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和深圳的面积比,少了二百平方公里左右,为何厦门的常住人口不到深圳的三分之一。但深圳也有厦门没有的优势,从生活环境,舒适程度,便利程度和就业条件来看,深圳比厦门应该强不止一个档次,客观的来也更适合年轻人拼搏.以市民收入和房价来看,深圳也比有厦门有优势但是,厦门的好处在于适合生活,深圳压力相对较大,人口密度也是非常的大,同时生活和工作的节奏也很快,有句话形容。
1、厦门和深圳面积相差不大,为何厦门的常住人口不到深圳的1/3?
厦门和深圳的面积比,少了二百平方公里左右,为何厦门的常住人口不到深圳的三分之一?我的看法是:一,深圳的人口早期移民比较多,房价较低。厦门的人口近期移民比较多,房价较高,所以深圳移民会比厦门多。二,深圳跟香港关系很密切,实际上香港是前店,深圳是后厂,香港对深圳投资非常多,大陆各地移民深圳就多。厦门跟台湾的关系受两岸形势变化影响大,台湾人认为厦门是前线,对面就是台湾控制的金门,所以不敢大规模投资,
台商都跑到深圳和上海,苏州投资。投资厦门的台资企业厦华,厦新都倒闭了,外来投资少,移民厦门的也就少。三,深圳经济发展多的是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需要外来技术人员和技术员工多;厦门经济发展多的是服务业和旅游业,例如象屿和国贸都属于服务业,所需员工数量跟制造业大发展不能比,但最近几年厦门的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获得较大发展,仅高科技产业区(电子城)就发展了三期,岛内发展了五缘湾新城,海沧区,集美区,翔安区,同安区都发展了新城和湾区,外来移民增加很快,全市人口已达500多万人,而且市里大量投资建设解困房,人才房,加上地铁多路通车岛外,市政府又加大投资发展中小学教育,在岛内外都大量建设新校舍,岛内的名校一中,双十,外国语学校和厦门实小都纷纷到岛外发展新校区,国家985和211高校一一厦门大学,以及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都在岛外大力建设新校区。
2、同样是经济特区,厦门和深圳比,主要差距在哪里?
主要差距:某华事件后,厦门从中国第一彩电、手机产业基地,电子、石化进口第一港,工业机械第一厂、客车第二厂,国内影视第一城,变成了打酱油的安静美少女,天天乖乖梳妆打扮,取悦芸芸众生,当时国内第二、三手机厂联想、夏新均出走,全国第一民企华信和闽南全体房企被断粮迁往上海,石化工业按下暂停键,厦华重组,厦工、金龙资金全停。
而深圳在那个时期正相反,蛇口“进出口”走向人生巅峰(一台水货手机加价2000 的年代,单手机一项,蛇口地区一天产生几十上百亿的灰色净收入),华强北迸发电子创新活力,基本耕地红线撤销,一步步发展成了国际化大都市,不过厦门现在也没那么差,现在最强的是金控,有心的去看看市、区财政、国资下属有多少控(参)股企业和大几千亿的产业基金。
这还不包括附属在这些资本周边的闽台系资本(如七匹狼金控等),这些公司大多转型成功了,深圳和厦门从设计初期本来是一条路,奈何当时“对外开放”的漩涡只能有一个真正的中心,顶层博弈的弃子还是有可能走出一条不平凡的路。下步思路应该是做大做强供应链和金控,做实全城域的城建、民生,落地文创、IC、流媒体产业,最好上海给点汤喝争取到石油黄金现货、海丝货币清算,
3、厦门和深圳比较,你更看好哪个一个?
谢邀答!比较看好厦门吧厦门有许多深圳没有的优势,弹丸之地就有全国第四的厦门航空,第七的厦门港,前十五的老牌名校厦门大学,中国最早的五口通商口岸之一,三大万国建筑博物馆城市之一(上海、厦门、青岛),前四的厦门爱乐乐团,人均第一的每平米火炬高科技产量,联合国人居奖城市,蝉联15年的交通管理模范城市,蝉联14年的绿化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第一名,2007年年度人物——厦门人。
人文、教育、科技、绿化...所谓安居乐业,去了许多城市看厦门,实在感触颇多,喜欢海上花园——厦门岛,深圳是公认的欲望之都,广州是美食之都,上海是时尚之都。但深圳也有厦门没有的优势,从生活环境,舒适程度,便利程度和就业条件来看,深圳比厦门应该强不止一个档次,客观的来说,也更适合年轻人拼搏.以市民收入和房价来看,深圳也比有厦门有优势但是,厦门的好处在于适合生活,深圳压力相对较大,人口密度也是非常的大,同时生活和工作的节奏也很快,有句话形容:把女人当男人使,把男人当牲口使.说的就是深圳人工作的压力从生活环境,舒适程度,便利程度和就业条件来看,深圳比厦门应该强不止一个档次,客观的来说,也更适合年轻人拼搏.生活环境,舒适程度还是厦门强得多吧,收入高低其实只对高阶管理技术人员,其实收入/消费来看,厦门跟深圳差不多,别一味说上海深圳工资多高,机会多好,深圳现在大公司总部接连搬到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