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国民党军队也是一样的,主要军官都是黄埔系的,外加他们的校长你懂的,当然,不是说985大学毕业生个个都是人才,有些人会钻营,实际打仗水平很差黄埔军校第七期学员出了哪些名将,名将都称不上吧,黄埔一期半年毕业出校门,黄埔三期的学生就已经入校学习了,黄埔军校学制最短仅半年,连中专都不如,为何能培养那么多名将。
名将都称不上吧?出名的倒有几个,比如土木系干将刘云瀚、18军军长杨伯涛、昆仑关战役时实际指挥200师的时任副师长彭璧生、淮海战役被俘的200师师长周朗、比叙黄埔七期的末代112军军长赵秀昆等等。由杜聿明第5军系投向土木系的第6军军长罗友伦据说也是黄埔七期
怎么说呢,如果一个大学毕业生去一家工厂,从普通工人做起,那么要做到工段长、车间主任那是不一定的事情,但是如果整个车间、整个工厂都是这家大学的毕业生,那么这个厂的各级领导20年之后十有八九都是这家大学的毕业生。当年国民党军队也是一样的,主要军官都是黄埔系的,外加他们的校长你懂的。(其实老蒋同时兼着全国几乎所有军校的校长,但是还是更看重黄埔毕业生),蒋介石嫡系部队指挥官都是黄埔系的,这就表示这些能升官的部队毕业生都是黄埔毕业的,学生们有出息的概率大。总之只要是黄埔系的,基本就像今天的985大学毕业生,如果能进陆军大学,就相当于985大学的研究生,那个前途就真的不可限量了。当然,不是说985大学毕业生个个都是人才,有些人会钻营,实际打仗水平很差
3、黄埔军校学制最短仅半年,连中专都不如,为何能培养那么多名将?黄埔军校是根据当时苏联军事顾问的要求而建立的,最初建校的时候,根据苏联院校都的要求,每一期学员最少要一年,最好两年。但由于多方面的综合因素,黄埔一期的学生1924年5月入学到毕业也就半年,学制都没有完成,黄埔军校最有名,最有出息的头六期基本上都没有学完就毕业,直接就走向战场。黄埔一期半年毕业出校门,黄埔三期的学生就已经入校学习了,原因在于北伐战争举行,导致黄埔的学生走向战场。黄埔军校名将辈出,原因有三:其一、学生优秀;其二、教官肯教;其三、实践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