人民,这天扶老携幼游药市,说是端午吸了大量的药气,能祛病延寿。东北地区的朝鲜族采药风气更盛,几乎家家户户要熬制益母膏等常备药物。
文章TAG:端午节风俗端午节风俗端午

最近更新

  • 阿胶的副作用,吃阿胶注意事项有哪些?

    二是不适合脾胃虚弱的患者,因为阿胶胶质比较丰富,>>还有,阿胶有很强的滋阴作用,容易使脾胃迟钝,所以胃不好的人不适合经常喝,如果一定要吃阿胶几种女性不适合食用阿胶:一是 ......

    荃湾区 日期:2023-05-06

  • 腰椎疼怎么办,腰椎椎间盘突出引起疼痛是由于压迫和刺激神经根

    腰椎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是由于腰椎椎间盘向后突出,压迫和刺激神经根,导致神经根无菌性炎症和压力下血液循环变化引起的疼痛,最终刺激腰椎的窦神经,触发腰部,如果第一次出现腰椎椎间盘腰痛 ......

    荃湾区 日期:2023-05-06

  • 繁体字微信名,繁体字的网名

    繁体字的网名www.wdnd.cn{0}2,微信涵养的繁体字名字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繁体字:坐在书海畅游希望对你有帮助同问。。。{1}3,帮我想一个全部繁体字的网名后面最好用括号把 ......

    荃湾区 日期:2023-05-06

  • 中耳炎耳鸣,耳鸣中耳炎

    耳鸣中耳炎建议扩血管药物治疗试试。2,中耳炎造成耳鸣怎么办请医生解答中耳炎找出的耳鸣在治疗中耳炎的同时可以选择新针灸疗法配合中药对症治疗能够治愈3,中耳炎后耳朵耳鸣在确定你的中耳炎 ......

    荃湾区 日期:2023-05-06

  • 百香果种植方法,百香果怎样种植的呢有谁可以告诉我呀

    百香果怎样种植的呢有谁可以告诉我呀百香果一年四季均可种植,亩栽25—30株,其栽培技术如下:(1)、单行单株棚架式种植,株行距5x4米(2)、单行双株棚架式种植,株行距2x8米(3 ......

    荃湾区 日期:2023-05-06

  • 打羽毛球英文,打羽毛球的英语怎么说

    打羽毛球的英语怎么说2,打羽毛球用英语怎么说1,打羽毛球的英语怎么说应该是playbadminton,playtennies是打网球哈2,打羽毛球用英语怎么说打羽毛球playbad ......

    荃湾区 日期:2023-05-06

  • 刮目相看的近义词,另眼相看的近义词是什么

    另眼相看的近义词是什么刮目相看另眼相看(刮目相看){0}2,刮目相看的成语解释【解释】: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出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士 ......

    荃湾区 日期:2023-05-06

  • 拌面的做法和配料,拌面要什么材料做才好吃

    拌面要什么材料做才好吃新疆拌面做法1:和面,用适量上好的75或70小麦面粉,加适量的清水混合,揉搓。使面精而有韧性。2:将和好的面分开成拇指粗,10公分长的若干根,或拇指粗盘卷起来 ......

    荃湾区 日期:2023-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