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津 > 东丽区 > 评剧桃花庵,郭德纲你得娶我中的一段评戏是什么

评剧桃花庵,郭德纲你得娶我中的一段评戏是什么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0-26 13:02:21 编辑:天津本地生活 手机版

1,郭德纲你得娶我中的一段评戏是什么

出自评剧《桃花庵》。我还特意的去看了下。

郭德纲你得娶我中的一段评戏是什么

2,桃花庵的简要介绍

书生张才娶妻窦氏。一日,张才虎丘山逛庙会,遇桃花庵尼姑陈妙禅,二人两情相悦,遂约张扮女装入庵,二人在庵中结为连理。不到一年张才病死庵中,妙禅产生一子遣王三思用蓝衫包裹送入张府。途遇苏昆强买为子、并取名苏宝玉。后王三思因贫困欲将当年包裹妙禅幼子的蓝衫卖与窦氏,窦氏认出此乃其前夫之物,追问之,始知卖子原委,亲至庵内寻访丈夫及妙禅。桃花庵内姐妹相遇,得知丈夫早已亡故于是接妙禅回家。时值苏宝玉得中,窦氏与妙禅前往苏府认子,后苏张两家均由宝玉奉养。评剧旦角鼻祖月明珠首演,后为历代评剧名家李金顺、刘翠霞、花玉兰、喜彩莲、小白玉霜、花月仙、韩少云、小花玉兰的代表作。

桃花庵的简要介绍

3,似这样美丽的女子世间少见 是哪段评戏

应该是似这样美貌的佳人,世上少见吧,来自评剧《桃花庵》。

似这样美丽的女子世间少见 是哪段评戏

4,评剧桃花庵讲得是什么

  评剧桃花庵剧情简介:  书生张才娶妻窦氏。一日,张才虎丘山逛庙会,遇桃花庵尼姑陈妙禅,二人两情相悦,遂约张扮女装入庵,二人在庵中结为连理。不到一年张才病死庵中,妙禅产生一子遣王三思用蓝衫包裹送入张府。途遇苏昆强买为子、并取名苏宝玉。后王三思因贫困欲将当年包裹妙禅幼子的蓝衫卖与窦氏,窦氏认出此乃其前夫之物,追问之,始知卖子原委,亲至庵内寻访丈夫及妙禅。桃花庵内姐妹相遇,得知丈夫早已亡故于是接妙禅回家。时值苏宝玉得中,窦氏与妙禅前往苏府认子,后苏张两家均由宝玉奉养。评剧旦角鼻祖月明珠首演,后为历代评剧名家李金顺、刘翠霞、花玉兰、喜彩莲、小白玉霜、花月仙、韩少云、小花玉兰的代表作。

5,郭德纲 画说爱情 那段里唱的小曲是什么曲子

评剧《桃花庵》剧中人张才唱段
期待看到有用的回答!

6,1961年评剧桃花庵妙婵的扮演者喜彩莲简介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9-27 1961年评剧桃花庵妙婵的扮演者喜彩莲简介 孟素洁,女,主功花旦,宗喜(彩莲)派。1978年考入中国评剧院学员班,1983年毕业在中国评剧院工作。 孟素洁主要作品:1999年在第二届国际音乐节大型交响评剧《乾坤带》中饰詹妃。曾在《桃花庵》、《小借年》、《恩与仇》、《血沃红花》、《多情有河》、《红岩诗魂》、《半把剪刀》、《五女拜寿》中担任主要角色。在评剧戏曲电视剧《雾雨村的故事》中饰小玉、《包公三勘蝴蝶梦》、《秦香莲》、《陈州遗恨》、《包公休妻》、《包公嫁女》中饰包夫人。

