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津 > 宝坻区 > 天津市南开九上期中作文题目,九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作文题目

天津市南开九上期中作文题目,九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作文题目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2-08 19:37:12 编辑:天津生活 手机版

1,九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作文题目

一单元:雨的诉说二单元:微笑着面对生活三单元:青春随想四单元:好读书 读好书五单元: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六单元:话说千古风流人物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作文题目

2,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作文

初冬的景色 今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暖洋洋的。王老师带着我们蒲公英作文辅导班的同学去翠竹公园观察冬花和冬树,寻找它们的足迹。  来到翠竹公园,我们先到了龙串花生长的地方。那里有无数朵小花,每朵小花有4片小花瓣,有的同学说像火红火红的灯笼,有的则说像红蘑菇。哎,那是什么?怎么像一把把锋利的剑呢?哦,原来它叫剑竹,叶子像剑形,颜色绿中带黄,好看极了。它们交错在一起,农像一个仙人球。  还有它们下面的枝干,又粗又大。  我的注意力慢慢地转向右边,我知道那是什么,是红背桂。它正面的颜色是绿色,反面是红色的。它的叶脉清晰,像一只只大手掌。我还在欣赏红背桂呢,这时王老师叫我去看芭蕉树。它整棵树像纸扇,叶子像芭蕉扇。我想起了《西游记》里边的孙悟空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时激烈的战斗......这时,王老师让我去看龙血树。这是小花龙血树叶枝干弯弯曲曲的,像血管。它只在枝干顶端长叶。它属于龙舌兰料。它的原地产在中国云南至华南地区。对了!忘了说,它呀,不,怕,冷!再往左看,这是爬山虎,又名“爬墙虎”。它们的藤条像冬姑娘的小辫子,还像链条网。  冬花和冬树,在寒冷的冬天里依然开放,它们那顽强的精神令我震惊。多美的冬天呀!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作文

3,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可能考什么作文

在喧闹的大街上随处可见到他们的身影。尽管他们很平凡,但我却分外喜欢他们脸上那种真诚的微笑。卖茶叶蛋的老妪蜷缩在角落。手中的筷子时不时的拨弄着锅里的茶叶蛋,他没有吆喝,因为秋天的风太大了,街上也太吵了,吆喝也没人听见。路上的行人裹紧衣服匆忙的走了。秋风扫过,老妪打了个寒战,不由得用手捂了下脸而后又搓了搓手。那头苍白的头发在人群中分外显眼。我裹紧大衣,走到老妪眼前买了几个茶叶蛋。老妪颤抖的用手拿起筷子从锅里的最底下挑了几个茶叶蛋给我,我轻轻接过装满茶叶蛋的塑料袋,付钱的时候,老妪微笑着并对我说了声谢谢。手里抱着茶叶蛋离开了,风吹过,并不感到冷,因为有那些热气腾腾的茶叶蛋。骑三轮车的老汉静坐在路边。不时张望着人群,三轮车静静地陪在他身边,秋天总是那么萧瑟。老汉的额头上满是皱纹,头发也几乎被白色所覆盖。老汉穿了厚厚的的一件大衣,也许是太冷了,他点了根烟,开始抽了起来。来来往往的人群中他最显眼,因为他那件厚厚的大衣。我来到他车前,示意我要坐他的车,他急忙将快抽完的烟扔进了身旁的垃圾桶,说了句:好叻。坐上车,才发觉他的车很破,但是却很整洁,一路上老汉面带微笑骑着三轮车,一点儿都感觉不出吃力,那体力就跟小伙子差不多。到了目的地,我下车付钱,没有零钱。老汉憨笑着说:“没事,小姑娘,这点路收什么钱呢!算了,没事。”我尴尬的一起笑。告别了老汉,一路上我才发觉自己被老汉那种信任的微笑感动了。扫地的大妈手握着扫帚徘徊在路边。人群来来往往,她手中的扫帚不停来来去去的扫着地面。她的双手赤裸裸的暴露在风中,风无情的扫过,她的双手红通通的。但她的脸上却总洋溢着微笑,幸福的微笑。风吹落树上的叶子,纷纷落在地上,一片又一片,仿佛与她作对一般。那身蓝工作服的主人却一遍又一遍扫着,看着马路的洁净她笑了。来来往往的人群中她最显眼,因为她那身蓝工作服和那把大扫帚。风吹过,只希望不要吹落树上的叶子,否则那身蓝工作服又得忙不停。他们只是一群蛮普通的人,在街上随处可见,但他们脸上那真诚的笑总让我感到很窝心。因为太多太多我们无法真诚的微笑,只有我们真正遇见真诚微笑的人我们才会发自内心嘴角不自觉的上扬。就如名人所说的一样:微笑是世界上最厉害的武器。谢谢他们,让我明白微笑真正的含义。

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可能考什么作文

4,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作文

