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台湾 > 桃园市 > 比热容教案,比热容教学设计 比热容教案

比热容教案,比热容教学设计 比热容教案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2-20 11:59:10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比热容教学设计 比热容教案

1、教学目标: 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会查比热容表,了解一些常见物质的比热容,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会进行物体吸热、放热的简单计算。 2、教学重难点 本节包括“比热容”和“热量的计算”两部分内容,根据实际生活经验,海边的沙子和海水在太阳的照射下,它们的温度不同,从而提出不同物质,质量相同时,吸收相同热量升高温度不同的研究问题。通过实验引出比热容的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就叫比热容,它反映了不同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它可用于解释生活中吸热升温的一些现象。本节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从分析物理事实到抽象出这个概念,再提升到理解这个概念的内涵,其思维能力的要求是很高的,所以比热容概念和应用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难点。为了加深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可以根据比热容的定义写出比热容的计算式,比热容本身也是利用了比值定义法,可以利用前面学过的密度等概念,类比得出计算式,利用及其公式变形进行计算也是本节的一个重点。 重点:比热容概念和应用,以及热量的计算。 难点:比热容概念的建立。 3、教学策略 比热容概念的建立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结合生活经验,如海边的沙子和海水中午时的温度不同,提出问题,不同物质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吸热温度变化可能不同。再通过实验来验证,做好实验是关键,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相反如果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热量也不等。根据实验得出比热容的定义,根据定义还可以写出比热容的计算式,根据计算式得出比热容的单位。通过阅读不同物质的比热容表,了解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与密度、熔点等相似,它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等因素无关。为了进一步加深对比热容的理解,可以利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以及利用Q=cmΔt进行一些简单计算。 4、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天平、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温度计、水、食用油、烧杯。

比热容教学设计 比热容教案

2,比热容教案 比热容教案是什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热量及其单位,理解比热容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探究,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物质比热容的过程,使学生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热量及其单位,探究物质比热容。 【难点】探究物质比热容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 环节1: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复习之前的知识,“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哪几种?” 环节2:讲授新课 1.热量:进行追问“在热传递中,物体内能的改变与吸热或放热有什么关系?物体内能的变化与物体吸热或放热的多少有什么关系?” 引导分析,在热传递中,物体吸热,它的内能增加,物体吸收多少热量,它的内能就增加多少;物体放热,它的内能就减少,物体放出多少热量,它的内能就减少多少,因此可以用热量来量度物体内能的变化,由此引出热量的概念。 2.比热容:紧接着从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入手,举出生活中烧水的现象,说明同种物质,质量不同时,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不同的,引出提问“不同种类的物质,质量相同时,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他们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相同吗?”引发学生进行猜想。 【提出问题】 不同种类的物质,吸热的本领一样吗? 【猜想与假设】(让学生思考或小组讨论后回答) (1)可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2)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3)可能与物体的温度变化有关。 (4)可能与物质种类有关。 (5)可能与物质的物态(气态,液态,固态)变化有关。 在设计实验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控制变量。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制定计划: 在这一环节,引导学生讨论回答: (1)研究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与质量的关系,要控制物质的种类,温度的变化相同。 (2)研究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温度变化的关系,要控制物质的种类与质量相同。 (3)研究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物质种类的关系,要控制质量、温度变化相同。 设计实验: 在这一环节,先让学生分小组设计讨论后交流,教师从旁指导。 1.实验器材:2个铁架台、2个500ml的烧杯、2个同规格的”热得快”、2个搅拌器、秒表、量筒、温度计。 2.实验步骤: (1)取两个相同的烧杯,甲烧杯里装400g水,乙烧杯里装400g煤油,使它们的温度都处于室温,给他们都加热相同的时间(如1-3分钟,使他们吸收的热量相同),观察它们升高的温度是否相同。 (2)接着上次继续实验,如果让他们都从室温升高到40℃,观察加热所需要的时间是否一样(吸收热量是否相同)。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进行实验: 学生进行分组探究实验,并随时记录好实验数据,教师要对实验步骤进行必要的演示,从旁进行指导。 收集证据: 在对实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质量相同、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使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煤油上升的温度较高;要使它们上升相同的温度,对水加热的时间更长一些,水吸收的热量更多一些,即给相同质量、不同种类的物质加热,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对它们加热的时间是不同的,这表明它们所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 由此可知,不同种类的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不仅与质量有关,还与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如何表示物质的这种性质呢——引出比热容的概念。 通过刚才的实验证明,以及大量实验表明,不同种类的物质,在质量及温度变化都相同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一般不同,这是由物质本身的性质及状态决定的。通过类比密度的定义,由此得出比热容的定义。介绍单位及读写法。 3.查表 让学生自主查表,查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质的比热容,并思考以下问题: (1)在表中比热容最大的是哪种物质?比热容是多少?有什么物理意义? (2)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定不同吗? (3)比热容反映了物质的什么特性? 以此来加深学生对于比热容概念的理解。 4.应用 这部分主要是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的应用,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并思考以下问题: (1)为什么我国北方有些地区冬季供暖用的”暖气”就是用水作为工作物质将热量传递到千家万户的? (2)为什么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常用水作为工作物质?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分析,并进行解答。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节3:巩固提高 用比热容思想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环节4:小结作业 小结:找同学来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作业:课后完成练习册本节的内容。