7,郭德纲相声你得娶我里面唱的那一小段叫什么名字啊

按评剧《桃花庵》改编的
去相声公社问吧,那更专业些~

8,桃花庵中的唱词

豫剧《桃花庵》第一场 卖子【苏昆 老生,带衙役、院子 上场】苏 昆:(慢板)清晨起到隍庙去把香进降罢香转回我知府衙门正是我坐八台向前行奔【王三思 老旦 抱孩子倒上】王三思:(唱)猛然见老爷轿我拔步抽身苏 昆:(送板,白)停轿家院,将那老妇人唤来院 子:(白)是,那老婆子回来来来啊!王三思是你呀,老爷唤你,来来。王三思:(白)哎呀,大爷,我可不敢见官,你老行行好,就说我走远了。院 子:(白)不行,老也看见了,你去去。王三思:(白)哎呀天呢,怕谁偏碰见谁,老爷在上,贫富王三思给老爷叩头。苏 昆:(白)你叫何名?王三思:(白)我叫王三思。苏 昆:(白)王三思?王三思:(白)老爷,因我一生做事小心谨慎,乡亲们给我取名叫三思。苏 昆:(白)王三思,你怀抱什么?王三思:(白)老爷是我儿子。众(白):胡说!王三思:(白)不不,我抱的是我儿子。苏 昆:(白)你这大年纪,怎能有此幼儿,分明胡说,来,掌嘴。众(白)打打打王三思:(白)老爷开恩,我说实话。苏 昆:(白)讲。王三思;(白)这是远方来此逃难的,孩子多,养不起,托我卖的。苏 昆:(白)嗯,家院,将幼儿抱来我看看,唔呀,看这婴儿,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乃是个贵相。王三思,这婴儿你要卖多少纹银?王三思:(白)呀呀呀!(众催)快说说。王三思:(白)我要这么多。苏 昆:(白)这是多少?王三思:(白)五两五两。苏 昆:(白)家院,给她五两银子。家 院:(白)给给,你算走运。王三思:(白)哎呀老爷,我怕官官官,这位老爷可真好,要五两就给五两。咦,那件包孩子的衣服很值钱,我要过来,不又卖几两,对 对,禀老爷,人家大人说,卖马不卖鞍,大人卖孩子不卖衣裳,人家还要那件衣裳呢。苏 昆:(白)好,拿了去吧。院 子:(白)给给拿去吧。王三思:(白)哎呀,这苏老爷可真好,说话,要五两给五两。要衣裳,就给衣裳,嗯,我再去要点,禀老爷,人家嫌五两银子少,不卖了。苏 昆:(白)嘟,老奴才贪心不足,来,打了下去。【众打】王三思:(白)不要了不要了。苏 昆:(二八连板)五两银子买婴孩我的儿你是天降来可叹你父母心肝歹卖了亲子不太应该我的儿不要哭哀哀你随为父回官宅回府衙见了儿的母你的儿是个官太太(众衙役喊一声)苏 昆:(唱)衙役们,莫要喊,你们开道来。走大堂越二堂,三堂来到。【丫鬟上】丫 鬟:(白)老爷回衙。【苏夫人,花旦上】苏夫人:(唱)施一礼把老爷往里相迎。开言来我只把老爷来问,问老爷怀抱的谁家的儿童?苏 昆:(唱)五两银子买来婴儿一个,夫人你抱过去看看儿童。苏夫人:(唱)好一个白胖小子真齐整喜得我心花怒放笑连声俺苏门从此有了后(白)老爷,快给咱儿起个名。苏 昆:(唱)与咱儿起名就叫宝玉。丫 鬟:(白)老爷夫人,少爷饿了,吃什么呀?苏夫人:(白)哎呀是呀,把我喜欢迷了。孩子还没有吃奶呢,家院。(唱)快快去雇奶姆,喂着儿童院 子:(白)遵命。【全下】豫剧《桃花庵》第二场 买衣收子【张夫人窦氏,青衣,带丫鬟上唱】窦氏:(唱)丫鬟带路来呀,九尽春回百花开鸿雁飞去紫燕来风吹柳枝飘飘摆摆,睹景伤情忧思满怀。窦氏女我终日里愁脸难解,怀念我久别的夫君名叫张才。张才夫到虎丘前去望会,他一去十二年未曾回来。为夫君我常常抽签算卦、为夫君我许下吃长斋、为夫君我懒把鲜花戴、为夫君我懒上梳妆台、为夫君茶不思饭也不爱、为夫君梦魂颠倒如痴如呆窦氏女我今年三十开外,我跟前缺少个儿婴孩。张才夫他若有了好和歹,可惜俺百万的大家财。叫丫鬟你领我过街楼上我站在过街楼上细看明白南方货物北方去卖,东方的货物往那西方开也有老也有少还有二八女裙钗过往之人有多少,看不见我的丈夫张秀才。【苏宝玉上唱】苏宝玉:(唱)苏宝玉我离了明伦堂上我去到义学内去把书攻将身儿我只在上马石坐我坐在上马石背背五经窦氏:(唱)过街楼上用目睁,上马石坐着一个孩童看相貌好像我张才夫越看越似我的相公迈步我把楼梯下你去把那玩童唤到客厅。窦 氏:(白)丫鬟,门外上马石坐着一孩童,你去将他唤来。丫 鬟:(白)是。大婶子让我叫那个小孩,我又不认识他,怎么好说话呀,嗯,有了,哦,这个小孩的脸怪白呀!苏宝玉:(白)咦,这小妮,怎么摸我的脸呀,咳!你怎么摸我的脸呀?丫 鬟:(白)我们这的规矩,先摸脸,后说话呀。苏宝玉:(白)哦,这是你们这的规矩,那我也摸摸你的脸。丫 鬟:(白)哎,容我摸你,不容你倒摸。苏宝玉:(白)你倒沫。丫 鬟:(白)哎,倒摸我的脸。苏宝玉:(白)你要说什么呀?丫 鬟:(白)俺大婶叫你呢。苏宝玉:(白)俺不认识你,我不去。丫 鬟:(白)哎,俺家有好吃的,好玩的,来吧。苏宝玉:(白)吃倒不吃,有好玩的我去,你家有狗吗?丫 鬟:(白)没有。苏宝玉:(白)母狗头里走。丫 鬟:(白)叭叭叭随我来吧。苏宝玉:(白)你这小妮还不吃亏呀,上坐是大婶子?大婶子在上,我给你做个揖吧。窦 氏:(白)不用。苏宝玉:(白)磕个带尾巴的头吧窦 氏:(白)少礼少礼。苏宝玉:(白)起来再做个揖,大婶子你好吧。窦 氏:(白)罢了,我好。苏宝玉: (白)你好我也好。窦 氏:(白)我还无有问你呀。苏宝玉:(白)我问罢你了,你要不问我,不怕耽搁了吗?窦 氏:(白)耽搁不了。

