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造像材质很多,有金玉,铜,铁,木,石,瓷,泥陶等,明清时期,造像水平参差不齐。但西藏系佛像多比例匀称,颜面端正,造型优美,细部雕刻精致,将汉式的衣装和审美情趣融以藏系佛像的准确比例和写实技法,使得明清时代佛造像又呈现出繁荣局面,但正式作为供奉礼拜还是从五胡十六国时代始,至今十六国时期的石窟在敦煌,金塔寺,天梯山,文殊山,炳灵寺等均有遗存,十六国的小铜佛像,也有不少传世品和出土品。
1、明清的佛像价值高吗?都有哪些造型?
佛像作为信徒供奉礼拜之用,应該说只有时代早晚之分并没有真假的问题。据史料记载与考古发现,佛像早在东汉时期即传入我国,但正式作为供奉礼拜还是从五胡十六国时代始,至今十六国时期的石窟在敦煌,金塔寺,天梯山,文殊山,炳灵寺等均有遗存,十六国的小铜佛像,也有不少传世品和出土品。由于大多数佛像没有铭文,到底是十六国那个朝廷铸造,很难确认,但其造型规律还是一致的,
佛造像材质很多,有金玉,铜,铁,木,石,瓷,泥陶等,明清时期,造像水平参差不齐。明代(1368~1644年)汉式传统技法雕塑普遍衰退但明中期銅佛仍不乏精美者,到明晚期一般都头大身小,姿态僵板,无雕塑之美可言。但西藏系佛像多比例匀称,颜面端正,造型优美,细部雕刻精致,将汉式的衣装和审美情趣融以藏系佛像的准确比例和写实技法,使得明清时代佛造像又呈现出繁荣局面,
清代佛像(1644~1911年)佛造像仍以西藏系为主流,以传统技法制作的汉式佛像,日見衰退不复振作。明清时期佛像,以明永乐,宣德朝北京宫廷制作,与清代北京清宫造办处,和乾隆朝造金铜佛像的制作最为精美,造型端庄,纹饰规整,细部刻划细膩,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最高,一般的市场上罕见,但在拍卖市场屡屡出现几百万,超千万,甚至出过超亿元的天价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