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除了广东和福建,其它地区的商贸市场,特别是批发市场,温州人是占主导地位,具体有多少是控制在温州人手里的不好市场搞起来后大部分人都避免做带头人,只在市场上占据一些位置好的店铺,在国内有将近二百万人在全国各地经商,很难统计出经济规模。
1、为什么温州人在上海有很多房子?
上世纪九十年代为单位揽活,我就去过温州。对温州印象是他们市领导改革开放思想理念超前,温州人民群众也积极行动起来奔小康,入夜市民很多人都在谈生意,谋划合作创业,并非与我们江西内地民众业余时间看电视搞娱乐那样,创业奋斗的氛围与我们老家截然不同,本世纪初我退休前再去温州,看到其市容面貌也己大改观,多出了二十多栋二十多层的高楼大厦。
2、全国有多少市场商场是温州人的产业?
可以这么说吧,全世界由华人经营的商贸市场和批发为主的市场基本上都是以温州人为主,但开大商场的不多,有的基本上都是小超市之类的,在国内,除了广东和福建,其它地区的商贸市场,特别是批发市场,温州人是占主导地位,具体有多少是控制在温州人手里的不好说,市场搞起来后大部分人都避免做带头人,只在市场上占据一些位置好的店铺,在国内有将近二百万人在全国各地经商,很难统计出经济规模。
在国外,特别是在欧洲和美洲地区,只要有批发市场,进出口贸易的市场,都是由温州人占主导地位的,比如服装鞋帽,百货电器,几乎都是说温州话的人在经营,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温州人大概将近百万人口,其中百分之八十的人是做生意的,这部分人把所在国当地人所经营的生意,一点一点的蚕食掉,所以对温州人的经商风格非常反感,但又无可奈何,只能在经济上控制,以前往国内汇款相对比较宽松,现在控制的非常严格,一旦超出额度,封店罚款纷至沓来,所以现在往国内汇款的汇费每百元都超过七、八个百分点,但还是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单单在欧洲的温州人汇往国内每年的货款以及资金不会少于五百亿欧元,常常在机场被海关截获的现金每年都会有上千万欧元。
3、温州的人最会做生意,在现实生活中你接触过温州人吗?你觉得温州人对人处事好不好呢?
温州人确实是比较会做生意,而且会吃苦,这个我真是佩服的,以我碰到的温州人为例,他们不发财那真是没有天理呢。哈哈,超级胆大的温州人,化不可能为可能。那个时候,我刚大学毕业,进入建筑行业,亲眼见证了一个温州人是怎么发财的。那简直和电视剧一样,嗯,那是04年,某园区正在招商,我们公司是建筑公司,中标了园区里的一个钢结构厂房。
这个厂房的老板是个温州人,长得其貌不扬,但是说话做事给人的感觉就是很有魄力。你们知道他是怎么操作的吗?这个老板其实没有什么钱,后来据他自己说的,他来园区的时候,全部身家不过50万,其中还包括了他那辆二手的宝马,他找到园区领导,说要投资建厂,计划拿一百亩地,建标准化厂房。园区领导一听,这个项目不小了,当然是欢迎欢迎,热烈欢迎,他就交了十万块钱土地出让金,
然后相关手续在办理中的时候,他就找了设计院,让人家把图纸出来了。拿着图纸,他就开始找建筑老板,忽悠人家给他垫资建厂房,厂房在建设的过程中,他一边找银行贷款,一边把部分在建的厂房出租给有意向的人了,让这些人先交部分诚意金,我晕,就是靠着这一连串的忽悠,他居然真的把这个厂房给建起来了,然后他就靠着厂房出租的钱和地皮抵押贷款的钱,把前面欠政府的钱都还掉了。
4、实话实说,中国最会挣钱的,究竟是义乌人还是温州人?为什么?
能不能赚钱这个问题有点宽泛,评价的维度也很多,我认为会赚钱的能能力主要体现在怎样把危机变商机,从中正当获利。简单来说,就是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办法,能做出别人不敢做的是,敢于吃螃蟹,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性格,在“会挣钱”这个性格上,义乌显然更胜一筹,接下来我自己分析一下:当年建立小商品市场,很多地方都不愿意或者不敢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