九 年 级 语 文 试 卷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我是一颗不幸的星,一个夜晚,我从天空yǔn ① 落。我曾根深蒂固的认为我永远属于那片湛蓝而深suì ② 的天空,现在,我却躺在这浩瀚无际的荒原。在忐忑不安中我窥探四周,一般的沉寂让我悲从中来。在歇斯底里中我突然想起妈妈的教诲:不要让生耿耿于怀,廓然无累者才能达到生命的至境,活着和亡都是生命的一部分。我一下子豁然惯通:我这是挣脱了家园的禁gù ③ ,魂归大地的怀抱,我愿化作一póu ④ 黄土,以一颗炽热的心滋养出一片青青的小草。2.你已诵读过不少优秀古诗文,请将下面的诗文名句补充完整。(10分)①斜晖脉脉水悠悠, ▲ 。( 温庭筠《望江南》)② ▲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③了却君王天下事, ▲ 。(辛弃疾《破阵子》)④ ▲ ,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⑤塞下秋来风景异, ▲ 。(范仲淹《渔家傲》)⑥燕子来时新社, ▲ 。(晏殊《浣溪沙子》)⑦今夜偏知春气暖, ▲ 。(刘方平《月夜》)⑧ ▲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⑨《出师表》中写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 , ▲ 。3.名著阅读(6分)A相了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扳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①这段文字出自古典名著《 ▲ 》,文段中的A的姓名是 ▲ 。(2分)②在名著中这个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是 ▲ (2分)③请你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关于A的另一个故事: ▲ 。(2分)4.语文综合性学习。(10分)材料一:2007年5月25日中国新闻网电: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意见》指出,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中小学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其中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开展集体体育活动。材料二:据《新安晚报》2007年9月26日报道:今后初中生平时举行的学生体质标准测试成绩,酝酿作为中考体育分数的一部分直接和升学挂钩。教育部计划在武汉、长沙等六城市实施中考体育和国家学生体质标准测试结合的试点。在教育部试点方案中,中学生在初一、初二年级的体质标准测试成绩将以一定比例纳入中考体育成绩之中,同时初三中考体育的测试项目也将和国家学生体质标准测试项目保持一致,不再重复,从而引导学生从小学开始注重体育锻炼。⑴从以上新闻中,你读出了哪些信息?(至少写出两条)(3分)⑵请写出一句关于体育方面的名人名言。(2分)⑶现在要开一个“体育与健康”的主题班会,请你为这次活动写一条宣传语。(2分)⑷临近考试,班主任突然宣布体育课改在班上自习,你会说些什么?(50字左右)(3分)二、现代文阅读(36分)阅读下列文章,完成5——13小题。公交车上的赢家 萧萧眉儿①和儿子上了公交车,车上已经没有空位了。公交司机开车很鲁莽,碰上转弯和路口时就来个冷不丁的减速。我一手抓紧拉环,一手抓紧儿子的胳膊,儿子则抱紧我的腿,我们就这样在车厢来回晃荡了两站,终于等到旁边座位上的人下车,我赶紧捡了便宜似地把儿子推到座位上占住,然后自己也挤着坐下了。②舒了口气,一抬头,发现一个60多岁的老伯就站在我们旁边。尽管我刚挂完吊针,脑袋还在药物反应和车厢震荡的双重作用中没有落到实处,但我仍强打起精神拍拍儿子的肩膀,儿子转头看见老爷爷,马上会意,跟我一同站起来把座位让开。我拉拉老伯的袖子,指指座位说:“您赶紧坐吧。”老人“哦”“哦”地应着,慢慢挪动着身体正要落座,一个年轻女人拉着一个和儿子差不多大的小女孩迅速斜插过来,那女人身形极为灵巧,斜插过来时就已经保持了坐姿,所以很容易就在老人准备落座而拱起的臀部和座位之间插进去,坐定了,年轻女人迅速恢复优雅的姿态,她用中指在老人不明就里的后背上轻轻一点说:“干什么呀!”老人闻声回头,赶紧站直了身体,一脸的窘迫。③我吃惊地看定了面前这个从容优雅的女人,还没有等我说什么,她抬起头,也同样看定了我,丢出一句话:“这座位是你的吗?”说完了,完全不屑于知道答案的样子扭过头去,顺便把她美丽的女儿往身边拢了拢。④我没想到会碰到这么有个性的女人,更没料到她会先我而问出这样一句有个性的话来,我一时间哑口无言地站在那里。这时,儿子在身下轻轻碰碰我,说道:“妈妈,阿姨问你这个座位是不是你的?”我无奈苦笑,尽量和颜悦色地回答儿子:“阿姨没有问妈妈,她在问自己呢!”儿子有些奇怪,回头看看那女人,她正傲然注视着窗外,一副凛然的样子。儿子又看女人怀里的小女孩,小女孩也正看着他,于是,儿子就把同样的问题拿来和小女孩交流:“这个座位是你们家的吗?”小女孩细声细气地回答:“不是。”儿子释然地点点头说:“哦,也不是我们家的。”过了片刻,也不知儿子哪来的突发的智慧,他又一本正经地补充一句:“我还以为这位置是你们家的呢!”话一说完,周围的人都呵呵笑起来。前面一个中年人站起来把那位老人让到座位上,旁边一个中学生也站起身,把我和儿子让过去坐下。我们落座的过程中,儿子很骄傲地被几个乘客赞赏地摸了摸脑袋。⑤我紧紧地搂住身边的儿子,我明白,我宁可输掉许多次世俗的较量,也决不能输掉儿子。