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从襄阳领导嘴里念出来是很尴尬的,所以,每每在此之后都要喋喋不休,绕口令一般的解释一番“古代襄阳是属于南阳的,这个南阳不是现在的南阳,是襄阳隆中”。我们可以找几个很明显的反例,比如刘秀南阳郡蔡阳人,刘秀是南阳郡人,那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要说刘秀的故乡在现在的南阳市,那就有问题的了,因为南阳郡蔡阳县在现在的湖北省襄阳市。
1、三国诸葛亮隐居的南阳,和现在的河南南阳市是同一个地方吗?
当然不是。诸葛亮说的躬耕于南阳是指当时的南阳郡,而非宛城(今南阳市),当时的南阳郡是一个省的概念,管辖的范围比较广,包括河南部分区域和湖北部分区域。现在的南阳市,当时叫宛城,隋以后才称南阳县(简称南阳),诸葛亮时期的史书上也出现过南阳二字,但大家可以看看史书,都写的是除去宛城以外的地方。当时宛城算是比较出名所以直接称宛城,
当时南阳管辖邓县,邓县管辖隆中,诸葛亮在隆中躬耕苦读,所以自称躬耕南阳。诸葛亮躬耕苦读期间没有任何史料记载他去过宛城,更何况是去躬耕了,现在的南阳仅仅假借以前南阳郡之名,争抢诸葛亮躬耕地,稍微有常识的人都看得很清楚,只有南阳人喜欢混淆视听。建议大家看正版史书,别看南阳人更改之后发到网上的东西,也不要看已被南阳更改的部分百科,
以前中国宋代开封被称为东京,现在日本有个东京,是不是以前开封发生的事都可以说发生在现在的日本?显然不是。部分南阳人却始终不肯正视这一点,实在可笑,南阳自我麻醉自欺欺人。南阳人已经完成可以做到“自欺”,但休想侮辱大众智商,不可能完成“欺人”,部分南阳人评论说诸葛亮自己说的躬耕南阳,难道诸葛亮自己连躬耕地都不知道?这完全是侮辱诸葛亮的诡辩之道。
2、南阳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南阳的名人太多了,仅解放军中少将以上军衔就有80多位,今天简要介绍几位,与友友们分享,他们是:△常万全,河南南阳人,解放军上将,1949年1月生,1968年3月入伍,1968年11月入党。历任陆军第四十七集团军军长、兰州军区参谋长、北京军区参谋长、沈阳军区司令员、解放军总装备部部长、国务委员、国务院党组成员兼国防部部长等职务,2007年11月,被授予上将军衔,
△彭小枫,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人,解放军上将。曾任第二炮兵政治委员,〈以前介绍过了,欢迎关注)。△李栋恒,河南南阳人,解放军中将军衔,1944年7月生,1965年9月入党。历任陆军第39集团军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武警部队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纪委副书记兼总装备部副政委、纪委书记,1997年7月授武警中将,2003年12月改授陆军中将。
3、南阳为什么是地理位置最好却不太发达的地方?
作为南阳老乡,来分享一个我的看法,题主说南阳是地理位置最好却不太发达的地方,这句话我只能认同一半,也就是后半句。如果是在汉代,洛阳第一,南阳第二的时候你说南阳地理位置好,也许很多人都赞同,但是现在看,南阳的地理位置不算太好。从纯地理角度来看,南阳本身是个盆地,且山区较多,淅川县、桐柏县、南召县、社旗县到如今还是国家级贫困县,很多地方交通不够便利,农产品运不出去、投资进不来。
说到交通,到现在为止河南只有5个地级市没有通高铁,南阳就是一个,从南阳到郑州,从南阳到武汉,现在最快的方式除了飞机,还是高速。现如今说地理位置优越,要么是沿海沿江城市,要么是靠近经济中心,这两点南阳都不占,从经济角度考虑南阳的地理,也不算理想,离郑州近300公里,到武汉近400公里。这样的距离有点尴尬,中原城市群辐射能力有限,南阳离的太远,能够享受到的政策红利和帮扶相对较少,
同时由于南阳人口太多,虽然经济总量在河南能排到第三,但人均收入和GDP都不高,这简直就是河南在中国的缩影,中国在全世界的缩影一样。每年大量的南阳籍毕业生流失到了外省外地,本地的人才引进工作和政策相对滞后,这对于南阳经济的腾飞也是个不小的影响,南阳虽然现在还不算发达,但应该看到南阳的真正潜力,南阳是人口大市,人口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会成为最大的红利,这是南阳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