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津 > 武清区 > 张红 天津市实验中学校长,在实验中在醋里加2至3滴红墨水的作用

张红 天津市实验中学校长,在实验中在醋里加2至3滴红墨水的作用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1-28 11:46:42 编辑:天津生活 手机版

1,在实验中在醋里加2至3滴红墨水的作用

问一问19.在盛有2mL水的试管中滴入2 - 3滴红墨水,振荡.然后将试管倾斜,用滴管沿试管内壁缓缓加入约2mL乙醇,不要振荡,慢慢直立试管观察现象,然后振荡并静置几分钟,观察现象.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乙醇能否溶于水; (2)实验中红墨水的作用是显色,便于观察颜色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液体分层,上层为无色,下层为红色,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乙醇的密度比水小; (3)Ⅳ中振荡的目的是使乙醇与水充分混合,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液体不分层,全部为红色; (4)由以上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乙醇能溶于水.答案: 解:(1)根据实验操作可知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乙醇能否溶于水;故填:乙醇能否溶于水; (2)红墨水溶于水显红色,所以实验中红墨水的作用是显色,便于观察颜色;乙醇的密度比水小,所以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液体分层,上层为无色,下层为红色;故填:显色,便于观察颜色;液体分层,上层为无色,下层为红色;乙醇的密度比水小; (3)Ⅳ中振荡的目的是使乙醇与水充分混合,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液体不分层,全部为红色;故填:使乙醇与水充分混合。

在实验中在醋里加2至3滴红墨水的作用

2,红警第五期尤里的复仇尤里的实验中隐藏你不知道的秘密

 尤里的复仇怎么用盟军单挑冷酷尤里?冷酷尤里就像开了挂一样的,太难对付了,尤里的复仇用什么战术才能打赢冷酷的尤里国家呢?   我一般盟军打尤里都是囤空中势力和遥控坦克进攻,不会被控制,防守靠幻影和光棱+塔吧。   冰天雪地唯一一次用盟军单挑赢了尤里。。。你初期造些机枪碉堡啊神马的,然后里面造些灰熊多功能什么的,这时候,他坦克过来你灰熊打好了,空军过来多功能上,如果是尤里X和神经突击车过来的话,你遛坦克。。。你会发现一堆神经突击车会跟着你的坦克跑一段时间,耗死他们。。。如果你可以有光棱塔就更加呵呵了。至于普通尤里和尤里新兵想过来的话,你坦克和多功能跑开点让机枪碉堡挡着。 UFO作用其实很多红警玩家都不清楚: 飞碟作用有很多,首先飞碟攻击力不弱,更重要的是飞碟飞到敌方建筑上,防御塔(如光塔,防空炮)立即瘫痪,除非飞碟离开,控制电场,电量立马为0,所以应该首先考虑控制电场,飞碟攻击采矿厂的时候可以从对方那里得到钱,具体没秒多少我记不得了 狂风坦克: 灰熊坦克差不多,轻,威力小 盖特坦克: 超级防空车,秒杀步兵,攻击分3个档次 磁电坦克: 吸坦克,对步兵无害 镭射幽浮: 吸钱,吸电 心灵控制车: 控制3个敌人 多谢大家支持 下一期为大家分享《 尤里的复仇哪个阵营厉害,为啥高手大都选伊拉克? 》