5.读第②段横线上的句子,儿子会意了什么呢?儿子的行为是偶然的吗?(4分)6.“我”为什么“我紧紧地搂住身边的儿子”?(3分)7.“我吃惊地看定了面前这个从容优雅的女人。”“我”为何而“吃惊”呢?(3分)8.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6分)①我没想到会碰到这么有个性的女人,更没料到她会先我而问出这样一句有个性的话来,我一时间哑口无言地站在那里。②我们落座的过程中,儿子很骄傲地被几个乘客赞赏地摸了摸脑袋。9.说说你对文中“儿子”、“我”或者“年轻女人”的印象。(4分)鸟巢为何东西高南北低?①国家体育场“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是由2001年普利茨克奖获得者赫尔佐格、德梅隆与中国建筑师李兴刚等合作设计的巨型体育场。它就像是一个用树枝般的钢网把一个可容10万人的体育场编织成一个温馨鸟巢,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鸟巢”坐落在奥林匹克公园中内区平缓的坡地上,场馆设计如同一个容器,高低起伏变化的外观可产生戏剧性和震撼性的视觉冲击力。“鸟巢”是建筑、体育、艺术完美的统一。②美轮美奂的。为什么东西两头高,南北两头低,远远看过去就像一个大元宝?③这是因为运动赛场具有方向性的缘故。大凡比较正规的足球场,一般都是南北走向。因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故太阳总是东升西落。假设足球场是东西走向,如果在上午比赛,日出东方,太阳光就会直射向东,则整个上午太阳都在偏东的方向太阳光就直射向东进攻的运动员,把运动员的眼睛照猫画虎的眼花缭乱;如果在下午比赛,日落西山,则整个下午太阳都在偏西的方向,太阳光就会正对向西进攻的运动员,把运动员的眼睛晒得直冒火花,运动员就不敢往上看。这当然会影响运动员的比赛。④因此,只有足球场是南北走向的时候,太阳光才是从运动员的侧面射过来的,运动员才能避免受到太阳的直射,不至于影响到时运动员的比赛。同样的道理,田径运动场也应该是南北走向,这样南北向的跑道就长此些,东西向的跑道就短些,尽量避免运动员在东西方向上受太阳光的影响。⑤另一方面,如果运动赛场是南北走向。那么东西方向看台观众的视线是均衡的,因为观众可以均衡地看到时两端的比赛情况,所以应该在东西方向应该布置更多座席,而南北方向的座席应该相对布置少一些。这样一来,东西两个方向留出的空间就肯定多些。南北两个方向留下的空间就少些。“鸟巢”东西方向有6层看台,南北方向只有5层看台,所以它东西两头就高起来(最高为68.5米),南北两边就低了下去(最低处42.8米)。另外,东西两头高还可以尽量遮挡一部分上午和下午的太阳,最大程度地减少太阳光对运动员的干扰。⑥“鸟巢”人性化的设计和独特的外观造型使它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一座独特的历史性的标志性建筑。它不论是近看还是远观,都将给人留下与众不同的、永不磨灭的形象。它完全符合国家体育场在功能和技术上的需求,又不同于一般体育场的空间效果既具有前所未有的独创性、艺术性和守信用性,而又大度、简洁、典雅,成为世界奥运史上的经典之作。10.国家体育场被称为“鸟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11.文中说“高低起伏变化的外观可产生戏剧性和震撼性的视觉冲击力”,这里“高低起伏变化的外观”指的是什么?(4分)12.南北走向的运动赛场设计成东西高南北低的原因是什么?(4分)13.阅读第⑤段中画线句,说说这一句话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三、古诗文阅读(24分)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14——19小题。(一)秋夜曲 张仲素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14.诗的首句写出了秋夜的什么特点?(3分)15.诗中“漫漫轻云露月光”表达了怎样的心境,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二)[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弟令毋斩,而戍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即已,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受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①通谓梁②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即恒楚将”。是时恒楚亡在泽中。梁曰:“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③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守曰:“诺。”须臾,梁睨④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③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④睨:斜眼看。16.试解释下列加点词字的意思。