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津 > 武清区 > 濮阳在哪里可以看黄河,濮阳在战国时期属于哪里

濮阳在哪里可以看黄河,濮阳在战国时期属于哪里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7-29 11:44:08 编辑:广东头条 手机版

濮阳因其位于濮水之阳而得名,而濮水原为黄河的一条支流,后因黄河改道,故道渐渐就埋没了。公元1128年,南宋为阻金兵南下,在河南的李固渡扒开河堤,黄河向南改道,持续了600多年,黄河下游是在平原中行河,比降不足,水流速减缓,不足以把中上游来的巨量泥沙携带入海。

1、濮阳在战国时期属于哪里?

濮阳在战国时期属于哪里

濮阳,位于今河南省的东北部,地处黄河下游平原,北与邯郸交界,东与山东省接壤,西与安阳、新乡毗邻,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早在六千多年以前就是新石器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濮阳因其位于濮水之阳而得名,而濮水原为黄河的一条支流,后因黄河改道,故道渐渐就埋没了,不过早期的濮阳并不叫濮阳,而是有着一个更响亮的名字——帝丘,相传是五帝之一的颛顼帝定都之所。

周成王四年,大约在公元前1040年前后,周公东征,平定叛乱以后,将康叔封于黄河与淇水之间,建立了卫国,而帝丘便是卫国的管辖地,帝丘一带一直是春秋时期较为发达的地区,在其附近兴起了一批城邑,其中最有名的要属戚邑(在今河南省濮阳市新市区),当时诸侯国来卫国会盟时,半数左右都是在戚邑举行的。但是卫国在建国初期虽然可以算得上西周头排的大国,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的内耗,卫国的国力不断衰弱,

在公元前632年,晋文公重耳向卫国国君卫成公借道援宋,被拒绝,结果招至晋文公的打击,将卫国很多领土都分给了宋国,而卫成公也在之前被本国的大夫撵出了国,等两年之后,卫成公在周王室的帮助下与晋文公调和,再回到故国的时候,卫国就更是大不如前了。随后,卫成公将都城由楚丘(今河南滑县东)迁都至帝丘,之后,尽管濮阳却一直是卫国的领地,但是卫国的国力却是在不断地衰弱,在卫昭公在位时期(公元前431年—公元前426年在位),卫国就已经成为了魏国的附庸,到了卫成侯(公元前371年—公元前343年在位)时,卫国的国君已经因国力不如其它诸侯而由公贬为侯了,到了卫嗣君(公元前334年—公元前293年在位)的时候,不但又由侯贬为君,连国境也只剩下濮阳城一带了。

公元前241年,强大的秦国攻占了魏国东部领土,设立了东郡,而原属卫国的濮阳在此时也被划入了东郡管辖,卫国的国君卫君角被迁至了野王(今河南沁阳)。从此以后,直至秦汉时期,濮阳都属于东郡的管辖,秦始皇虽然攻占了卫国的都城,但是终其一生都未灭亡卫国,反而使卫国成为其称帝以后,唯一一个留存的周朝诸侯国,只因为秦始皇感念商鞅对秦国崛起而立下的功劳,商鞅也叫卫鞅,卫国濮阳人。

2、黄河最好的一次改道在哪里?为什么?

历史上黄河改道一般有两个原因,自然规律和人为改道,黄河下游是在平原中行河,比降不足,水流速减缓,不足以把中上游来的巨量泥沙携带入海。泥沙容易淤积在河道,把河道抬升,河道高出地面发展地上河,进入地上河后期,河道泄洪能力减弱,遇到汛期大洪水时,大堤无法束缚水流,发生决口。当决口无法堵回,由于河床与地面的高度差,水往低处流,河流就容易发生改道,这就是黄河改道的自然规律,

下图为河流改道自然过程。黄河的人为改道一般是为了军事目的,历史上就记载了许多利用河流的水势作为进攻或防御武器,以水代兵,对环境影响的最大改道是南宋的人为决口,其影响至今还在。公元1128年,南宋为阻金兵南下,在河南的李固渡扒开河堤,黄河向南改道,持续了600多年,这次黄河改道夺淮河入海,使得淮河水系紊乱,造就了洪泽湖,黄淮平原防洪格局大变,淮河甚至成为了长江的一条支流。

令人唏嘘的是这次改道并没有达到阻金兵南下的目的,反而给黄淮平原无穷无尽的祸患,下图为1938年决口南流造成的黄泛区。有史以来,黄河大概有26次改道,其中有18次改道都夺取了其他河流,冲刷拓宽作为自己的河床,向北进入海河流域,向南进入黄河、长江,如泗水、卫河、大清河、会通运河等曾被黄河夺取,每次夺取都造成了水系紊乱,恶化防洪局势。

文章TAG:濮阳战国黄河时期濮阳在哪里可以看黄河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