9,郭德纲你的娶我里面那段评戏叫什么

出自评剧《桃花庵》。 原唱词是 :似这样美貌的容颜世上少见 如花似玉胜过天仙 暗想道,此处不是蟠桃会 却怎么月里嫦娥私下广寒 莫非是西施再世到此地 再不然织女私自下尘寰 今日到此来逛会 。。。。。。

10,求评剧桃花庵对花枪的戏曲唱词 急急急

  豫剧《桃花庵》唱词 崔兰田唱  九尽春回杏花开,我的张才相公!  九尽春回杏花开,那鸿雁儿飞去紫燕儿来。  蝴蝶儿双飞过墙外,想起来久别的奴夫张才。  张才夫出门十余载,一十二载未曾回来。  为奴夫在神前我挂过彩,为奴夫我许下了吃长斋。  为奴夫在门外我算过卦,为奴夫在月下常徘徊。  为奴夫庙内求神神不语,在那门外边算卦,卦卦带灾。  奴好比梧桐凤良伴不在,奴又比那鸳鸯侣谁把俺拆?  奴好比芙蓉镜掩了光彩,奴又比孤山鸾鸣声悲哀。  为奴夫我懒把鲜花戴,为奴夫懒上梳妆台。  为奴夫茶不思我饭也不爱,为奴夫我昼夜不眠常等待。  张才夫他好比石沉大海,把他的生死存亡实实地难猜。  窦氏女年长三十外,我跟前缺少儿婴孩。  张才夫你若有好和歹,撇下我孤苦伶仃怎样安排?  叫丫环你领我过街楼上,站至在过街楼细观明白。  过路的君子有千千万,怎不见张才回家来?  哭声我的夫你回来吧,楼棚上叹煞妻珠泪盈腮。  豫剧《对花枪》崔兰田  《战山门》  (罗焕唱): 站在山口等又等,  望穿青山又几重。  猛见山坡旌旗动---  爹爹快来!山上下来两员大将---  想必是我爷爷来把咱迎。  (罗松唱): 上马加鞭山口进---  (史大奈): 呔!  挡住娃娃且慢行!  (罗松唱): 马上拱手开言问,  请问二将尊姓名?  (史大奈): 听了!  俺本是燕山立擂的史大奈!  (尤 通): 听了!  俺本是打劫皇纲的将尤通!  (罗 松): 二将!哈---  二次拱手礼恭敬,  说于二将恁试听。  北平王本是我的父,  随母亲认父到山中。  (史大奈): 呸!  瓦岗寨哪有你的父?  (尤通唱): 你的父本是老杨林,  你是诈降的兵!  (罗焕唱): 狠一狠要了尔的命---  (罗 松): 嘟!嗯---  挡住罗焕你且慢行!  瓦岗寨与咱无仇恨,  可不能伤害他性命。  二将请起恁莫心惊,  来来来恁随我进南营。  (史大奈唱): 我看不是诈降计,  (尤通唱): 叫我看也不象杨林的兵。  (史大奈唱): 你说咱两个去不去?  (尤 通): 叫我说?不去!  (罗 焕): 呸!去不去?  (罗 松): 嗯---  (尤通唱): 看来不去是不中。  《打绣鞋》  (姜桂枝唱): 孙女---  (孙 女): 奶奶!  (姜桂枝唱): 掺我来!  有老身我居住南阳地,  离城十里姜家集。  老爹爹自幼习武艺,  老母亲贤德称乡里。  未生多男并多女,  所生老身独自己,  起名讳我就叫姜桂枝。  大比年文帝爷开科举,  普天下的举子赴考期。  有一个淄川小罗艺,  他行走路过姜家集。  也是他一路风霜经不起,  疾病卧倒俺的家庙里。  老爹爹清早村外去,  看见了罗艺命在旦夕。  老爹爹把他的病治好,  在客厅以内摆宴席。  小丫环上绣楼她对我讲,  她言说姑娘啊咱府内住了一位俊公子。  带领丫环只把绣楼下,  我到在屏风以后偷相女婿。  我看他一场大病刚痊愈,  却还是精神奕奕不痿迷。  讲话通文又达理,  浓眉大眼他的相貌齐。  观罢了罗艺我的心欢喜,  到后堂我找母亲去把话提。  我言说女儿年长十九岁,  我还愿在娘的跟前孝顺你。  娘啊娘啊娘啊你可懂的---  女大当婚男大当娶,  哪有这一辈子不嫁人的老闺女?  老母亲解开了我的话中意,  叫了声桂枝她笑嘻嘻。  前厅的小公子名叫罗艺,  论岁数他才二十一。  说起来男大两岁也般配,  可惜是外乡之人不相宜。  我一听俺的娘她不愿意,  我的脸一沉头一低,  哼了一声我扭过去,  拗着个脖子我发脾气,  那小嘴儿噘的能拴住个驴。  老母亲一见我生了气,  急忙忙于我父前去商议。  二爹娘从下了这件亲事,  就命俺二人拜了天地。  那一日俺夫妻花园去玩耍,  枪刀剑戟摆的齐。  他问我何人在此练武艺?  我言说这些兵器都是为妻我耍的。  姜门的花枪是绝技,  你要是愿学我教给你。  花枪教给他七十二,  还有那三十二路没学齐。  隋文帝二次开科举,  罗艺上京心切急。  我送他二门以外大门里,  我这知心话儿对于他提。  