(4分)①吴广素爱人 ②比至陈 ③使公即恒楚将 ④是时恒楚亡在泽中1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①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②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18.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4分)19.从甲乙两文所叙的事件中,可看出陈涉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四、作文(60分)20.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高亭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1.①陨②邃③锢④抔(4分)2.(10分)①肠断白苹洲②会挽雕弓如满月③赢得生前身后名④只恐双溪舴艋舟⑤衡阳雁去无留意⑥梨花落后清明⑦虫声新透绿窗纱⑧零落成泥碾作尘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3.(6分)①《水浒传》鲁智深/鲁达(2分)②见义勇为/嫉恶如仇,粗中有细(2分)③拳打镇关西、火烧瓦官寺、大闹野猪林、大闹桃花村、二龙山落草等。(2分)4.(10分)⑴①中小学必须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组织学生进行集体体育锻炼,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②教育部计划实施中考体育和国家体质标准结合的试点,中学生的体质标准测试成绩将以一定比例纳入中考体育成绩。(3分)⑵生命在于运动。(伏尔泰) 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居里夫人)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毛泽东)(2分)⑶获得运动知识,增强体育技能。(2分)⑷老师!适当的放松也是必要的,身体好了,才能够有更加充沛的精力迎接考试,请您放我们回操场吧!(3分)二、现代文阅读(36分)5.儿子明白妈妈的意思,应该把座位让给更需要照顾的老人。儿子的懂事不是偶然的,一定是妈妈平时言传身教的结果。(4分)6.“我”对儿子今天的表现很满意,很感动,甚至是为有这样一个儿子而骄傲。(3分)7.“我”没想到一个年轻女人会抢老人的座位,而且那么理直气壮,那么心安理得,“迅速恢复优雅的姿态”,明明占了老人的座位还反过来指责老人。(3分)8.①指年轻女人不讲理,不知廉耻。(3分)②是自豪的意思。(3分)9.“儿子”天真可爱,尊重老人,正义感强;“我”虽然刚挂完吊针,又要照顾儿子,但仍把座位让给老人,是个心灵美好的人;“年轻女人”虽然“从容优雅”,但行为可耻。(4分)10.国家体育场像是一个用树枝般的钢网把一个可容10万人的体育场纺织成一个温馨鸟巢(4分)11.“鸟巢”外形上看是东西两头高南北两头低。(4分)12.(东西方向看台观众可以均衡地看到时两端的比赛情况,所以应该在东西方向应该布置更多座席,而南北方向的座席应该相对布置少一些;东西两头高还可以尽量遮挡一部分上午和下午的太阳,最大程度地减少太阳光对运动员的干扰。4分)13.列数字,通过具体的数据说明“鸟巢”东西高南北低的特点,使读者对鸟巢的外观特点有更为具体的了解。(4分)三、古诗文阅读(24分)14.写出了秋夜的漫长。意思对即可。(3分)15.凄清孤寂。寂寞悠思的心情。意思对即可。(3分)16.①素:向来②比:等到③将:统帅,率领④亡:逃亡(4分)17. ①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使军官恼怒,让他们责辱他,(借此)来激怒士卒。(3分)②我听说先动手可以制服对方,后动手就被对方所制。(不要求文字一致,翻译正确,无语病即可)(3分)18.甲文中记叙了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过程。乙文写项梁夺取郡守之位的兵变过程。(4分)19.陈胜是一个富有谋略,机智果敢,并有一定组织和领导才能的确人。项梁是一个沉着老练(或老谋深算、阴险狡诈等)做事迅速果断,善于随机应变的人。(意思对即给分)(4分)四、作文(60分)20.分五等评分。一等(60—55分):立意深刻,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通畅、生动。二等(54—48分):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结构完整,语言通顺。三等(47—42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尚明确,内容欠具体,结构完整,条理欠清楚,语言欠通顺。四等(41—36分):不符合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泛,结构欠完整,语病较多。五等(35分以下):感情不健康,或文理不通,或语病严重,或不足300字,不成篇。说明:①有创意,如见解新颖、材料新鲜、结构精巧,酌加3-5分。②书写清楚美观者,酌加1-3分;书写潦草、字迹难辨者,酌扣1-3分。③错别字3个扣1分(重错的不计)。 ④300字以上600字以下者,降等给分

