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在山西”,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关羽虽然是蜀汉最主要的核心成员之一,但是关羽的活动地点并不在成都,也不在四川,全国现有三处关羽陵墓,一是关羽故里山西解州衣冠冢,称为关庙;二是河南洛阳厚葬关羽首级处,称为关林;三是当阳关陵。
1、说关羽“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在山西”,是怎么回事?
公元219年冬,关羽败走麦城,后于临沮被吴军所擒,次年春惨遭杀害。《三国志》记载:“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一代名将关羽就此陨落,不过也由此开启了他的“神话人生”。关羽死后,民间盛传着这样一句话:“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在山西”,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就得说说孙权与曹操之间的政治博弈了,头枕洛阳,身卧当阳昔日关羽北伐襄樊势如破竹,然由于孙吴的插足导致最终功败垂成,不但丢了荆州三郡更丢了自己的性命。
时孙权斩关羽首级送与曹操,然曹操拿到关羽首级后的做法却大出孙权所料,曹操命人刻沉香木为躯,以王侯之礼将关羽之首厚葬于洛阳城南,这便是所谓的“头枕洛阳”,见曹操如此行事,时孙权也不得不效仿,故将关羽身躯以侯礼葬于湖北当阳,是为“身卧当阳”。那么吴魏两家究竟为何都选择了厚葬关羽呢?一直以来许多朋友认为将关羽首级送与曹操是孙权甩锅的一种手段,想将蜀汉对东吴的仇恨引向曹魏,而曹操厚葬关羽之首是因为识破了孙权的计谋,而孙权效仿厚葬则是为了减轻蜀汉对自己的仇视,
这个说法确有可取之处,然对于孙权送关羽首级与曹操的意图我倒是不太认同,荆州是孙吴夺的,关羽是孙吴杀的,将关羽首级献给曹操就能转移蜀汉对孙吴的仇恨?难道真把刘备当傻子不成?那么孙权的真正意图是什么呢?个人认为这是孙权在向曹操表达自己的诚意,希望借关羽之首来向曹操表达自己与刘备彻底决裂,而望与曹操结盟一同伐蜀平分蜀地。
《三国志·周泰传》记载过这样一段话:“后权破关羽,欲进图蜀,拜泰汉中太守,”昔日孙权攻破关羽后便有进取西川之心,更拜爱将周泰为汉中太守,可见孙权之志。然伐蜀非凭东吴一己之力可成,故需联曹伐蜀,而曹操为什么不答应呢?其实也很好理解,先前曹操在汉中败于刘备,后关羽又北伐襄樊一路势如破竹,曹魏可谓是元气大伤,而在魏蜀相争之际,东吴却是坐收渔翁之利,不但没有战祸,反倒轻易拿下了蜀汉的荆州三郡,若曹操答应孙权一同伐蜀,即使蜀国真的灭了,恐怕更多是成全了孙权,倒不如自己也做回渔翁,看吴蜀相斗岂不更好?故曹操厚葬关羽,时孙权无奈也只得厚葬关羽以求缓和吴蜀关系,只不过夷陵之战终究还是爆发了。
2、你怎么看待洛阳洛阳西朱村的曹魏墓葬?
大家好,这里是古藏鉴宝,作为洛阳的一员,对这个曹魏墓葬还是有一点点了解的,洛阳铲在国内举世闻名,是倒斗的一种神器,用于勘测地下是否有墓葬的,墓葬的年代等等问题。说曹魏墓葬,为什么先要提一下洛阳铲呢?主要因为曹魏墓葬盗扰严重,甚至大部分墓砖都已被盗走,根据盗洞判断,该墓葬早在宋代就已被盗。曹操可能没有想到,自己所创建的摸金校尉最后把自己后人都给盗了,
3、为什么关羽坟有洛阳当阳之争?
位于湖北当阳城区西北3公里处的关陵,原称“大王冢”,坐西朝东,面临沮水,和景山遥遥相望。关陵与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河南洛阳关林并称中国三大关庙,已有1700余年历史,关陵是为纪念三国蜀将关羽而建,乃关羽之陵寝,2006年5月,关陵作为三国时期古墓葬,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史记载,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孙权巧袭荆州,占据江陵,遣将击关羽,追至当阳,于临诅杀关公,但恐刘备兴师问罪,于是将关羽首级献给曹操,又按诸侯之礼葬其尸骸于当阳境内。曹操识破东吴计谋,也以诸侯之礼将关羽头颅葬于洛阳南门外,这就是关羽“身卧当阳,头枕洛阳”传说的由来,全国现有三处关羽陵墓,一是关羽故里山西解州衣冠冢,称为关庙;二是河南洛阳厚葬关羽首级处,称为关林;三是当阳关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