我言说身怀有了孕,  还望你先把儿的名字起。  他言说生男叫罗松,  生个女的起名就依我的妻。  奴的夫进京前去应试,  那一年,哦哦是甲子年闰二月八月十五,  天明寅时生下我的罗松儿。  自从罗艺进京去,  雁渺鱼沉可无有信息。  罗松儿年长到二十七岁,  我于他定亲娶了妻。  儿媳妇她也是将门的女,  生下了小孙孙和孙女,  姜门的花枪都学齐,  可称得弓马娴熟四海无敌。  我的罗松儿先中秀才后中举,  对子马报喜来在姜家集。  俺那亲戚邻居都来贺喜,  屋里院儿里挤得满满儿哩。  这一个夸俺的罗松好,  那个说老妈妈我是个有福哩。  我正与乡亲来谈论,  从外边跑进来我的罗松儿。  他言说听见人家街谈巷议,  说他是有娘无父的儿,  只说得老身我心悲凄。  与罗艺分别时我才二十二,  老身今年我六十一,  你没想想四十年的日子俺咋过的?  俺母子抱头泪如雨,  来了个走外的乡亲送信息。  他言说看见我那老罗艺,  他现在瓦岗寨上举义旗。  俺举家这才把南阳离,  带孙女和儿媳家郎院公和仆女,  泼千山涉万水白发苍苍我找女婿,  那外人知道是啥道理?  我命罗松下书去,  不见回来我心起疑。  老身打坐帐篷里---  (罗松唱): 我见了老母亲细说端底。  参见母亲!  (姜桂枝): 罢了!儿呀,书信可曾投上山去?  (罗 松): 这书信么---投上了!  (姜桂枝): 你爹爹可曾下山迎接我们?  (罗 松): 这---母亲哪!孩儿到在那里将信投上,等了多时,从山上下来两员  大将,破口大骂,是出言便杀!  (姜桂枝): 啊?儿呀,你可曾出言不逊?  (罗 松): 儿不曾!  (姜桂枝): 我儿可曾鲁莽无礼?  (罗 松): 儿我不敢。  (姜桂枝): 哦,如此说来,是他等无礼了?  (罗松唱): 母亲哪!罗焕儿生擒两员将,  带回营来禀娘知。  (姜桂枝唱): 他不讲理咱讲理,  带过来二将问详细。  (罗 松): 我母有命,二将进帐!  (史大奈、尤通):走!  (史大奈唱): 老太太传命叫咱去,  (尤通唱): 不知是凶还是吉?  (史大奈唱): 走进了帐篷内双膝跪---  (尤通唱): 我给你磕头再作揖。  (史大奈): 伯母娘你好吧?你扎实吧?  (姜桂枝唱): 口叫伯母恁是哪个?  把恁的名字对我提。  (史大奈唱): 伯母娘!小侄名叫史大奈!  (尤通唱): 伯母!我的名字叫尤通前来问候你!  (姜桂枝唱): 二位贤侄恁快请起---  (史大奈、尤通):多谢伯母娘!  (姜桂枝唱): 老身有话问端底。  二将!  (史大奈、尤通):伯母娘!  (姜桂枝): 我来问恁,我来寻找恁那罗伯父,你们两个为何堵住山寨动起武来了哪?  (史大奈): 哎呀这这这---唉,伯母娘!  伯母娘的书信下到瓦岗寨---  (尤通唱): 众弟兄欢蹦活跳忙起来。  又披红又挂彩,  还给你准备下个轿八抬。  正说下山迎接你---  (史大奈唱): 老伯父挡住把口开!  他说这是诈降计,  叫俺哥俩打下来,打下来!  (姜桂枝): 啊?他为何这样的狠毒?  (史大奈、尤通):这这这---  (尤通唱): 唉伯母娘!罗伯父太不该,  山中招了一个女裙钗。  罗成的母亲秦琼的姑,  成了你罗焕的后奶奶,后奶奶!  (姜桂枝): 罗艺,你个老狗啊!  (史大奈、尤通):走走走!  (春红、秋菊):回来!跪下!  (姜桂枝唱): 怪不得四十年来没信息,  原来他在外另娶妻。  认不认可尽在你,  你又差二将他来对敌。  罢罢罢,我放恁回山去---  (史大奈、尤通):多谢老伯母!  (姜桂枝): 回来!  (春红、秋菊):回来!  (姜桂枝唱): 我有心放恁回山去,  对不起罗艺个老东西。  伯母娘我把南阳离,  我给恁捎些好东西。  叫春红---  (春 红): 在!  (姜桂枝唱): 和秋菊---  (秋 菊): 在!  (姜桂枝唱): 兴兴咱的老风俗,  每人每恁打他四十绣鞋底!  (史大奈、尤通):伯母!伯母!  (罗 焕): 过来!  (姜桂枝唱): 再打他四十也于恁罗伯父他捎回去。  (史大奈、尤通):伯母!伯母!  (姜桂枝唱): 打二将为的是羞罗艺,  叫罗艺下山来他来亲自对敌。  (史大奈唱): 忙叩头抽身起,  (尤通唱): 谢伯母赏的好东西。  (春 红): 出去!  (史大奈唱): 每人每打咱四十绣鞋底---  (罗 焕): 走!  (尤通唱): 你四十我四十共合八十咱俩的。  (史大奈唱): 还有四十---  (尤通唱): 是伯母于伯父捎的贵重礼!  (史大奈唱): 啥东西?  (尤通唱): 绣鞋底!  (史大奈、尤通唱):可苦了咱两个捎信儿的!  (姜桂枝唱): 二将羞惭出营去,  再叫罗松娘的儿。  (罗 松): 母亲!  (姜桂枝唱): 我的儿山口去探事,  你的父下山来你禀娘得知。  《战罗成》  (罗成唱): 讨将令---  大王面前讨将令,  下山去生擒小顽童。  催马提枪山口等,  挡住娃娃且慢行。  (罗 松): 白龙大马驮住一将,来将敢莫姓罗?  (罗 成): 正是你爷爷罗成!  (罗 松): 啊?二弟,你好鲁莽也!  咱本是同父异母亲兄弟,  萁豆相煎何太急?  咱的母现在南营里,  快回山禀咱父免生是非。  (罗 成): 呸!  你休要巧言共花语,  哪一个与你称兄弟?  (罗 焕): 嘟!  狠一狠一枪刺死你---  (秦琼唱): 秦叔宝催马来的疾。  (罗 焕): 看枪!  (秦 琼): 好枪法!好枪法!  (罗 成): 待我杀!  (秦 琼): 问过再战!  (罗 成): 哪有闲言与他罗嗦?看枪!  (罗 焕): 当真要杀?  (罗 成): 当真要杀!  (罗 焕): 当场不让步!  (罗 成): 举手不留情!  (罗 焕): 说杀?  (罗 成): 便杀!  (罗 焕): 请!  (罗 成): 请!  (罗 焕): 请!  (罗 松): 罗焕,慢着!  (秦 琼): 表弟!  (罗 松): 罗焕,战不得!  (秦 琼): 且住!观那娃娃使的俱是罗门花枪,莫非当真他是罗门之后?  (罗 松): 啊?我观那一红脸大汉,勒马观阵面无杀气,莫非他是表兄秦琼?  (秦 琼): 来将你可姓罗?  (罗 松): 俺正是罗松!  (秦 琼): 你是表弟?  (罗 松): 你为何这样称道?  (秦 琼): 我乃秦琼,与罗门姑表至亲。娃娃使的俱是罗门花枪,我焉能看得不出?(罗 松): 如此说来你是秦表兄?  (秦 琼): 你是表弟?  (罗 松): 表兄!  (秦 琼): 表弟!  (罗 松): 耶!  (秦 琼): 啊!  (罗松、秦琼):哈---  (秦琼唱): 初生的牛犊不怕虎,  (罗松唱): 二弟他血气方刚好逞强。  他叔侄厮杀我的心胆怕---  (秦 琼): 往高岗上一观!  (罗 松): 表兄请!  (秦琼唱): 观表弟杀法好将英才!  (罗成唱): 与娃娃山坡前打了一仗,  他为何会使俺罗门花枪?  且住呀!想俺罗门花枪素不出授,娃娃为何会使俺罗门的枪法?  (罗 焕): 追!  (秦 琼): 表弟罗成,今日鏊战与往日不同,盔不歪甲不斜你就败下阵去,敢莫要  使回马三枪?哎呀呀,这回马三枪可是厉害的很哪!  (罗 焕): 且住!我与叔父正杀中间,高岗红脸大汉言道:表弟罗成,今日鏊战与  往日不同,盔也不歪甲也不斜败下阵去,敢莫要使回马三枪?嘿嘿!花  枪是我祖母所传,他会七十二路,俺会一百单四路,他会使不会破,俺  会使会破,不免赶上前去,叔父,在侄儿身边领领教吧!  (罗 成): 且住呀!娃娃杀法骁勇,再若追赶,叫他知道罗爷的厉害!看枪!  (罗 焕): 哎哟!  (罗成唱): 小娃娃休仗你杀法勇,  你怎知爷爷好威名?  十八岁马踏登州府,  一杆枪战败杨林兵。  大江海过来千千万,  何惧你乳毛未褪的小顽童?  回马三枪忙使起---  (罗 松): 罗焕你慢着些!  喝退罗焕你小畜牲!  军阵前会的是你亲叔父,  你怎能六亲不认下绝情?  下马去我只把奴才训教---  (秦 琼): 且慢!  挡住表弟把话明。  (罗 松): 啊二哥!  (秦 琼): 表弟!哈哈哈---  (罗 成): 哼!  (秦琼唱): 秦叔保一阵笑呵呵,  这三员将官都姓罗。  你姓罗他也姓罗,  恁三人的相貌差不多。  仔细想还是你把事做错,  你还不上前去认哥哥?  我姑爹他若是怪罪下,  都有恁二哥我去说合。  (罗 松): 啊表兄,你就该去到南营见我母亲才是啊?  (秦 琼): 那是自然。表弟,走,南营问安才是正理。  (罗 成): 我不去!  (秦 琼): 哼,由不得你!  (罗 焕): 走!  (罗 成): 挡住点!  (秦 琼): 不是挡住哩嘛!  (罗 焕): 走不走?  (罗 成): 走!  (罗松、秦琼):哈---  《训罗成》  (姜桂枝唱): 罗松儿回来对我禀,  来了秦琼和罗成。  久闻英名今识面,  就等他弟兄进帐篷。  (秦琼唱): 手拉着能杀惯战将罗成,  威震四海你有名。  曾记得群雄大战登州府,  一杆枪万人无敌神鬼惊。  常言道山高还有天在上,  能人背后有能人。  罗表弟你只在营门外等,  有为兄进帐去问安宁。  进得帐来双膝跪,  问了声姑母你可安宁?  (姜桂枝唱): 老身帐篷观动静,  我面前跪下一位英雄。  看年纪倒有四十岁,  三绺胡须面紫红。  我问你可是秦叔保?  (秦琼唱): 正是侄儿叫秦琼。  (姜桂枝): 哦,你是侄儿到了?  (秦 琼): 姑母!  (姜桂枝): 快快请起!  (秦 琼): 谢姑母!  (姜桂枝): 看座!  (秦 琼): 谢座!  (姜桂枝唱): 一听说来了儿秦琼,  倒叫姑母喜心中。  先问声你的父我的老哥哥他可安好?  再问声你的娘我的老嫂嫂她可安宁?  贾氏侄妻可贤惠,  孙男弟女可都怪精?  (秦 琼): 多谢姑母挂牵。  (姜桂枝唱): 我的侄儿你不在那高山上,  我问你到南营有何事情?  (秦琼唱): 在高山我奉了姑爹之命,  侄儿我到南营---  (姜桂枝): 你来做什么来了哇?  (秦琼唱): 一来问安二把姑母迎!  (姜桂枝唱): 好一个聪明小秦琼,  通情达理算精明。  分明是下山与我来鏊战,  我问他他却说问安来把我迎。  问侄儿恁来了人几个?  (秦琼唱): 姑母啊!还有我的表弟叫罗成。  (姜桂枝唱): 叫儿媳快去把你的兄弟去请,  快叫你二弟进帐篷。  (姜 媳): 是!我看二弟哪里?你是二弟么?你是二弟罗成?  (罗 成): 正是你爷爷!  (姜桂枝): 嗯!休得无礼!  小罗成你不要太傲性,  南营里岂容你胡乱行?  儿年幼你怎知那当年之事,  恨罗艺瞒我儿伦理难容。  想当年姜家集他招亲学艺,  为娘我侍奉他三易秋冬。  我把他当结发山海誓盟,  现有这当年的花枪是证凭。  花枪伴我四十载,  这上边有你父亲自刻的名。  为你父我问遍千村百姓,  为你父我苦教养你兄长罗松。  熬过了多少次兵荒马乱,  念你父我数遍了天上寒星。  我的儿你也是那英雄将种,  却怎么平常理尚未想通?  为娘我今年六十一岁,  我的儿呀儿我怎能无缘无故冒认相公?  我就是在你父床前站过一晚,  也与你的生身母亲一般同。  你的兄长口口声声兄弟叫,  你却是飞扬跋扈进南营。  动不动把你的花枪来用,  你去问问恁爹的花枪是谁教成?  回山去快禀于你的父,  你叫他亲自下山来与我来交锋。  我的侄儿恕姑母我不远送,  罗松!快送你表兄二弟出南营!  (秦琼唱): 姑母啊!辞别姑母出南营---  (罗成唱): 含羞带愧转回山中!  (姜桂枝唱): 一见他弟兄出营去,  越思越想我恼心里。  老罗艺做事你丧天理,  将恩变仇你把我欺。  (罗松唱): 母亲!母亲息怒莫生气,  孩儿上山去辩理。  (姜桂枝唱): 罗艺是你生身父,  你有道理也说不的。  (姜媳唱): 婆母!我随你儿一同去,  我要叫没见面的公爹认认儿媳!  (姜桂枝唱): 他昧着天良不论理,  不认儿他怎能认儿媳?  (罗松唱): 母亲!爹爹若是把儿欺,  只好告罪来迎敌。  (姜桂枝唱): 自从盘古立天地,  父子交锋可使不得。  看来还得我出马,  教训教训他,他个老东西!  (罗焕唱): 奶奶!奶奶年迈无气力,  还是孙孙---  (孙女唱): 孙女---  (罗焕兄妹唱): 去迎敌!  (孙女唱): 他不认咱咱也不认他,  (罗焕唱): 奶奶!捉一个老头玩胡须!  (姜桂枝唱): 恁打小来我打老,  奶奶我还有这股老力气。  我本想夫妻相见叙一礼,  老狗逼我动杀机。  瓦岗寨显一显花枪武艺!  叫儿媳---  (姜 媳): 在!  (姜桂枝唱): 你找,找出我当年的旧铁衣!  (姜 媳): 是!  (姜桂枝唱): 白龙马备整齐抬银枪磨亮利,  军阵前会一会无义的贼!  《逼军令》  (程咬金唱): 常胜将军打败仗,  我这个朝廷坐不成。  我说三哥!  (徐茂公): 大王!  (程咬金): 史大奈、尤通下山对阵,叫人家擒到南营重打四十放回山来,二哥八弟, 常胜将军下山对阵,哈哈!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又叫人家擒  到南营,人家把来龙去脉说了个清楚,把他俩放了回来。