5,九年级语文上册的期中试题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伫立(zhù)扒窃(bā)什物(shí)戛然而止(jiá)   B.嗤笑(chī)菜畦(qí)提防(dī)毛骨悚然(sǒng)   C.阴霾(mái)荫庇(pì)恣睢(suí)根深蒂固(dì)   D.亵渎(xié)禁锢(gù)汲取(jǐ)随机应变(yìng)   2、综合性学习。(4分)   火灾是威胁人类安全的主要灾害,成为仅次于旱灾、水灾的第三大灾害。我市某校九(1)班组织以“预防火灾从我做起”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并邀请你参加。   活动一:看图示,练疏散(2分)   请根据下面安全疏散示意图,用简洁的语言表述九年级的最佳疏散线路(不超过40字)。   最佳疏散线路:   活动二:编节目,作宣传(2分)   三句半是我国民间的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说唱曲艺,一般要求押韵,诙谐搞笑。   请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仿照前后句子样式,补写其中一节。   材料:楼内失火逃生时不坐电梯。穿过烟雾逃生时,应尽量用湿物裹身,捂住口鼻,身体贴近地面顺墙向安全出口方向疏散。当楼梯被烈火、浓烟封闭时,可通过窗户、阳台,逃往相邻建筑物或寻找没着火的房间。如果烟味很浓,房门已经烫手,说明大火已封门,再不能开门逃生,此时应将门缝塞严,泼水降温,信号呼救待援。   防火灾,说安全(三句半)   锣鼓一敲上台前,我们四人来表演。说说防火安全事,宣传!   关注消防图保险,珍爱生命最为先。千千万万得注意,当然!   万一火情到身边,沉着冷静别慌乱。火势不大消灭掉,乐观!   消防事业不一般,与我与你紧相连。时刻防火别大意,平安!   说上一段三句半,说好说赖请包涵。祝愿人人都安全,再见!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看了小沈阳幽默搞笑的表演,他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B.登山节期间,天气晴好,来泰山旅游的中外游人络绎不绝。   C.老舍先生经常深入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感受、体验他们的辛酸与快乐,所以才有脍炙人口的作品流传于世。   D.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4、方明为了参加学校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诵读红色经典活动,托亚玲的妈妈在县图书馆借本长篇小说《红岩》。下面是他发给亚玲妈妈的短信,阅读后完成后面题目。(4分)   王阿姨,我是亚玲的好朋友方明。①虽然没有与您见过面,但您的名字我早已耳熟能详。我现在有一件事情要麻烦您:②最近,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要求每个同学读一本歌颂革命先烈的课外书。③我很想读一读《红岩》这部小说,详细体察革命先烈的斗争历程,可我们学校图书室和同学都无此书。不知你们图书馆有没有这本书。如果有,请亚玲同学带给我;④如果没有,必须及时告诉我。多谢您的帮助。   第①句中“耳熟能详”这一词语使用不当,应改为 。   第②句成分残缺,应改为 。   第③句搭配不当,应改为 。   第④句不得体的词语是 ,应改为 。   5、古诗文积累。(共12分)   (1)羌管悠悠霜满地, ,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 李煜的《虞美人》中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词句,李清照的《武陵春》中把愁写得更有分量,想像新奇而生动的句子是 。   (3) 王安石的咏杏诗有“纵被东风吹伏雪,绝胜南陌碾成尘”的诗句,《卜算子?咏梅》中比其用意更为深沉的词句是   (4)刘方平的《月夜》中通过对昆虫的描写,使之感到春已来临的诗句是   (5)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了自己报效国家、御敌立功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6)《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 。”两句意思一致。    二、古诗文阅读(18分)   (一)   菊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   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   由来不羡瓦松①高。   [注一]①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   6、这首诗用“露湿秋香满池岸”来描写菊花在秋天早晨开放的景象,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发挥想象,把该诗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2分)   答:   7、结合全诗,对“由来不羡瓦松高”一句进行简要赏析。