红警第五期尤里的复仇尤里的实验中隐藏你不知道的秘密

3,拯救14亿中国人的糖丸爷爷去世糖丸爷爷是谁

“糖丸爷爷”,顾方舟,中国最伟大的病毒学专家之一,也被国人尊称为“中国病毒学之父”。1955年,脊髓灰质炎突然在全国大范围传染开来。但是直到1959年底,顾方舟才研制出来疫苗,并且在动物身上试验成功。只是动物成功了,不代表人就可以使用。为了让世人放心,顾方舟和他的团队,自己以身试药,要知道,如果疫苗有问题,那么他们将面临的是死亡的威胁。但是,他们成功了,疫苗是安全的。然而,事情还没有结束。成年人试药后没问题,那么小孩子呢。相信做家长的,肯定不会随便让自己的孩子去乱吃药,更何况是这种危险性这么大的疫苗。没有小孩子参与,顾方舟最后只能偷偷隐瞒家里人,喂自己5岁的孩子疫苗。如果疫苗对小孩子毒性太大的话,那么他有可能会后悔一辈子。而在当时,除了顾方舟外,研究所的其他科学家都一样,都把疫苗拿回家,喂自己的孩子。因为要做数据,只有一个小孩,肯定是不行的。数据要准确,就肯定要有更多人参与进来。可能大家都觉得,如果自己都对研发出来的疫苗没有信心,那么其他人凭什么相信他们。所幸,试验成功。到了1960年,疫苗就开始被送往全国。只是,因为疫苗是液体的,不容易保存,而且有的孩子不肯吃,很容易浪费。最后,顾方舟老先生用滚元宵的方式,把疫苗加在糖衣里,由此,配方神秘而且特别好吃的糖丸正式诞生。十分感谢,没有顾方舟,或许我们还生活在这些恐怖的阴影下。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顾方舟可以说是中国人的救星了。但是顾老先生他并没有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相反,他会埋怨自己,埋怨没能早点研制出疫苗,导致很多人失去了生命。有时候我们觉得,救人就已经很伟大了。但是老先生不一样,他埋怨自己没能救更多的人。晚年的顾方舟每次谈到这些事,都因此还会落泪。在2016年,神秘的糖丸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被新疫苗取代,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如今,顾方舟老先生载誉而去,数十万儿童的健康甚至生命因他得到保全。谢谢您的糖丸,可能我们再也吃不到了。但是,您的救命之恩,在下没齿难忘。

拯救14亿中国人的糖丸爷爷去世糖丸爷爷是谁

4,阜新市高中和阜新市实验高中那个学校升学率高这两年一本都考上多少人

经过多年的磨炼,实验中学已并非所谓的掐尖学校,强悍的整体实力在阜新市乃至辽西地区首屈一指。2018年阜新实验中学一本上线率73%。作为一名实验理科校友,个人认为阜新实验中学的强大之处在于整体实力,18年一本率百分之七十三可不是开玩笑的。旁人说实验中学掐尖,这是没有根据的说法,以目前的分班形式,就算是在实验普班(c班),一本率也能突破百分之五十(楼下那位大哥你认为实验C班很差?开玩笑吧。同一次联考实验C班可以硬刚市高B班平均分甚至高一些,我对比过市高实验两个班级的榜,都是某次辽南联考,市高B班前十和实验C班相当,但是他们B班人好多有五十来人后面的同学就拉分了……)。根据诸位同学在实验中学的经验,实验中学整体的学风超越了阜新其他任何学校,这并不夸张。在各个加强班,普通班之间的竞争也很激烈,学习压力上也比市高大一些。就算是18班学生,被别班学生超越也很常见。在辽南重点高中协作校(省前五只含一所),阜新实验中学的位置近年也在上升。17级高一期末考试,理综拿下辽南前三名,其中物理第一名。阜新市学习能力最强的学生群聚于实验中学,并不能代表实验中学掐尖,就算实验中学火箭班尖子多,市高中也有火箭班,海高中有永志班,阜新实验中学作为省十强学校,其实力不是一个所谓的“掐尖”能体现的(掐尖指一些人说实验只管火箭A班,不管普班,显然这是个严重的误解)。学习压力方面,实验理科生压力确实较大,强手如林,竞争激烈,前十名的同学学习能力最强,大多都能稳住成绩。后面的同学状态一旦下降,就有可能滑掉几十名,甚至掉出前百。高一高二阶段,实验前二百名的同学都拥有很好的学习习惯。三,四,五百名的同学潜力是最强的,学习习惯相对较差,很多同学在高三调整好学习方法,成绩突飞猛进。在五百多名到七百名,会出现断档,分数稀疏了很多,这些同学大多数能考上二本,同时这个区段后边个别学生基本不学习。文科较弱,但仍处于全市顶尖位置,升学率和平均分强于市高中。市高中文科生是实验三倍多(二百多人,而实验只有七十多人),好学生和尖子较多,全市前一百占一半。但生源和整体实力差很多,学文考市高建议去市高文A。相对于辽宁重点高中协作体的其他学校(前六名,后面实力多少跟不上),理科方面阜新实验的数学、理综比较突出,语文和英语则是薄弱项。好吧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让锦州中学锤了,平均分拉开了十分

