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台湾 > 南投县 > 文言文中,文言文中的一义多词有哪些

文言文中,文言文中的一义多词有哪些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4-01 06:27:28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1,文言文中的一义多词有哪些

文中出现了三对词都是一个意思,这种词类叫做多词一义。有:"便要还家",“要”(通假字)和"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都是"邀请"的意思;"缘溪行”,“缘”与“便扶向路”,“扶”都是“沿着”的意思;“悉如外人”,“悉”和“咸来问讯”,“咸”,还有“皆出酒食”,“皆”都是“都”的意思。"不足为外人道也",“道”与“此中人语云”,“语”都是“说”的意思 同义词 都——1)悉:悉如外人 2)皆:皆叹惋 3)咸:咸来问讯 4)并:并怡然自乐 5)具:具答之 沿------1)缘:缘溪行 2)扶:便扶向路 邀请—1)要:便要还家 2)延: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文中出现了三对词都是一个意思,这种词类叫做多词一义.有:"便要还家",“要”(通假字)和"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都是"邀请"的意思;"缘溪行”,“缘”与“便扶向路”,“扶”都是“沿着”的意思;“悉如外人”,“悉”和“咸来问讯”,“咸”,还有“皆出酒食”,“皆”都是“都”的意思."不足为外人道也",“道”与“此中人语云”,“语”都是“说”的意思同义词都——1)悉:悉如外人2)皆:皆叹惋3)咸:咸来问讯4)并:并怡然自乐5)具:具答之沿------1)缘:缘溪行2)扶:便扶向路邀请—1)要:便要还家2)延: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文言文中的一义多词有哪些

2,文言文中有或盖请谢字有哪些意思并举出例子

或:1、有的,有的人。例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2、也许,或许。 例如:“云霞明灭或可睹."3、又。 例如:”既立之监,或佐之史。“4、语气词。 例如:残贱公行,莫之或行。”(莫之或行:没有人制止它。)5、通“惑”,迷惑。例如:“别从东道,或失道。”盖:1、用芦苇或茅草编的覆盖物。例如:被苫盖,蒙荆棘。“2、车盖。例如:”拥大盖,策驷马。“3、器物的盖子。例如:”宰右执镫,左执盖。“4、遮蔽,掩盖。例如:”不能相为弃恶盖非。“5、胜过,超过。例如:”功盖五帝。“”英才盖世。“6、副词。大概。例如:”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克终:能坚持到底。)7、通”盍“,何不。例如:”盖云归哉。“(云、哉:语气词。)请:1、请求。例如:”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2、邀请。例如:”乃置酒请之。“(置:设。)3、谒见,拜见。例如:”其造请诸公,不避寒暑。“(造:指前往。)谢:1、道歉。例如:”入而徐趋,至而自谢。“2、推辞。例如:”太后使使告代王,欲徙王赵,代王谢,愿守代边。“(使使:派使者。欲徙王赵:要把代王迁到赵国去做王。代:国名。边:边疆。)3、辞别。例如:”挥手谢公卿。“4、感谢。例如:”尝有所荐,其人来谢。“(尝:曾经。荐:推荐。)5、告诉。例如:”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戒:警戒。慎:小心。)6、衰亡,凋落。例如:”蔷薇花谢即归来。“7、逊于,不如。例如:”瓷甖无谢玉为缸。“
搜一下:文言文中有或、盖、请、谢字有哪些意思并举出例子

文言文中有或盖请谢字有哪些意思并举出例子

3,文言常识及用法

虽然文言文不是现实中的语言,今天的学习生活中都已不再使用,但它是现代文的源泉,还在以各种方式影响着我们现在使用的语言。所以,要学好现代文,必须有坚实的文言基础。 文言文大体上可以分为词和句。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其中,实词又可以分为五类:①单音词和双音词。文言文以单音词居多,现代汉语以双音词居多。如“妻子”一词在现代文中是一个双音词,意指老婆,而在文言文中则是两个单音词,是指老婆和孩子。②古今异义。包括同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改变和名称说法改变等。③一词多义。如“引”字,本义为开弓,引申义有五种之多:延长、伸长;拖、拉;引导、带领;拿、引用;后退、退却。④通假。包括通用、假借和古今字。其基本规律是“同音代替”。⑤词类活用。包括:名词活用作状语;名词活用作动词;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使动用法、能动用法、意动用法和为动用法。 句也可分为五大类: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其中倒装句又可分为主谓倒装句、动宾倒装句、宾语后置句和状语后置句 古人写文章,没有标点符号,因此,如何断句直接影响着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断句,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准确把握文言文的基础知识,理解关键的词语,判断清楚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其次,要了解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识。如人名、地名、官职名等的表达方法,委婉、避讳的行文习惯等。第三,掌握文中对话、转述、引用的一些规律等。如文中常以“曰”、“云”、“谓”等词语作为引用、转述内容前的标志。第四,根据常用于句首、句尾的词语来判断。如常用于句首的词有盖、夫、是时、后、既而、然且、然则、公、窃、寡人等词。常用于句尾的有与、邪、乎、哉等语气助词和奈何、也夫、矣哉、云尔、云云等复音虚词。还有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嘻等等。第五,还可以根据句中常见的惯用词语来断句。如表示序数和表示顺序的词语,表示疑问的词语。此外,还可以根据常用句式、固定句式或修辞手法来断句。 人们通常以“信、达、雅”作为衡量一篇译文好坏的标准,文言文的翻译也是如此。好的译文能够将一篇文章在另一种语言环境中真实、完美地再现出来。如果将一篇寓意深刻、很有文采的文章翻译得干巴生硬,或艰涩难懂,就没有完全达到翻译的目的,同时也歪曲了原作。可见,翻译不仅是文言文综合水平的体现,也反映出译者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忠实原作、字字敲定、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是翻译文言文时应遵循的总原则。具体来说,翻译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补充省略的部分。原文中省略的部分,如谓语、主语、宾语等,要视情况补充完整。②调整语序。文言文中有很多倒装句,如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都与现代汉语的语序不同,翻译时应调整过来。③适当增减。有些文言文的语句,非常精练,言简意丰,翻译时应做适当扩充,以充分表达原文的意思。相反,有的文章为增加气势,强化效果,故意用一串有同样意思而说法不同的句子,这时,翻译就要合并凝缩。此外,还要注意句子的语气、句子间的关系、修辞手法等,翻译时要完整贴切地表达出来。

文言常识及用法

文章TAG:文言文中文言文文中哪些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