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关羽没有丢失荆州,那么之后一连串的历史都将会改写。假如关羽没有大意失荆州,蜀国能否统一三国,如果关羽不是倨傲,招惹孙权翻毛腔,荆州没失的话,董督荆州的左将军关羽也不会阵亡,并且会毫无意外地成为蜀国首任大将军,如果没有夷陵大败,蜀汉精锐得以保留,出兵北伐,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了。
1、如果关羽没有失荆州,蜀汉有机会统一吗?
正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在历史未发生之前,各种妥善之策,都有改变历史的可能,如果关羽没有丢失荆州,那么之后一连串的历史都将会改写。首先,蜀汉在荆州的人力物力得到了保存,东汉末年,荆州经过几任州牧的治理,特别是经过刘表的治理,已是物阜人丰,人才济济了。虽然经过赤壁之战,荆州经过曹、孙、刘三家重新洗牌,刘备仅占荆州的三分之一,也依然能给蜀汉带来很大的物力财力人力支持,
关羽的荆州精锐也能得以保存,荆州依然是蜀汉插入东吴和曹魏的一颗钉子,为蜀汉一统天下,增加了很大的砝码。其次,上庸三郡也可能因此不丢,关羽保住了荆州,刘封、孟达镇守的上庸三郡就可能不因孟达的变节投敌而丢失。想当初,正是因为孟达劝阻刘封前去支援关羽,关羽父子后来兵败被俘斩,荆州丢失,孟达害怕因此遭刘备追责,才变节投奔了曹魏,
随后派徐晃等率曹军,在孟达的导引下,来攻取上庸三郡。在这种情况下,上庸郡守地头蛇申耽申仪兄弟又叛蜀投曹,刘封抵敌不住曹魏的围攻和郡守的叛变,只好弃城逃到成都。如果孟达不投敌叛变,上庸三郡就仍在蜀汉掌控之中,要知道,上庸三郡有极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是水上连接荆州与汉中的捷径;又是蜀汉出川北伐的有效呼应。想当年为什么刘邦能出汉中成功夺取关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当时上庸三郡之地为刘邦控制,有汉水便利的水运条件,
而诸葛亮北伐只能向北出祁山,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上庸三郡丢失。因此,蜀汉如果能控制上庸三郡,可呼应蜀汉的两路出兵北伐,又可直接威胁曹魏的关中和宛城,对蜀汉一统天下意义重大,其三,张飞不会因此而死。我们常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张飞也是跟随刘备久经战阵的大将,如果他不死,让他前去与刘封、孟达一起镇守上庸三郡,上庸三郡将固若金汤。
这样关羽若再出兵北伐,张飞必会积极配合,下襄阳,取宛城,也就指日可待了,其四,蜀汉不可能再有夷陵大败。刘备为重夺荆州,为关羽报仇,不惜起倾国精锐,结果被陆逊一把火,火烧连营七百里,经此一役,蜀汉精锐尽失,文臣武将大损,从此再无逐鹿中原之力了。如果没有夷陵大败,蜀汉精锐得以保留,出兵北伐,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了,
荆州是四战之地,东吴志在必得,曹魏也觊觎已久。虽然孙权为夺取荆州,不惜对曹魏称臣,与曹魏联合,但当夺荆州失利后,吕蒙已死,陆逊尚未展大才,孙权会倍感来自蜀汉和曹魏的压力倍增。要知道曹魏一直对与东吴接壤的长江以北合肥之地垂涎已久,蜀汉也因孙权的背后捅刀子而愤怒不已,关羽保住了荆州,孙权必陷于被动,曹魏必会乘势侵夺合肥之地。
在这种情况下,孙权只有放弃与曹魏的君臣关系,重新谋求与蜀汉的结盟,只有这样,东吴才能渡过危难之期,如此在蜀吴联合的情况下,蜀汉按诸葛亮《隆中对》的策略,待曹魏朝局有变,即挥师两路北伐,东吴配合,在这种形势下,曹魏有可能走向崩溃,历史也就得以重新改写,最终统一天下的,也就有可能是蜀汉了。蜀汉定鼎天下,再续大汉二百年,谁又能说没有可能呢?,
2、如果当年关羽没有失荆州,刘备是否会统一天下?
开门见山,先上答案:个人认为,事实上刘备还真的有统一全国的机会,这个时间点就在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并且成功几率还不算太小,虽然要有几个必要条件作为前提,219年,打败曹操攻占汉中并据有上庸、房陵等三郡,让刘备集团的军事实力达到了巅峰,在此基础上要完成统一的三个前提如下,第一个前提就是刘备集团实际控制的荆州一点没失,包括南郡、武陵郡、零陵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