(2分)   答: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4分)   【甲】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荆轲奉樊於期①头函,而秦武阳②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③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④假借⑤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⑥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⑦(zhèn)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⑧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⑨柱而走。群臣惊愕,卒⑩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选自《荆轲刺秦王》)   【注释】①[樊於期]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逊到燕国。②[秦武阳]人名,又名秦舞阳,充任荆轲出使秦国的副手。③[陛]殿前的台阶。④[少]通“稍”。⑤[假借]在文中是“原谅”的意思。⑥[发]打开。⑦[揕]用刀剑等刺。⑧[绝]挣断。⑨[还]通“环”,绕。⑩ [卒]“猝”,突然。11[郎中]宫廷的侍卫。   8、根据上文,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长跪而谢之( ) (2)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   (3)寡人谕矣( ) (4)图穷而匕首见( )   9、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划出两处。(2分)   方 急 时 不 及 召 下 兵 以 故 荆 轲 逐 秦 王。   10、翻译下列句子。(6分)   (1)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译文:   (2)使毕使于前。   译文:   11、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最后弱国取得胜利的故事。   B.【乙】文所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经过:他拿着匕首,追赶秦王,而其余臣子则袖手旁观。   C.【乙】文中记载了秦国的一条法律:带刀的侍卫一般不上殿,上殿的臣子不能带刀。   D.【甲】【乙】两文在人物刻画上均用了对比的方法,其中【乙】文用秦武阳的“色变振恐”衬托出荆轲的沉着冷静。    三、现代文阅读(28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5-20题。(16分)   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马付才   ①初二那年,我从家中那台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中,看到了一幢幢高耸的大楼直插云霄,一座座盘旋的立交桥雄伟壮观,一辆接一辆的小汽车井然有序的穿梭不停,大街上的霓虹灯闪着诱人的光彩,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   ②我目瞪口呆,原来城市是这样的美好啊!   ③年少的我由此陷入了深深的忧伤,   ④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 我想,父亲如果是城里人该有多好,那我也就是城里人了。   ⑤暑假,几名城里的大学生到我们这座大山里写生,他们背着画夹,戴着大阳帽,洋气十足。其中有一个叫黄春草的女孩儿,就借住在我家。   ⑥有一天早上,为了画日出,天刚蒙蒙亮她就起床了。我缠着要看她画画,就和她一起去了。我们一起登上了山顶,大阳升起来了,红彤彤的,将云彩映照得格外艳丽。黄春草支起画夹,神情专注地画着。等她画完画,我们就坐在一块石头上聊天。我说:“我真羡慕你,生活在大城市里,享受着富足的生活和良好的教育,像我这样活着实在没有一点儿意思。”可她却说:“不要把别人的生活想得太美好,小小年纪不要如此多愁善感。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   ⑦于是她讲道:“在一座大山深处,有一个小女孩儿,十岁那年,母亲病逝;十二岁那年,父亲抬木头时被砸伤,从此干不了体力活儿。她每天背着个破布包,跑步去六公里外的学校上学。放学后,她还得割猪草,像男人一样在腰上缠根绳子,下到悬崖下面挖药材,挣点找补贴家用和交学杂费。后来她考上了大学,她一共贷了八千多元的助学贷款……”   ⑧我想不到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我更不幸的人,我以为她在给我编故事,黄春草却说这个女孩儿就是她。   ⑨我惊讶地看着黄春草,她的脸上非常平静。我想,比起黄春草,我幸运得多了,最起码,我还有爱我的爸爸和妈妈。   ⑩黄春苹的手指向远处,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我惊讶地发现,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竟然生长在一块伸出的岩石下面。那块岩石像伸出的房檐一样,严严实实地遮挡住了阳光,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她说:“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射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   ⑾是呀,我们不能选择自己出生的时间和地点,但我们可以选择顽强,在艰苦的环境中一样能够茁壮成长,就像那朵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12、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不超过50字)(2分)   13、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4分)   (1)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2分)   ⑵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竟然生长在一块伸出的岩石下面……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2分)   14、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是景物描写,请联系上下文,分析这个句子的作用。(2分)   15、请谈淡你对第⑩段“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射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这句话的理解。(3分)   16、试分析文章标题“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的作用。(2分)   17、不管是贫穷,还是富足;是杰出,还是平庸,在比较中,我们往往都会感到自己的处境不如意。亲爱的同学,读了本文后,你一定会对自己的生活有新的认识,对人生有新的感悟,请以“感谢你,岩石下的小花”为题,写一段话。(50字左右)(3分)   感谢你,岩石下的小花   (二)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2分)   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是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不愿意做。不愿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深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梁启超《敬业与乐业》)   18、选文中,作者针对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2分)   19、从内容和表达两个方面看,选文开头写作者和某人的对话有什么好处?(4分)   20、选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一例分析。(3分)   21、结合文段内容和自己的体验,说说一个人如何才能做到乐业。(3分)   四、作文(50分)   22、以下两题,选作一题。   (1)阅读下面短文,根据你的感悟作文。   一天,父亲同我去公园,他指着园内两排树问我:“你知道那些是什么树吗?”我一看,高大的是白杨,显得十分矮小的是银杏。父亲说:“这两排树是同时栽下的。栽下时,都一样高。它们享受同样的阳光,同样的水土,到后来,白杨为什么长得高大,而铱杏却生得矮小呢?”父亲见我回答不上来,接着说:“孩子,要知道,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成长。”   这诗一般的语言,像一道阳光,一下子照亮了我的心。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努力着,努力着,从不放弃……   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成长”,那些自以为愚笨的孩子,请好好记住这句话,它一定会照亮你人生的方向。   要求:自拟题目,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与本人相关的人名、校名;   (2)根据提示作文。   电视,成为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网络,给了我们无限的空间;短信,传递着人间的温情……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请以“______改变了我的生活”为题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所填词语要与科学技术有关。