比热容教案 比热容教案是什么

3,初三物理比热容教案以及知识点归纳

  比热容是初三阶段物理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同学们需要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并且能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下面一起来看看我整理的初三物理比热容教案以及知识点归纳,希望对您有帮助。  初三物理比热容教案一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3、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二)过程与 方法   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的计算   比热容概念的理解关键   讨论、探究实验、讲授   讨论   实验器材有:电加热器两个、水、煤油、温度计、手表   一、导入新课   指导观察投影: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图片教师引导:汽车发动机工作时,温度升高,需要用水来冷却。这里用水为什么不用 其它 液体呢?组织学生讨论,肯定有价值的猜想。点拨:会不会是因为水的吸热能力强呢?引出课题,并板书。展示学习目标。   二、水吸热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   观察烧水投影图片,提出问题:水吸热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根据已有的生活 经验 说出猜想并说出猜想的依据。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积极发言。(1)水的质量。猜想的理由:烧开一壶水比烧开半壶水加热时间长,吸热多(2)加热后的温度(3)升高的温度   组织讨论(2)、(3)猜想哪个更合理,说出理由:将一壶水烧开比烧成半开吸热多,将一壶凉水烧开比将温水烧开吸热多。为了更准确的做出判断要进行实验探究与学生共同设计实验方案:选用实验器材、测量什么物理量、记录那些数据、怎样分析实验数据以及实验步骤。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肯定优点,矫正错误。投影展示有代表性的一组数据,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得出正确结论。一定质量的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初温可以不同,末温可以不同),吸收的热量相同。   三、比热容   (一)实验探究:(1)、提出问题:展示铜块和铝块,问:如果它们质量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两者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由此提出怎样的研究课题,由学生 总结 。(2)、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讨论:选择哪两种物质加热进行对比,加热液体好还是固体好;如何控制变量;测量那些物理量;用什么器材。   方案一: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方案二: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按照设计方案,分组实验,小组成员合作,注意操作规范。设计记录表格,准确记录数据。(4)分析与论证做好两种物质的数据对比,学会分析数据,探究结论,先小组交流意见,再师生共同交流,最后确定实验结论。(5)评估交流实验的得与失,操作是否规范,实验误差的原因,结论是否恰当,描述是否准确等等。   (二)比热容通过实验知道,不同物质吸热能力不同,如何描述这一不同需要引入物理量——比热容。正确引导,给出比热容的概念:不同物质质量相同:单位质量升高温度相同:   1、概念: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板书)。学习单位,强调书写。   2、观察比热容表,了解常见物质比热容。学会读表,引导学生寻找规律,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1)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不同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2)同种物质状态不同时比热容不同(3)液体的比热容一般比固体的比热容大等等   (三)比热容的应用   让学生思考交流(1)冬天,暖气管道中用热水取暖(2)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为什么?   四、热量的计算   在明确比热容的物理意义的基础上,如何运用比热容计算物体吸放热呢?举例:将2kg 水加热,升温10℃,水吸热多少?让学生讨论,说出计算方法。从而总结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 Q吸=cm(t2-t1) Q放=cm(t1-t2) 说明各个符号代表的物理量,及各个物理量的单位。特别明确⊿t、 t2、t1代表什么温度。   例题1、投影显示题目,明确题意,分析解题思路,解法示例。   变式训练:利用公式,分别会计算Q吸、Q放、c、m、t、t0、⊿t   五、练习巩固:题目见随堂练。   学生板演,为其他学生示范,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错误。教师指导做题,及时反馈矫正。   