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也可以当教授不是取消了教师职称评定而是取消了职称的天花板。19年7月《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出台,从源头上规范职称评审程序,建立职称回避制度,实行职称评审委员会核准备案管理制度,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切实保证职称评审质量,一旦取消了教师职称,国家拿什么方式来评判老师。
1、假如取消职称了,已经有职称的工资怎么开呢?能降低吗?
这可能是永远是假如。企事业单位评定职称,特殊行业如公检法评职称,是在同等情况下对优秀的人才开通的上升通道,既是对个人的肯定,对社会事业的发展也是百利无害,今后会越来越重视,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由于职称与政治待遇、经济待遇如工资挂钩,有些行业也有和尚把经念歪了的事件发生。但这不是职称本身的问题,
错在不正之风,错在缺乏有效的退出机制。以教师为例看职称评定对教育的影响,职称评审规定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是1986年建立的。以高考人数为例,1977年,恢复高考的第一年,高考人数570万,全国仅录取27.3万人,录取率仅5%;1999年,全国报名人数288万,录取160万,录取率达到56%;2020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到1071万,全国平均录取率79.3%!虽然录取率增高与大学发展扩招有关,但没有中小学教师的努力,也是不可能达到如此多的报考人数,
教师职称评定只会越来越合理。按照国家最初规定,中学教师职称最高等级为副高级,小学教师职称最高等级仅为中级,影响了很多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2020年最新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将原来独立的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职称设置从正高级职称到员级5个等级,依次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与职称的正高、副高、中级、助理、员级相对应,
工资套改、退休待遇也与公务员相匹配。退出机制、降级都有法可依,小学教师也可以当教授不是取消了教师职称评定而是取消了职称的天花板。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条件严格,改革后的教师职称除了共性部分忠于党,忠于国家,有职业道德有能力外,又对每一个级别作了硬性规定,从思想品德标准、知识水平标准、专业能力标准、业绩成果标准、申报条件、资历标准都进行了细化,达不到申报条件就不能晋升。
二是取消天花板,坚持凭实绩论英雄,突出评价人才业绩水平和实际贡献。并且已经有了从未离开过小学讲台的“孩子王”姜言邦成为全国首位“小学教授”的先例,外语、论文、计算机“一刀切”问题将成为过去式,三是监管更科学。2019年7月《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出台,从源头上规范职称评审程序,建立职称回避制度,实行职称评审委员会核准备案管理制度,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切实保证职称评审质量,
2、高中教师会在2020取消编制吗?职称怎么评聘?
只能说取消编制是大势所趋,但2020年取消的可能性不大!2020年,事业单位取消编制已成定局,高校教师招聘也没有了编制,山东青岛招聘的中小学教师也都是聘任制。高中教师编制的取消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很多人考教师看重的就是编制的稳定性,一旦取消编制,势必会有大量的人才流失,不可否认,教师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也只有稳定这点竞争力了。
编制取消,很多优秀教师极有可能流入私立学校,私立学校工资高待遇好,只是不如公立学校稳定,这就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不公平,私立学校学费高,一般家庭承担不起,只能是条件还可以的才能去私立上学。私立学校的生源越来越好,教学成绩越来越好,公立学校该怎么办?这些所有的问题都是国家需要慎重考虑的,不过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问题终将完美解决,
3、如果取消教师职称,中小学教师工资该如何评定?
教师职称,眼目前还无法去取消。但看到题目是个假设关系,我也来如果一下吧!教师职称沿袭至今,其中的诟病我不想多说,想毕多数教师在评职称时领教过的,其中感悟比我还深,那我就切入正题,来谈一下取消教师职称之后,教师的工资如何去评定?首先,不管今后是否能取消教师职称,作为对教师的考核,以及教师个体应具有的素质,那就是——德、勤、能、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