5,历史名人的资料

名人轶事 韩信 韩信(?—前196),汉初军事家。淮阴(今属江苏)人。年少时父母双亡,家道贫寒,却刻苦读书,熟演兵法,怀安邦定国之抱负。苦于生计无着,于不得已时,在熟人家里吃口闲饭,有时也到淮水边上钓鱼换钱,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一次,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配剑,其时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剑你的配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自知形只影单,硬拼肯定吃亏。于是,当着许多围观人的面,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史书上称“跨下之辱”。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韩信配剑从军,投身项梁的西楚军。项梁战死后,继随项羽,但未受项羽重用,只是充当一名执戟卫士。他多次向项羽献策,均不被采纳。于是他愤然逃出楚营,投奔汉王刘邦。刘邦初始也没把他当将才使用,只任命他为治粟都尉。韩信见刘邦不肯重用,决意离汉营而去。丞相萧何素知韩信之才,闻讯即刻骑马月夜苦追,将他劝回,由此留下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美谈。后来,刘邦在萧何的屡次劝说下,亲自与韩信讨论军国大事,确信韩信为稀世之才,遂举行仪式,拜为大将。 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五月,韩信派人修复刘邦进入汉中时烧毁的栈道,迷惑雍王章邯,自己却率军悄悄沿南郑故道东出陈仓,大败章邯军,一举拿下了关中地区,使刘邦得以还定三秦。 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二月,韩信引兵出函谷关,将兵锋逼至洛阳,韩王郑昌、殷王司马邛等项羽所属的封国,先后归降。然后便与齐赵联合共谋击楚,四月,大军就已进至楚都彭城。攻势之凌厉,令人赞叹。未想刘邦进入彭城后就把防务丢在一边,遍搜宝货美人。正在与齐军鏖战的项羽听说彭城失守,急率三万精骑星夜赶回,一战将刘邦击败。韩信闻讯即刻赶来收集溃败的部队,和刘邦在洛阳地区会师,又成功地进行了阻击战,在京县、索亭之间把楚军打得大败,使项羽西进的兵锋顿挫。战线最后在荥阳稳定了下来。 刘邦兵败彭城,齐、赵、魏等重又倒戈向楚。八月,刘邦封韩信为左丞相,领兵攻魏。魏王豹陈重兵于黄河东岸的蒲坂,韩信针对魏军部署,将大量船只集中在蒲坂对面的临晋,佯作正面渡河之势,暗用木框架绑扎瓦罐做成临时渡河器才,从上游夏阳渡河奇袭安邑,突然出现在魏军背后,大破魏军,俘获魏王豹。 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年九月,韩信又引兵东向阏与,活捉代相夏说,收复了代郡。这时,刘邦却命韩信急调其力主至荥阳加强该地守备,故韩信只带了万余部队东下井陉攻赵。赵王歇和赵军统帅成安君陈余集中二十万兵力于太行山区的井陉口,占据有利地形,准备与韩信决战。韩信先以两千轻骑,乘夜迂回到赵军大营的侧后方埋伏。天明后亲率主力前出到河边背水列阵,诱使赵军出营攻击。汉军背河而战,无路可退,人人拼死作战。预先伏下的两千轻骑乘机攻入赵军空营,遍插汉军红旗,赵军见状,军心大乱。韩信挥军趁势反击,大破二十万赵军,斩杀赵军统帅陈余,生擒赵王歇。接着,韩信用“上兵伐谋”办法降服了燕。 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十一月,韩信又用重兵急袭的办法攻破了齐都临淄。楚将龙且急领二十万人马来援,与败退的齐军会师于高密,然后与汉军隔淮水对峙。韩信秘密派人用一万多个沙袋,乘暗夜在上游把淮水堵住。天明后派部分军队渡过淮水,在侧后攻击楚军,继而佯装溃败。龙且误以为汉军胆怯,率主力渡淮水追击。韩信命部属掘开上游堤坝,将楚军冲成两段,汉军运用半渡而击的办法,把已渡水的楚军全歼,龙且被杀。未渡水的齐楚联军不战自溃。韩信趁势挥军追歼逃敌,俘虏齐王田广,全部平定了齐地。 韩信攻占齐地后,项羽恐慌万分,连忙派人去游说韩信,以三分天下为条件,希望韩信反汉联楚,被韩信所拒绝。韩信的谋士蒯通劝他:“将军难道没有听说过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的道理吗?……将军如今既有震主的威名,又挟难赏的大功,归楚,楚不信;归汉,汉王震恐。若不自立为王,何处是你的归宿呢?”韩信听了连连摆手道:“请不要再说了,汉王待我十分厚恩,把他的车给我乘,把他的衣给我穿,把他的饭给我吃。