如今现有这花  枪为证,我看是咱前房罗老伯母是一点儿也不假了。人家点名儿要咱们  罗老伯父下山对阵,你看看咋办?  (徐茂公): 恭喜大王贺喜大王!  (程咬金): 我的常胜将军都打了败仗,你还喜个啥?  (徐茂公): 大王,想这花枪乃是姜家绝技,况她儿孙英勇非常,大王何不乘此机会  命罗老伯父下得山去,将她举家迎上山寨,一来他们骨肉团聚,二来山  寨之上又添了几员上将,有朝一日与杨林两军对垒,岂不是两全其美么?(程咬金): 耶?这倒是个好事儿!唉,罗老伯父在聚义厅里言道,说那是杨林诈降  之计,他不肯相认如何是好呀?  (徐茂公): 他若再说是杨林诈降之计,你就命他下山去对阵哪!  (程咬金): 他若不去呢?  (徐茂公): 推下去斩首!  (程咬金): 拉你的倒吧!我看你不是我的军师,你成了我的坑师了!山上还没添员  将官,你把咱罗老伯父给杀了,这不是损兵折将么?  (徐茂公): 哎,你那里斩首,我这里讲情,一打一拉,这叫做二仙传道啊!  (程咬金): 耶,好好好!哎,你可别忘了讲情啊!  (徐茂公): 忘不了!  (程咬金): 你要是忘了讲情,可把老头儿给坑死了。  (徐茂公): 大王放心!  (程咬金): 哈哈哈---喽罗听令!  (众喽罗): 在!  (程咬金): 拿我一支令箭,命你老王爷披挂整齐,前来前厅议事!  (喽 罗): 得令!大王有令,老王爷披挂整齐,前厅议事!  (罗 艺): 来也!  大王传令把我唤,  老罗艺好似坐针毡。  但愿得姜氏妻回去吧,  免得我人前丢脸面。  聚义厅前施礼见,  大王传令何事端?  (程咬金): 何事?哈哈!有事!你给我戳了这么大个窟窿你还不知道啊?  (罗 艺): 此话从何说起?  (程咬金): 别装没事儿人了!山下来的果是我前罗老伯母,你赶快带领众家弟兄下  得山去,将罗老伯母迎上山来。  (罗 艺): 那是杨林的诈降之计,你休要入了她的圈套。  (程咬金): 好!既是杨林的诈降之计,拿我一支令箭,你下山阻挡一阵!  (罗 艺): 这个---  (程咬金): 哎?你这个什么?这是军令!  (罗 艺): 哎呀大王!看老夫我若大的年纪,我跨不得马提不动枪,这冲锋对垒之  事,你还是另差别人吧。  (程咬金): 什么?你说你年纪大了,胡子白了,脸皮儿皱了是不是?  (罗 艺): 大王你看---  (程咬金): 哈哈!这个小山羊羔一落地就是白胡,你不去?好,小的们!  (众喽罗): 有!  (程咬金): 将你老王爷推出斩了!  (徐茂公): 且慢!大王,命罗老伯父下山对阵,胜者立功,败者再斩不迟。  (程咬金): 人情准下!你没事儿了,下去歇息吧。  (徐茂公): 多谢大王!  (程咬金): 老伯父听令!  (罗 艺): 大王!  (程咬金): 拿我一支令箭下山交锋,不得有误!  (罗 艺): 得令!啊呀且住,大王执意逼我下山对阵,我岂能是我妻的对手?不免  我下得山去,虚点一枪败回山寨,叫他另差别人也就是了。喽罗们,于  老王爷带马!  (程咬金): 带什么?  (罗 艺): 带马!  (程咬金): 让你带蛤蟆!你说什么?呵呵呵,我告诉你说吧,你可别想下得山去虚  点一枪败回营来,叫我另差别人!别老奸巨滑了,杀去吧!  (罗 艺): 唉!  大王不住来耍笑,  羞得罗艺脸发烧。  喽卒带马下山道,  俺老夫老妻把兵交。  (程咬金): 哈哈哈---  老程一阵我呵场笑,  把你个老头给动恼了。  人来带过呼雷豹,  高岗以上我瞧一瞧!  《对花枪》  (程咬金): 哎,老伯父,你是属鹌鹑的,不叼架咋光溜圈儿?杀吧!  (罗艺唱): 唉!左难右难我罗艺,  实实难见姜氏妻。  (姜桂枝唱): 跨定战马如云飞,  我寻找罗艺个老东西。  一马扑到山口里---  (罗艺唱): 老乞婆你是哪来的?  (姜桂枝): 来者你是瓦岗寨的罗艺罗老爷么?  (罗 艺): 马上来的敢是姜家庄上的姜氏夫人?  (姜桂枝): 你敢莫与我相识?  (罗 艺): 相识!  (姜桂枝): 认得?  (罗 艺): 认得!  (姜桂枝): 我不是杨林老贼---  (罗 艺): 不是的!  (姜桂枝): 罗艺!呸!  禽兽尚有眷恋意,  你枉在人世披人皮。  认不认可尽在你,  又差罗成去对敌。  不是我的孙孙好武艺,  俺全家都死在你的手里,  老罗艺,你个狠心的贼!  (罗艺唱): 姜氏妻问得我无言对,  坐马上汗湿锦战衣。  还是认下是正理,  话儿说出难收回。  素知姜氏你明理,  你带领举家返回到姜家集。  (姜桂枝): 怎么说还是让我回去么?  (罗 艺): 正是!  (姜桂枝): 如要不然?  (罗 艺): 你来看,对对花枪!  (姜桂枝唱): 这么说要卖弄你那好武艺?  (罗艺唱): 定要与你见高低!  施展花枪杀进去---  (姜桂枝唱): 你的花枪是谁教的?  花枪才学到七十二,  还有那三十二路你没学齐。  鲁班门前你耍什么斧?  孔圣人府中你,你卖《论语》!  (罗艺唱): 回马三枪忙使起!  (姜桂枝唱): 把罗艺打下马坐骑!  (罗艺唱): 桂枝你算绝情义!  (姜桂枝唱): 有情义怎能够不认妻?  你,你还下山来对敌?  恨上来一枪刺死你!  (罗 艺): 大王!众将快来呀!  (程咬金): 快来呀!伯母!  你给咱瓦岗丢脸皮!  二将为你挨鞋底,  连累我八弟受委屈。  瞒哄孤王你有罪---  (罗艺唱): 满面羞愧我屈了膝。  (众 将): 伯母息怒!  (姜桂枝唱): 老罗艺你手拍胸膛想一想,  你怎样到的姜家集?  是谁治病救了你,  是谁与你配夫妻?  是谁为你经风雨,  是谁为你守空阁?  黑发人把白发换,  千里迢迢来找你。  你狠心把我来抛弃,  难道说你自己的儿孙也不怜惜?  说什么杨林的诈降计,  你自做聪明害自己。  责打二将你该知足,  教训罗成你该把头回。  最可恨你不给我留下立足地,  跨马提枪你来对敌。  不害羞!你还把回马三枪使,  老罗艺头抬起,  呸呸!咋不要你那老脸皮?  罢罢罢!他昧天良就由他去,  我带领着全家大小还回到俺的姜家集。  (罗松唱): 慢走!奉劝母亲消消气,  爹爹已然把头低。  (罗成唱): 母亲!不孝的孩儿跪在地,  娘要走儿就要跪死这里。  (秦 琼): 姑母啊!  望姑母不看僧面看佛面---  (罗焕兄妹唱): 奶奶!望奶奶宽海量把怒息。  (程咬金唱): 老伯父!你胡子剌扎大年纪,  这事你是咋弄得?  哎都来都来!  (众 将): 伯母开恩,我等跪下了!  (姜桂枝唱): 众位英雄跪满地,  不由老身我心惨凄。  一再说至死不见老罗艺,  众英雄他苦苦哀求我心怜惜。  罢罢罢!众英雄恁快请起---  (众 将): 多谢伯母!  (姜桂枝唱): 过去的事儿我不再提。  只要他回心来转意,  门前流水尚能西。  回头来看见老罗艺,  气得我怒气难消皱双眉。  恼上来也打你四十绣鞋底---  嗯!咳咳!看看恁两个傻闺女,  听说风就是雨,  这个刑具可使不得。  瓦岗寨上恁看一看,  他是何人我是谁?  知道的说他不仁义,  不知道要说我桂枝没有道理。  我老来老来打女婿,  恁叫我落一个啥名气?  这一阵才出了我心头气---  (罗艺唱): 弄得我满脸灰土一脸泥---  (程咬金唱): 哎,这是你找的!  众家弟兄!  (众 将): 大王!  (程咬金): 快请伯母娘上山!  (众 将): 请伯母娘上山!

11,桃花坞里桃花庵

桃花庵歌--唐伯虎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山。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单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12,跪求评剧 桃花庵 所有曲谱

啛啛喳喳啛啛喳喳
评剧桃花庵剧情简介: 书生张才娶妻窦氏。一日,张才虎丘山逛庙会,遇桃花庵尼姑陈妙禅,二人两情相悦,遂约张扮女装入庵,二人在庵中结为连理。不到一年张才病死庵中,妙禅产生一子遣王三思用蓝衫包裹送入张府。途遇苏昆强买为子、并取名苏宝玉。后王三思因贫困欲将当年包裹妙禅幼子的蓝衫卖与窦氏,窦氏认出此乃其前夫之物,追问之,始知卖子原委,亲至庵内寻访丈夫及妙禅。桃花庵内姐妹相遇,得知丈夫早已亡故于是接妙禅回家。时值苏宝玉得中,窦氏与妙禅前往苏府认子,后苏张两家均由宝玉奉养。评剧旦角鼻祖月明珠首演,后为历代评剧名家李金顺、刘翠霞、花玉兰、喜彩莲、小白玉霜、花月仙、韩少云、小花玉兰的代表作。
文章TAG:评剧桃花庵评剧桃花桃花庵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