六、课堂总结回扣目标,总结学到了什么,有哪些疑问,及时补救。   七、板书:   §12.2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一、水吸热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猜想)   (1)水的质量。   (2)加热后的温度   (3)升高的温度   小结:一定质量的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初温可以不同,末温可以不同),吸收的热量相同。   二、比热容   1、概念: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   2、观察比热容表,了解常见物质比热容。   发现:(1)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不同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   (2)同种物质状态不同时比热容不同   (3)液体的比热容一般比固体的比热容大   三、热量计算(对同一物质状态而言)   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   Q吸=cm(t2-t1)   Q放=cm(t1-t2)   初三物理比热容教案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比热师反映物质属性的物理量(2)学会查比热表,了解一些常见物质的比热。(3)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2 过程与方法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的一些重要特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科学探究带来的乐趣,学会交流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体会物理学科的美   二、设计思路   本节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应全面体现新课程标准,让学生体验探究活动的全过程: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 设计实验 ---- 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交流与讨论----评估,增加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和思考深度,充分发动学生进行讨论,倡导学生提出更完善、甚至更好的思路。本知识点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比热容的知识点对初中学生来说,还是一个较为抽象难懂的概念,要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加深对物质的这一特性的理解。   三、教学重点、难点   物质的比热容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会用比热容解释一些自然现象   四、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水、沙子、烧杯、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玻璃棒、火柴、钟表等   五、 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讨论、交流(2课时)   六、教学设计   (一)情景引入:   播放flash课件《大海啊,故乡》,让学生一起 学 唱歌 ,把学生带入沙滩海水的场景。   师:同学们,看到这么优美的画面,听到这么动听的歌声后,大家有何感想?   生:我们仿佛来到了浩瀚的海边,想象着自己在大海中 游泳 ,在海滩边嬉戏┉   师:同学们,有谁去过海边吗?有何感受?(引导:白天,当你在海水中和走在沙子上时,脚感觉是否相同?而晚上呢,又是怎样一种情形呢?)   生:白天,海水凉,沙子烫,傍晚,海水暖,沙子凉   师:这种凉和烫的不同,指的是哪方面的区别?   生:温度的不同   师:同学们,联想一下生活中,你有类似的感受吗?   生1:夏天游泳池中水和岸上的瓷砖温度不同   生2:夏天赤脚走在水泥地上烫,走在有水的地上凉   (评析:提炼问题,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的生活经验)   (二)提出问题   师:为什么同一时刻,海水和沙子的温度不同呢?请同学们提出合理的猜想   (三)科学猜想   生1:可能是蒸发吸热   生2:可能是海水好沙子的质量不同   生3:可能是导热能力不同   生4:可能是密度不同   生5:可能是表面积不同   生6:可能是物质不同   (评析:尽可能让学生提出更多的猜想,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师:白天和傍晚沙子和水的质量、导热能力等都没变,为什么白天和傍晚沙子和水温度不同呢?白天海水蒸发吸热,海水温度低,而傍晚海水也要蒸发,为什么海水反而比沙子暖呢?   生:可能沙子吸热升温或放热降温比水快   师:很好,那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来比较沙子和水吸热升温谁快?   (四)设计实验   师:这只是猜想,是否正确要用实验来进行验证,下面我们就来设计实验比一比沙子和水吸热升温的快慢。我们以前学过一个比较快慢的方法是如何的?   