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会说武汉话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今天的武汉不是以往的武汉了,已成大武汉了。土生土长的武汉人不会说武汉话,这不为奇,也不重要,能在武汉赚钱也就行了,不少洋老外变成“武汉人”还有一些外国人在这里与武汉人喜结良缘,有些洋女婿们大多也会入乡随俗“买房娶亲”。
1、土生土长的武汉人,不会说武汉话,这是为什么?
土生土长的武汉人不会说武汉话,这不为奇,也不重要,能在武汉赚钱也就行了。标准的武汉话还要数老年一代人,现在不会说武汉话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今天的武汉不是以往的武汉了,已成大武汉了。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从幼儿园到大学,从小巷到大街,从菜场到商场及各层面都是用普通话交流融合,四面八方的人在武汉创业,生根开花结果,显然离不开普通话。
2、外国网友是怎么评论武汉的?
武汉,常住着万余外国人,他们中大部分因工作需要来汉,相对集中地居住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其中呆得最久的已有13年了;日久生情,他们爱上这座城,成了“武汉人”,回到自己的国家,他们又成了武汉义务宣传员。3个“洋二代”今后都要扎根武汉“来中国13年了,在武汉生活了11年,3个孩子在这里度过了美好的童年和少年。
”美国人桑德拉·卡朋特目前是长江国际学校的教师,和丈夫一起开办了护明德居家养老公司,桑德拉·卡朋特是2004年随因公被派驻湖北京山的丈夫,带着3个孩子来到中国的。拥有多个教育类硕士学位的桑德拉说,中国女性就业率很高,80后90后的妈妈们大多能用简单的英语交流,很热情地教她说中文,她决定继续她所学的教育类专业,并进入长江国际学校任教。
“汉口的老房子和美食让人流连忘返,武昌的省博物馆、省美术馆和大学的展览让生活丰富多彩,”桑德拉说,大女儿马上大学毕业,准备回武汉帮着打理居家养老公司。在汉住4年回国不习惯“我爱淘宝,东西又多又便宜,”新西兰人维基·奈比特也是长江国际学校的老师,4个孩子在长江国际学校上学。“我只会一点点中文,但我孩子都会说武汉话了,他给我当翻译,
”维基·奈比特说,虽然孩子一直在国际学校读书,但回家后喜欢和邻居的武汉小朋友玩。在武汉住久了,维基习惯了超级便利的生活,回国度假时还真有点不习惯,维基说,平时在家做西餐就在淘宝买食材,或者在家乐福网店下单,当天就能到货。如果想吃中国菜,满大街都是好吃的餐厅,如果不想出门,点个外卖,川菜、面条应有尽有。
像维基这样,爱网购、享快递、吃外卖,已成为融入这座城市的众多外国人的日常生活,出门就有共享单车法国帅哥阿兰·郭耐安是家乐福派驻中国的高管,在武汉工作已3年。郭耐安说,武汉的公共设施很完善,地铁有文明伞、出门有共享单车、旅行有导航地图,他经常坐着地铁去巡店,不少洋老外变成“武汉人”还有一些外国人在这里与武汉人喜结良缘,有些洋女婿们大多也会入乡随俗“买房娶亲”。
3、在武汉,感觉现在已经很少听到有人讲武汉话了,基本上都是普通话,这是为啥?
感觉不光是武汉话,好多方言现在都面临着逐渐消亡的可能性,我曾经问过我上小学的儿子,你们班上还有人会说武汉话吗?在不在学校里说武汉话?他说,基本上听不见,为啥?因为老师-不-让-说-。所以说,现在的小孩根本就丧失了学说本地方言的空间和环境,从小孩呱呱落地开始,不管现在年轻的爸爸妈妈是来自哪里,都很奇怪的憋着一口普通话来和孩子交流,再加上电视上广播里,全是普通话,哪里还有一点方言生存空间。
只是在个别地方电台的部分节目里,还有那么一点点的方言广播,就算是老人帮着带孩子,老人往往也是憋着一口蹩脚的普通话。你说,这方言在这么搞下去,可不就只剩下慢慢走向消亡了,我在这里呼吁一下,留住方言,从娃娃抓起,从幼儿园开始,普通话肯定是要学,各地的方言也可以加入学习课程,我相信,小孩子在课堂上学说自己的方言肯定会觉得非常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