古人说过:乘人家的车,要替人分担忧患;穿人家的衣,也应替人分担忧患;吃人家的饭,就应该为人家卖命。我怎么能见利忘义呢?”于是,谢绝了蒯通的建议。可是齐地初定,需立王掌政以安民心。所以韩信已遣使修书请求刘邦立他为假齐王(代理齐王)。当时,刘邦正被项羽困在荥阳,自顾不暇,看罢来书后勃然大怒,本不想应允。后来,听取了张良和陈平的意见后,又说:“大丈夫平定了诸侯就是真王,当假王干什么!”于是,立韩信为齐王,并征调他的部队攻楚。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展开决战。刘邦以韩信为主将,统一指挥各路大军。项羽指挥十万楚军,从正面向汉军阵地猛攻。韩信采用典型的侧翼攻击战法,令汉军中军稍稍后退,避开楚军锐气,而将两翼展开,实行侧击,然后再令中军推进,一下子完成了合围。入夜,韩信令汉军四面唱起楚歌,终使楚军丧失斗志,被汉军一举聚歼于亥下。项羽眼见大势已去,慷慨自刎于乌江边。历时五年的楚汉战争以汉王刘邦夺得天下而告终。 韩信以项羽帐下执戟卫士的低微身份,几年内登坛拜将,屡建奇勋,终至成为左右楚汉战争的一方诸候。蒯通以“略不世出”来赞誉这位叱咤风云的军事人物。其用兵之道,为后世兵家所推崇。据《汉书·艺文志》记载,他曾著有《韩信兵法》三章,可惜已经失传。韩信的军事才能令刘邦极度不安,故在项羽败亡后,即夺其兵权,徙为楚王,继又黜为淮阴侯,软禁于刘邦身边。一天,刘邦问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韩信答“陛下不过能带十万之军。”刘邦又问:“那末你呢?”韩信怔了一下,突然狂傲的大笑:“我是多多益善啊!” 韩信的绝世军功和才华终于招来了杀身之祸,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吕后和萧何诱韩信至长乐宫的钟室,以谋反罪名杀之。一代名将,死非其所,实堪哀伤。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史称明太祖。 朱元璋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他在很小的时候,以给大户人家放猪放牛为生,吃尽了苦头。1344年,淮北发生了严重的旱灾和虫灾,疾病到处流行。在这场劫难中,朱元璋的父母和长兄都先后病死,饿死。16岁的朱元璋靠乡邻的帮助,草草埋葬了亲人之后,孤苦无依的他只好到附近的皇觉寺当了小和尚。不久,灾情越来越重,寺庙中的和尚也不得不外出讨吃就食。朱元璋入寺后不到几个月,就被打发出去,做了游方们。他云游四方,到处乞讨,山栖野处受尽了风霜之苦;但同时也使他了解到民间疾苦,增长了社会见识。 元朝末年,政治越发黑暗腐败,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剥削、压迫和歧视,纷纷拿起武器起来斗争。终于在1351年,爆发了韩山童、刘福通领导的元末农民大起义。1352年朱元璋云游回到家乡,接到濠州起义军中同乡汤和的相邀信,就投奔于濠州红巾军郭子兴的队伍。由于他勇武过人,很快就被提拔为亲兵九夫长。不久,又成为郭子兴的亲信,并娶了郭子兴的养女马氏为妻。此后,刘福通立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帝,称小明王,建立“大宋”政权,年号龙凤。朱元璋以战功先任镇抚,后升总管之职,成为濠州红巾军中统兵一方的大将。 1355年郭子兴病死,朱元璋以左副元帅职,成为这支起义军的实际领袖。他率军南下,攻破集庆(今南京),招降康茂才等军民50余万,改集庆为庆天府。龙凤政权任命朱元璋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这时的朱元璋,局面小,兵力弱,四面受敌,形势不利。他利用元朝军队主力和小明王作战的机会,向南面和东南的元军主力进攻,取得胜利。在他率军打下徽州时,朱元璋采纳了老儒朱升的献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命令军队自己动手生产,兴修水利,减轻农民负担,因而兵强粮足。于是朱元璋又把军事进攻的矛头指向土地肥沃,盛产粮食丝绸的浙江一带,先后占领诸暨、处州。孤立的元军据点,次第被消灭。随后,他又适应新的军事形势,对东南采取守势,东北和西面取攻势的战略,在军事上取得了有利的局面;然后又战鄱阳,取东吴,南征北伐,奠定了统一全国的基础。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大明。明王朝建立之后,朱元璋面临着许多严重的问题。战火摧残的社会经济急待恢复,农民起义和斗争仍在继续,尖锐的阶级矛盾有待缓和,退居塞北的残元势力仍然企图卷土重来;明政权中由于胜利臣骄将悍,争权夺利,这些都是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障碍。