生:比较运动快慢,是这样的:   师:我们可仿照这种方法来比较沙子和水吸热长温的快慢,请说出你们的办法   (评析:运用学生已有的比快慢的方法进行知识的迁移,设计出比较升温快慢的方法)   师:如果改变沙子和水的质量,会不会影响结果?   生:会   师:那我们在设计步骤时要注意什么?   生:要取相同质量的水   (评析:控制变量是科学探究中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在教学中不时地进行渗透)   师:加热时间越长,说明什么?引导:如果给水和沙子加热相同的时间,说明它们获得什么是相同的?   (评析:学生对吸收热量与加热时间之间的关系,很难联系起来,须引导让学生去理解)   师:加热时间相同,表示吸收相同的热量,那么我们应该设计哪些步骤?   生:取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给它们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谁的温度升得快?   师:在这个方案中,需要哪些器材?   生:天平、水、沙子、秒表、温度计、铁架台、酒精灯、搅拌器   师:要测哪些物理量?   生:沙子和水的质量、初温、时间和温度   师:请大家根据这个方案,画出实验表格   生:画表格   师:还有其它方案吗?   生:取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让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它们加热的时间。   师;请再画出表格   师:那这两个方案,哪一个好呢?   生:第一个好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第一个方案控制好时间,容易读出时间,而第二观察温度后再去看时间,温度变化大,误差较大   师:其实两个方案都是可以的,你觉得哪个容易做,就做哪一个(评析:对学生的方案加以肯定,并让学生自主去探究,而不是把方案呈现给学生)   师:在实验中为了尽可能减小误差,保证安全和数据的精确性,要注意什么问题?   生1:要让水和沙子同时加热(一个先加热后,石棉网上已很烫,会使后测物体的温度升高)   生5:为使沙子均匀加热,要用搅拌器搅拌,而不能用温度计搅拌沙子   (五)进行实验   生按照上述方案,开始进行实验   教师巡视:观察学生的实验情况,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对学生实验中创新的部分进行及时的表扬与肯定。   (六)交流评估请不同小组的同学交流实验的数据,让学生分析表格,找出规律   生3: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的时,沙子比水所需要的时间 短   (七)得出结论   师:如果我们把加热时间相同说成吸收热量相同,那么会得出什么结论?   生2: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是不同的。   师:现在同学能解释前面提出的问题:为什么白天海水凉,沙子烫,而傍晚海水暖,沙子凉了吗?   生:因为白天相同质量的沙子和水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沙子的温度升得高,所以沙子烫,而晚上沙子和水放出相同热量时,沙子的温度降得快,所以沙子的温度低   师: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同,这反映了物质什么方面的一种特性?   师:我们就把物质在吸热能力这一特性,用比热容来表示,这个内容我们将放在下堂课进行研究。   比热的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所吸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在国际单位制度中,比热的单位是焦/(千克℃) ,符号为J/(kg℃),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物理意义表示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所需吸收(放出)的热量为多少焦耳。   物质的比热表,见P16,了解一些常见的物质的比热的大小,从中查出沙子和水的比热的大小,解释沙子和水在不同时刻温度不一样的原因。   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目前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电站建成后,三峡库区的气候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夏天气温将比原来下降2℃左右,而冬天气温比原来升高   这也是造三峡工程的一些负面影响。专家预测的依据,就是同学们今天所学的有关知识。   白天的时候,陆地的升温比海水快,形成空气的密度差,海面上的空气的密度高与陆地上的密度,陆地上热空气上升后海面上空气补充,形成海风。而晚上的时候正好相反,形成陆风。海陆风不仅体现在一天而且体现在某个季节,请分析张家港的冬夏长刮什么风,与实际是否相符   3、汽车的发动机常用水进行冷却,这是因为水具有比较大的__________ ,根据P17图说明它的工作原理。   4、水稻是喜温作物,在每年三四月份育苗的时候,为了防止霜冻,傍晚常常在秧田里灌一些水过夜,第二天太阳生起的时候,在把秧田中的水放掉,你能解释这种原因吗?   室里常常用温度计来测量物体的温度,你知道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哪个灵敏吗?为什么?   6、夏威夷是一个地出天平洋深出的一个岛,那里气候宜人,是旅游度假的圣地,初了景色诱人之外,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冬暖夏凉,你能根据其地理特点结合物理知识说明原因吗?   