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的息,也成为今天信阳下辖的息县名字的发源。这是信阳的悲哀,同时也是信阳的惊喜,信阳的阳源自于古信阳城北城门内原有一座山,名曰义阳山,信阳的阳由此而来,要说的是,我从省城来信阳暂住瞬间就三二年了,这儿是我的老家,我对这儿的人文地理也是略有所知的,也曾为信阳写过一些不三不四,乱七八糟的诗歌文章。
1、河南信阳市的信阳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信阳位于河南省的东南部,大别山西脉自然延伸的北端,南面是湖北随州,东面是安徽六安。处在中国南北方的过渡地带,是淮河的发源地,交通上沪陕高速和京广铁路在此交汇,大山有别,水佳为淮。日升曰阳,其民皆信,信阳二字就出自上面这两句话。大山有别指大别山,信阳处在大别山的西脉,大别者,大不同也,水佳为淮,水佳二字组成汉字淮,淮者淮水,信阳是淮水的发源地。
2、信阳的信是怎么来的?名字有什么历史意义?
信阳之前为义阳,为了避讳改为信阳,古词义中“义”与“信”为一对通假字,现在有很多解释基本都是故弄玄虚过度解读。关于信阳的阳,人们都以惯性的概念“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去解读,而我们信阳的阳却不能概念化的理解,信阳的阳源自于古信阳城北城门内原有一座山,名曰义阳山,信阳的阳由此而来。地改市之前信阳还有义阳山胡同,现在还保留了义阳社区,
3、信阳为什么叫信阳?
俗言道:地名是历史的活化石。确实如此,通过一个地方的地名,能很好地追溯其历史发展过程,信阳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靠近中原文化区的信阳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在西周时期,今信阳境内就有申、息、黄等诸侯国。其中的息,也成为今天信阳下辖的息县名字的发源,秦一统天下后,划原信阳地区的楚地归属九江郡。汉承秦制,依然归属九江郡,下辖新息县、安昌县、轪县、黾县、钟武县和弋阳县,
辖境内郡县与侯国参差。三国之时,魏国在此设弋阳郡,这是信阳设郡的开始。到了唐代,信阳境内设光州和申州,下辖殷城、定城、光山、固始、仙居及义阳、钟山、罗山,另有蔡州辖褒信县与新息县。北宋时,在申州的基础上,改设义阳郡,义阳的名字为什么会变成信阳呢?这和北宋的一个皇帝有关。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其弟赵光义继位,是为宋太宗,
宋太宗赵光义像避讳是中国古代社会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其中避君王之名讳是其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宋太祖赵光义即位后,义阳之名称就犯了皇帝之名讳,因此义阳郡就被改为信阳郡。“仁、义、礼、智、信”是儒家之五常,是为五种最基本的品行要求,作为地名的话,和义阳最为相近的便为信阳。信阳之名称就这样出现,并历代沿袭,直到今天众所周知的信阳市,
4、河南信阳到底是怎样一个神奇的地方?
我在下围棋的时候,在疲惫之时,由于懒得思考,总是有意无意之间随手丢一粒闲子,放在可有可无的地方。我不会考虑到几十手之后,这粒子会起到什么作用,下棋是一种消遣,如果太在乎输赢,就失去了享受的过程。人生如棋,偶尔把自己丢给一段闲暇时光或闲暇的地方,也算人生之一幸,请你把闲暇之手指向庞大的中国版图。指向长江和黄河之间,指向秦岭之东,指向淮河之西,指向荆楚诗韵和中原古风接壤的地方;那儿有水,迤逦两千,蜿蜒东去,那就是淮河水;那儿有山,绵延八百,云遮雾罩,那就大别山,
那河里流淌的是中华文明之精隨,那山里浸透的是英雄之鲜血。淮河是华夏文化摇篮的摇篮,而大别山诞生了中国革命英雄的英雄,这不是我的妄言,打开历史的篇章,拂去岁月的封尘,你会蓦然发现:淮河流域诞生了中国最厚重的历史文化,走出了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思想精英;大别山作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地带,走出了中国最多的红军和最多的将军。
我说的这个地方,名字不算响亮,但它叫信阳,信阳:顾名思义,古义我不解释。那就是诚信、阳光,在信阳的浉河边,有一座标志性建筑,叫茗阳阁;有一个社区,叫茗阳天下,茗:茶也,阳:信阳也,合起来解释应该是:茶的信阳,名扬天下。那茶的名字倒很响亮:它叫信阳毛尖,我不解释信阳毛尖,我没资格,因为茶圣陆羽替我解释了;因为占天下八斗之才的苏东坡替我解释了;因为大唐的武则天也替我解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