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和电子等类别来郑州有格力的空调工厂,有富士康。在这方面,郑州和西安都有各自拿的出手的企业,总而言之,每个城市都有它独特的闪光点,西安和郑州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互补的方面,随着这几年的不断发展,郑州的货运总量有了很大进步,2018年时,郑州和西安拥有几乎相同的货运吞吐量,甚至西安稍多于郑州。
1、郑州和青岛,哪个城市更大,更有发展前景?
从最近十年的发展速度来看,青岛从国内第10强,跌到去年的第14名。而郑州则由第22名上升到15名,一退一进之下,两者拉近了11个位次。发展从来不是一蹴而就,下跌也是有迹可寻,面对两城如此悬殊的发展速度,有理由相信郑州在未来一段时期更具发展前景。一、随着国家加大对中西部省份的投资和重视,以及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和外迁,内地城市逐渐缩小了和沿海城市的差距,
而外贸对于国家经济的比重也越来越小,经济重心转向以内部消费为主的结构,去年消费支出对拉动经济所占的比重为57.8%。所以部分沿海城市的出海经济优势缩小,这其中就包括了拥有港口优势的大连、唐山和青岛,相对于青岛的计划单列市、沿海港口城市,省一级经济权限,郑州的优势其实也不少。首先就是交通方面的优势,近些年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的完善,物流的中转,人员的流通,郑州的铁路枢纽优势得以发挥,
这种能力还体现在中欧班列郑州是重要的节点城市上,中欧班列(郑州)开行近6年已突破2000列,辐射24个国家126座城市。其次郑州的航空优势近些年也得已快速发展,早已成为中部最大的货邮和客流量机场,郑州的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更是为定位为: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这样的地缘和交通优势是青岛所不具备的,
二、当然青岛的优势依然很强,特别是企业数量方面依旧是郑州所不能比的。规模以上企业数量青岛高达3508家,而郑州仅有2691家,在工业总产值方面,青岛高达1.13万亿元,而郑州高达1.71万亿元。企业数量要少得多,工业产值却更高,说明了郑州的产业优势更强,企业效益和产品附加值更高,三、作为背靠一亿多人的省城,集中全省的科教文卫资源优势和社会、政策资源,也是青岛所不具备的优势。
青岛面临省内烟台、济南的分流和竞争,而郑州不会出现类似的情况,郑州是国家中心城市,享受到的国家政策、项目支持只会越来越多。而青岛也是计划单列市,也具有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青岛有海港,郑州有航空保税区。其实两者目前的实力还是比较接近的,只不过青岛这些年已逐渐放缓了发展速度,而郑州却一路飞速发展至今。所以一退一进之下,对比明显,
2、西安和郑州相比,谁的发展前景好?
做为一个长期在西安出差的郑州人,我不偏袒任何一方。我从以下和经济息息相关的几个方面着手分析:一、旅游(西安胜)西安是一个货真价实的文化旅游城市,遍地是名胜,处处有典故,什么兵马俑,华清池,古城墙,这个将军的练兵场,那个丞相的故居,就连每天行走在西安的街道上,那也是踩着一座接一座的古墓,一不小心,就踩到皇陵上了,城区的建筑也都充满了汉唐元素,很端庄素雅。
西安也花巨资修建了很多旅游打卡地,比如大唐不夜城,芙蓉园等等,说实话,确实美,也难怪那些外国人来中国看的最多的三个城市之一就是西安(其他两个是北京和上海),在旅游资源方面,西安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再看郑州,虽然也有商朝古都遗址,有名扬华夏的少林寺(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不算高),不过,大部分来郑州旅行的人,看得最多的却是二七纪念塔。
和西安相比,旅游资源确实匮乏,所以,旅游资源上,西安完胜郑州。二、教育(西安胜)西安有63所大学,本科院校41所,其中还有2所985,5个211,郑州有56所大学(有资料说58,对本文影响不大),但本科院校只有25所,211大学也只有郑大,所以,西安在教育方面,具有压倒性优势,大学的数量多,提供的人才响应不会少,而一流的大学多出很多,那么西安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就不言而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