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的工勤编制,是指行政部门在工勤岗位工作的工人,使用的编制,叫工勤编制。所有这些部门的工勤人员,使用的编制是工勤编制,今后,将不会再有工勤编制这一类型,行政机关的工勤人员,不能参公,不能提拔为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工勤编制也随着现有工勤人员退休、调动等自然减员,随空随销。
1、事业单位的工勤岗待遇怎么样?
看到有人说工勤岗待遇不输于管理岗和专业技术岗的,还是忍不住说下个人意见。拿工勤岗和专业技术岗的基本工资来比较一下,假设大家的薪级工资都是15级,工勤一级的基本工资为2010 582=2592,二级的为1720 582=2302,三级的基本工资为1550 582=2132;专业技术岗四级的2900 709=3609,专业技术岗八级的工资为1950 709=2659,十二级的工资1490 709=2199,
基本工资再加上绩效工资和岗位津贴的话,差距只会更大,后两者各地都不同,就不比较了。这样对比一下哪个有前途就明确了吧,专业技术岗只列四级、八级、十二级的原因是,单位工勤岗有一级设置的话,专业技术岗设置肯定不会低于四级;八级的话有中级职称就有机会聘用了;十二级的话其实是专业技术岗的起步。其实现在工勤岗可以转聘专业技术岗了,看下单位具体情况,再结合个人实际情况,看自己哪条路可以走得更远,再作出选择,
2、什么是工勤编制?
单纯的工勤编制,是指行政部门在工勤岗位工作的工人,使用的编制,叫工勤编制。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工人,使用的编制同样也是事业编制,事业单位虽然有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岗位之分,但三者使用的编制都是一样的,都是事业编制,行政部门的干部使用的是行政编制,身份是公务员身份。党群、人大、政协及党委机关部门都是一样的,干部使用的是行政编制,是参公身份,
公检法司公务员使用的是政法专项编制,也是行政编制的一种。所有这些部门的工勤人员,使用的编制是工勤编制,在行政机关中,工勤岗位随着职能的转变,基本消失,尤其是公车改革之后,最后的工勤岗位也被取消。因此,行政机关的工勤人员,不能参公,不能提拔为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工勤编制也随着现有工勤人员退休、调动等自然减员,随空随销,
今后,将不会再有工勤编制这一类型。事业单位的工勤人员,使用的是事业编制,因此,在事业单位中,不会存在混编一说,在实行岗位聘用制管理的事业单位,工勤人员可以竞聘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享受该岗位的工资待遇、福利津贴和退休保障等,和干部身份的人员一样对待。在实行聘用制管理的事业单位,工勤人员不存在混岗混编一说,
3、基层公检法司工勤人员工资待遇怎么样?
在行政机关包括公检法司机关在编有两类人员,一类使用行政编,即公务员,一类使用行政工勤编,即我们常说的工勤人员。前者按照公务员标准套发工资,随职务和职级的提升晋升待遇,后者主要依靠技能等级的提高来提升工资待遇,同时可以按公务员最低标准享受车补和年终绩效等福利,两个岗位人员执行不同的工资体系,在工资待遇上的差距是比较明显的。
总结起来,机关工勤人员的工资收入一般比公务员的科员要低,即便拿到二级工即技师技能等级,也不过是公务员副科到正科左右的水平,而几乎很少有工勤人员能够拿到二级工以上的等级,由此可以想见工勤人员的待遇之低,尤其是在政法机关,因为工勤人员不能享受警衔或政法专项补贴等福利,工资待遇与公务员相比差距更大。以小公所在西部地区为例,基层公安派出所的民警工资收入一般可以到5000 ,包括车补和警衔补贴,
而普通工勤人员也就是三千出头,其中还包括500多的车补。年终绩效方面,普通民警可以拿到20000上下,工勤一般只能拿民警的60-70%左右,各项收入合计算下来,一个普通民警一年的总收入至少要比工勤人员高出三到四万,级别越高差距越大,如果是两院,即法院、检察院的员额法官和检察官,差距会更大,比如本地县级法院一名员额法官一年可以拿到11万以上收入,而工勤人员至多是五万出头,不会超过六万,同在一个单位收入差一倍,可见待遇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