本课是一堂典型的探究性学习的课,在教学中一定要防止将探究性教学变为陈述性教学。陈述性教学把实验有朝一日、装置、步骤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探究性教学通过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等延长了教学过程,增加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与思考的深度,所以为了突出这一重点和难点,特意安排了两课时,充分发动学生进行讨论,倡导学生提出来更完善更好的思路,让学生体验到假设与难的过程是艰难的。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动手和思维能力。   实验中把加热的容器由烧杯换成了生活中的易拉罐,这有二个好处,一是加热砂子时不会破裂,另一个是大大缩短了学生实验所用的时间。   第二课时的“物质比热容”的教学内容,原来是初三的教学内容。现为了使物质的物理属性这一节内能够完善一些,就把比热容这一热学概念的引出放到了初二。这一部分内容可让学生在自学后再与密度的知识进行对比的基础上了解有关比热的知识并尝试用比热容来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初三物理比热容知识点归纳   一、知识点   比热容的意义、单位、物质吸热能力的比较,热量的计算   二、学习要求   1.理解比热容的意义。比热容指物质容纳热的能力,体现两个规律:   ①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小的升温高;   ②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比热容大的吸收热量多。   2.知道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一种性质,与质量大小、吸热多少、温度变化多少均无关。类似力学中密度的概念。   3.知道比热容的单位:J/(kg·℃),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4.记住水的比热容:4.2×103J/(kg·℃),水比热容的含义:质量是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要吸收4.2×103焦耳的热量。   5.理解探究实验“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研究问题方法: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   6.会利用比热容知识解释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7.会利用热量公式:Q=cmΔt进行吸热和放热的计算。注意题目中描述温度变化“升高了”和“升高到”的区别   三、练习题   1.烈日炎炎的夏季,白天海滩上的沙子热得烫脚,海水却很凉爽;傍晚,沙子很宽凉了,但海水却仍然暖暖的。同样的日照条件下,沙子和海水的温度不一样的原因是(  )   A.沙子的密度比海水的密度大   B.沙子的比热容比海水的比热容大   C.沙子的比热容比海水的比热容小   D.沙子的质量比海水小   2.将质量是0.5 kg的水加热,使它的温度从20 ℃升高到60 ℃,需要吸收的热量是[c水=4.2×103 J/(kg℃)] (  )   A.4.2×104 J B.1.26×104 J   C.8.4×104 J D.8.4×107 J   3.质量和初温度都相同的水和铜块,分别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将铜块投入水中(c水>c铜,不计热损失)则(  )   A.水的温度升高,铜块的温度降低,且水升高的温度和铜块降低的温度相同   B.水的温度降低,铜块的温度升高,且水降低的温度和铜块升高的温度相同   C.水的温度升高,铜块的温度降低,且水增加的内能和铜块减少的内能相同   D.水的温度降低,铜块的温度升高,且水减少的内能和铜块增加的内能相同   4.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D.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就一定不变   5.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将4 kg的水倒掉一半,剩下水的比热容是   J/(kg?℃);初温为30 ℃、质量为2 kg的水吸收2.1×105 J的热量后温度将升高到  ℃   6.如图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将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然后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并不断搅拌,每隔2 min记录一次温度。实验记录如下表:  (1)本次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A.控制变量法 B.理想实验   C.比值定义法 D.类比法   (2)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少的物质是 。吸热能力强的物质是 。   (3)玻璃棒的作用是 。   【答案】   1.C;2.C;3.C;4.A;   5.4.2×103 55;6.(1)A (2)煤油 水;(3)使物质均匀受热 猜你喜欢: 1. 初三物理电流和电路教案以及知识要点 2. 初三物理热机知识点 3. 初三物理优秀教案 4. 初三物理知识点梳理 5. 2016届初三物理新人教版知识点 6. 初三物理全一册教案有哪些