②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与本人相关的人名、校名。   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4分)   1、B   2、活动一: 九⑴至九⑶班从“1号出口”疏散,九⑷至九(6)班从“2号出口”疏散。   活动二:示例:楼内着火快疏散,捂住口鼻防浓烟。信号呼救等救援,避险!   3、A   4.①熟悉 ②最近,学校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要求每个同学读一本歌颂革命先烈的课外书。 ③我很想读一读《红岩》这部小说,详细了解革命先烈的斗争历程。④必须 “麻烦”或“烦劳”(改为“请你”也给分)(4分,每改正确一句1分。)   5、(12分)(1)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3)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4)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5)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每小题各2分,)   二、古诗文阅读(18分)   (一)6、(2分)沾满晨露的丛丛秀菊湿润晶莹,含露绽放,散发出缕缕幽香,飘满了水池岸边。(想 象合理,描写形象,能再现诗句所描写的画面即可计分,否则酌情扣分)   7、(2分)参考示例l:诗人采用对比手法,将菊花与瓦松作比,突出表现了菊花虽生长在低洼之处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了人们的品质。   参考示例2:诗人采用拟人的手法,将菊花人格化,用“不羡”更形象地表现出菊花不慕高位、不慕荣利的品质。   (表现手法把握准确计1分,分析恰当计1分;语意相近即可)   8、⑴道歉 ⑵介词,从、由 ⑶明白,懂得 ⑷穷尽,完结   9、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   10、(1)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   (2)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   11、B   三、现代文阅读(28分)   (-)(16分)12、(2分)“我”生活在大山里,羡慕城里人的生活.听了黄春草在逆境中奋斗的经历后,认识到了只有选择顽强.才能茁壮成长。(提示:“我”羡慕城里人的生活,黄春草的奋斗经历1分,“我”的认识1分)   13、(4分)(1)“质问”:表达“我”对父亲的不满,把自己不能过上城市富足生活的责任归结到父亲身上。(2分,意合即可) (2)第-个“竟然”强调小花恶劣的生长环境;第二个“竟然”突出了小花顽强的生命力;(2分,各1分)   12、(2分)烘托了“我”对黄春草的美好生活的羡慕之情(或“向往之情”)。   15、(1分)“阳光”暗喻了美好生活(“阳光虽然没有照到小花身上”是指还没有过上美好生活,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是指看到了美好生活的存在)(1分)这句话告诉我们看到了美好生活,就有了希望和梦想,就要去追求奋斗。(1分)   16、 (4分)形象点明了文章的工旨(1分.如果不写“形象”扣0.5分) 暗喻了在逆境中顽强奋斗的人(或者“黄春草”)(1分)   17、(3分)提示:紧扣原文.结合实际,语言流畅(如不结合实际扣1分)   (二) 18、答案:针对“做工苦”提出“要乐业”的论点。(如答“针对做工苦提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的论点”也可给分)   评分:本题2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19、答案:内容上:借生活小事引出要说明的道理: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表达上:采用对话方式亲切平易,如话家常,便于交流,容易产生共鸣。   评分: 本题共4分。每个方面2分,意思对即可。   20、答案:第一问: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证法)、对比论证 第二问示例:①举例论证:举两等苦人的例子,论述“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的道理。②引证法:引用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话,论证“乐业的重要性”。③对比论证:先从反面论述心境不好,什么事都苦;再从正面阐述什么职业都有乐趣。   评分:本题共3分。第一问2分,答出其中两种即可。第二问1分。   21、答案:不畏劳苦;要善于在劳苦中寻找快乐;要全身心投入到职业中,在奋斗中增加快乐的分量;干一行爱一行,以此为乐等。   评分:本题共3分。答出3点得满分,答出2点得2分,答出1点得1分,意思对即可。
文章TAG:天津市南开九上期中作文题目天津天津市南开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