为了巩固明王朝的统治,朱元璋在明王朝建立后,从政治、经济、军事等许多方面做了一系列的整顿和改革,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度。 1376年,朱元璋废除了元代行省制度,在全国设置了13个承宣布政使司,设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提刑按审使司分管行政、军事和司法。这三个部门合称“三司”,统属中央省辖。 1380年,朱元璋又借胡惟庸谋反案,对中央机构进一步改革,废除了中书省和丞相一职,由六部分理政务,听命于皇帝,在政治上增强中央集权。军事上,朱元璋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在全国设立卫所制度,将军权也集中于上。在司法上,设立大理寺,都审院,刑部合称三法司主管刑狱之事。通过这些改革,朱元璋集大权于一身,有利于明初政治的统一和政权的巩固。在经济上,朱元璋鉴于元末农民大起义的历史教训,制定了休养生息的政策,积极推行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有利措施。他多次减免各地的赋税,大力推行垦荒、屯田的政策,并规定3年免征赋税。这些都大大推进了经济恢复的步伐。据统计,明初的15年中,新垦田数共达1.8亿多万亩,占当时全国可耕地的一半。此外,朱元璋还十分注重水利工程的整治和兴修。明初共修陂渠,堤岸5000多处;疏浚河道4100多条;开掘堰塘4.09万多处。在朱元璋统治时期,明政权吏治也较为清明,这与朱元璋大力打击贪官污吏、土谊劣绅是分不开的。朱元璋对于胆敢贪污的官吏,经常剥皮示众,并制成人皮囊悬于官府,惩戒官吏,一时间政清人和,据洪武二十六年的统计数字,明初全国户数增长近10倍,耕地面积扩大4倍,农业、工业、手工业都有较快发展。 朱元璋一生勤于政事,事必躬亲,是我国封建社会中不多见的杰出君主。他建立了明王朝,为我国民族统一大家庭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但他这个地方阶级政治家同历史上的许多皇帝一样,为了巩固其统治,滥杀无辜,屡兴大狱,先后诛杀数万人。许多功臣勋将,文人墨客都惨死在他的屠刀下,又体现了他作为封建帝王的残暴。 特别要指出的是,朱元璋首倡以领先股文取士,使明代无数知识分子摇头摆尾,死攻八股,至死不悟,范进中举就是最鲜明的写照。以八股取士的制度极大地束缚了人们的头脑,扼杀了无数人的才华。这一制度后被清朝统治者继承下来,成为束缚人民思想的桎梏。 贝多芬 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他不但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也是19世纪浪漫乐派的开山之父。1770年12月16日他出生于德国的波恩(bonn),父亲是波恩科隆选侯宫廷的歌手,他为了使贝多芬成为莫扎特似的神童,从4岁起就严格地训练小提琴和钢琴。12岁的贝多芬就以极精悍的技艺作为宫廷剧场首席小提琴师而出现,同时并担任教堂助理风琴师。贝多芬的童年时期的启蒙老师除了父亲,应首推聂耶菲,聂耶菲精通作曲,富有很深的音乐造旨。为贝多芬的艺术成就奠定了基础。1787年贝多芬在聂耶菲的帮助下到维也纳从师莫扎特。从此贝多芬交结了许多音乐名家,艺术上产生了很大的飞跃。 贝多芬早年曾受到“启蒙运动”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他向往“自由、平等、博爱”,憎恨封建压迫,这些思想都倾注在他早期的作品中,同时也奠定了他在音乐历史上的大师地位。这期间贝多芬完成了著名的“悲怆”奏鸣曲,“月光”奏鸣曲,“第二钢琴协奏曲”,“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从1803年至1812年这11年中,是贝多芬创作的全盛时期,这一阶段的作品量大,而且构思更广阔,思想更深邃,在形式方面也更加宏大,如最著名的“英雄交响曲”(第三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第五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第六交响曲),歌剧“菲德里奥”,序曲“爱格蒙特”,“f小调热情奏鸣曲”等都产生于这一时期。 1815年,梅特涅的反动统治更加黑暗,使贝多芬对前途产生了动摇,这时期贝多芬失去了兄弟和自己的听觉,他由此受到了巨大的打击,经常独自遨游在乡村的大自然中。1819年他又重新燃起了创作的欲望,写下了”合唱交响曲“(第九交响曲)”,“庄严的弥撒”等大作。