初三物理比热容教案以及知识点归纳

文章TAG:比热容教案比热容教案教学

最近更新

  • 中国古代教育,指出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

    指出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中国古代有不同的教育思想。儒,法总结:仁2,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内容有哪些方面各家族有自己的家书也就是家风第一诗书第二,包括启蒙系列--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

    桃园市 日期:2023-05-06

  • 心灰意冷的反义词,灰,不能写惠或慧失意

    意气风发、沾沾自喜、趾高气扬、心灰意冷、垂头丧气、垂头丧气、情绪低落等,吕明·坤《呻吟语·成就》:“正因志气不壮,人言慈悲,心灰意冷,而不死,灰,不能写“惠”或“慧”失意生词基本释 ......

    桃园市 日期:2023-05-06

  • 项目建设情况汇报,工程汇报材料怎么写内容三点1开工前施工准备2工程进展3质

    工程汇报材料怎么写内容三点1开工前施工准备2工程进展3质2,项目总结报告怎么写1,工程汇报材料怎么写内容三点1开工前施工准备2工程进展3质百度文库中搜索下“施工组织设计”,搜索时可 ......

    桃园市 日期:2023-05-06

  • 中国四大文化遗产,我国四大自然文化遗产之一的自然是什么意思

    我国四大自然文化遗产之一的自然是什么意思这里是“非人造”的意思。例如张家界自然是天然形成的风景名胜,非人力建造……2,四大文化遗产是什么《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 ......

    桃园市 日期:2023-05-06

  • 大鲤鱼怎么做好吃,烤鱼1200g食材准备好

    配料:鲤鱼1200g,鲤鱼做法如下:烘烤鲤鱼食材准备如下:鲤鱼1、酱油1碟、盐1碟、食用油1碟、孜然粉2汤匙、辣椒粉2汤匙、葱花1把,具体做法如下:先把鲤鱼表面的水擦干,然后用刷子 ......

    桃园市 日期:2023-05-06

  • help过去式,help的过去式

    help的过去式规则动词后面直接加ed,答案为helped希望对你有帮助,望采纳!精-----锐---帮!helped直接加edhelp的过去式helped2,help的过去式怎么 ......

    桃园市 日期:2023-05-06

  • 高温防暑,高温天气如何防暑降温

    高温天气如何防暑降温不要在烈日下暴晒,在高温炎热的地方注意通风。通风不是指站在室外就可以了,而是有空气流动的,没有空气流动就扇扇子通过外力使空气流动{0}2,高温天气如何防暑由于高 ......

    桃园市 日期:2023-05-05

  • 新疆汤饭,新疆烤全羊最好吃?原来是这样

    我之前的回答也提到了,也是新疆特色美食,说到新疆,怎么能不说烤全羊呢,所以我觉得新疆烤全羊最好吃,新疆旁边有个女的,看到他们烤全羊,就说新疆烤全羊有区别,之前有同学是新疆,也听说过 ......

    桃园市 日期: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