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老家”是山西大槐树还是河南。为何有人说河南才是中国人的老家,你看很多人说他老家是河南的还真没错,很多人说山西大槐树是中国人的老家,从这方面上来看也是没错,要是从历史和姓氏上来看,很多人认为河南才是中国人老家,我们来了解一下,如果你要是去了东北,特别是黑龙江齐齐哈尔、牡丹江、鸡西一带,你问那里的老人的老家是哪里的,大部分都是我老家山东的。
1、光武帝刘秀到底是哪里人?是襄阳人吗?
史书上记载刘秀是南阳郡蔡阳人,大概位置是如今的湖北省襄樊一带。历史上各朝代的开国皇帝里,刘秀的知名度不算很靠前,但确实是挺传奇的一个人,当然这不排除史书的美化,首先最特别的一点就是,他文化程度相当高。我们最熟悉的刘邦、朱元璋这类开国者都是出身草莽,流氓习气普遍很浓,事实上按我们一贯的认知,能成大事的也大多是这种人,
但刘秀却算是知识分子出身。他曾就读于太学,这是当年的最高学府;夺取天下后,也没有其他皇帝常见的那些打击知识分子的举动,不知道是不是受这位开国君王的影响,整个东汉时期的社会风气都比西汉保守内敛,儒学也格外兴盛。尽管如此,刘秀打仗也毫不含糊,昆阳之战就是标志性战役,他先是说服八千昆阳守军坚守孤城,然后亲自率领十三人杀出重围调集援军,召集到援军一万多人。
然后趁流星坠入敌营,王莽士兵人心惶惶的时候杀到,亲自斩首数十级,够传奇了,此外,刘秀性格温和,称帝后没有诛杀功臣,当然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也是,他的个人能力非常强,“云台二十八将”哪个都不比他强到哪去,不用担心哪个尾大不掉;和阴丽华的爱情也让后人津津乐道,那句著名的“仕宦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就是代表,还有对兄长刘縯的感情等等,至于“刘秀当为天子”之类的谶语就不用说了。
2、“老家河南”,“老家山西”,“老家山东”,到底哪是中国人老家?
中国人的“老家”是山西大槐树还是河南?山西大槐树走出来多少中国人?为何有人说河南才是中国人的老家?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来到假期的时候,很多人选择出门旅游来放松自己,这也是生活质量提高的一种表现吧!我们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或者一个地方,当地知道你是外地来的,也许会说欢迎你来到这,也许什么都不会说,但是,有一个地方不太一样,那里的人让人倍感亲切,如果,你说我是外地来旅游或者要在这定居了,他会说欢迎回家。
大家已经猜到了,我说的这个地方就是山西大槐树,我们年轻人可能没有那么多感悟了,但是有很多老人还是比较怀念那个地方,很多老人在聊天的时候,都会问对方老家是哪里的,有些老人会说我的老家是河南,有的老人说我的老家是山东,还有一些老人说他的祖辈当年拖家带口,从山西大槐树历经千辛万苦搬到这的。作为东北人小的时候听姥姥说他和姥爷还有大舅、大姨是怎么从山东来到黑龙江的,那时候还小没有什么概念,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能够感受到那时候老辈人离开家乡去谋取生活的艰辛,谁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呢?里面的心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到!其实山西大槐树是有历史的,从明朝洪武年间就开始移民了,移民并不是因为山西生活不下去了,相反,那时候山西是风调雨顺的,很多人其实是不愿意离开家乡的,
但是,由于明朝刚刚建立,之前和前朝打仗各地都损失了很多人口,各地劳动力明显不足。另外,当时中原一些地区还出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多地出现旱灾和涝灾,那时候温饱都成问题,也没有余粮,遭受灾害后,有很多人饿死了。再加上,劳动力少,很多农田甚至村庄都荒废了,所以,朱元璋商议之后,就想从风调雨顺和人口众多的山西往外迁移一部分人到别住定居。
其实,这次迁移老百姓是不愿意的,但也不能拒绝,在当时是非常大规模的迁移,当时又不能,把一个村庄或者一个地区的人都迁移走了,那样这边也会出现劳动力不足的情况。所以,当时迁移的时候要求,四口之家要留下1个人,一个六口之家要留下来2个人,如果是8口人就要留下了3个人,我们现在感觉说得挺轻巧,但对当时的人来说,从熟悉的家里到外乡定居是很不情愿的,不过又不能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