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与世长辞。 贝多芬使资产阶级兴盛时期的作曲家。他继承了德国古典音乐的优秀传统,以其充满了热情和英雄气概的创作,代表了当时进步阶层的反抗精神和变革的的愿望。贝多芬对同时代及以后的欧洲艺术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恩格斯对贝多芬的评价很高,曾写到“这个最屈辱的仰仗外人鼻息的时期,正好是文学和哲学的光辉灿烂的发展时期,是以贝多芬为代表的音乐的繁荣的时期。” 爱 迪生 (Tomas lvaEdison,1847—1931年) 爱迪生是美国发明家、企业家。1847年2月11日生于俄亥俄州的密兰。爱迪生八岁进学校念书,只学习了三个月,因老师骂他“糊涂蛋”,母亲就领他回家。这位当过教师的母亲亲自挑起教育儿子的责任。爱迪生对物理、化学特别喜爱,他在家中地窖里还建起一座化学实验室。 1868年爱迪生的第一个发明问世,这就是电动选举记录器,由于没有实用价值,搞出来以后就被搁在一旁。1873年他设计制造了二重发报机。那种机器能在一条线路上同时发两个消息。经过改进,在1874年制造出四重发报机,能同时发送四个消息。 1876年爱迪生在新泽西门罗公园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发明工厂”,即现代研究所的前身。他说,发明工厂每十天要有一项较小的发明,每六个月要有一个大的发明。那里确实出过许多新产品。第一个重要产品是在1877—1878年间发明的炭质电话发话机。过去的电话一般只能传送2~3英里,炭质电话发话机连接了纽约和费城,送话距离达107英里。其他重要的发明有留声机、白炽电灯等。 1883年3月爱迪生在做电灯实验时,发现了热电子发射现象,即所谓“爱迪生效应”。限于当时的理论水平,没有对这效应引起重视。 1887年爱迪生在西奥伦治办起更大的实验室。1888年他发明了电影摄影机,大大改观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爱迪生一生中取得了一千多项专利,1928年为了表彰他对国家的贡献,授予他国会金质特别奖章。 爱因斯坦 (Aert instein,1879—1955年) 二十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于1879年3月14日出生在一个德国犹太人家庭中。他的父亲经营一家小厂,但遭到失败,全家就搬到意大利。后来,爱因斯坦又到瑞士,进苏黎世工业学院师范系,攻读理论物理学。 相对论——伟大的发现 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的许多部门中都有重要贡献,其中最重要的是他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并在此基础上推广为广义相对论。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在物理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的原理。在同一年发表的另一篇论文中,他又提出了著名的质能关系式E=mc2。在1907年发表的《关于相对论原理和由此得出的结论》一文中,爱因斯坦提出,有必要把相对性原理从等速运动推广到加速运动,其基础就是惯性质量同引力质量相当。从此,他开始探索广义相对论。1916年,《广义相对论的基础》一文发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空间—时间的辩证关系,加深了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认识。相对论的观念和方法,对二十世纪理论物理学的发展,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光量子(光子)假说 在1905年发表的《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启发性观点》一文中,爱因斯坦坚持并推广了普朗克在1900年提出的能量子假设。运用光子假说,爱因斯坦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并因此而获得1921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1917年发表的《关于辐射的量子理论》一文中,爱因斯坦
文章TAG:张红张红天津天津市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