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了作协的老师很可能是改作文的教师。中考改作文也和平时改作文大同小异,我们知道作文是语文的重中之重,而作文的评改又是作文的重要环节,评改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多少与快慢,平时小学初中改卷,我倒是90%的次数是改作文,按理作文因材施教、当面点批对学生个人来说是有的放矢、效果较好的,但是由于人多而采取量批、类批的效果也是不错的,我是这样做的。
1、中学语文老师大都担任2个班,每班60人左右,老师是怎样批改每周的作文的?
高考语文斋感谢您邀请回答问题。根据您提的问题:中学语文教师大都担两个班,每班60人,每周是怎样批改作文的?如果我没有考虑错的话,您是奇怪:这么大的工作量是如何完成的?我们知道作文是语文的重中之重,而作文的评改又是作文的重要环节,评改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多少与快慢,前些年我教高考复习班,一个班人数多达120人左右,两个班240人左右,只是批改作文一项就让人喘不过气来,还有备课、组织试卷、批阅试卷呢!按理说,作文因材施教、当面点批对学生个人来说是有的放矢、效果较好的,但是由于人多而采取量批、类批的效果也是不错的,我是这样做的:把全班分成十个小组,每组由前一次语文考试成绩在本组最好的一位学生担任作文批改小组长。
前一次语文考试成绩班级前五名学生组成全班作文批改组,由我担任组长,具体操作过程:把学生的作文本先发给本人,用异色笔先自行批改,然后收回,小组交换批改,批改的字色与签名字色一致,以示负责并有利于追责和评比。每个小组由小组长推出一好一差两篇作文以及自批和互批最好的两份交给班级批改组,班级批改组每人批荐出一好一差以及自批、互批较好的四篇文章,交给我,
其余的发给学生,有疑问的待评讲后课下找我讨论。交到我手里就只有20本了,一类五本,我通览之后,找到大家作文的优点和不足,批改的优点和不足,各印发一篇发给学生,好的供学生发扬优点之借鉴,不足的供学生研习如何提升改进之使用,好的表扬鼓励,号召大家向好的看齐学习!这样做,大大提高了学生作文的参与度,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在作文评改中认识到自己要避免别人常犯的毛病,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获得了学生及家长的认可,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中考高考作文,都由什么老师来批?是作家协会身份的老师吗?
中考高考作文,都由什么老师来批?是作家协会的老师吗?答,本人曾改过初中毕业考中专的试卷,那时是在全县选择比较有名气的教师改,也不是全是老教师,我参与改卷时,年龄没有超过25岁,我当时是改语文。我个高中同学在改生物(生物专科,他好像是在教高中,我是初三语文教师)。教研室的人也参与改卷!由此可见,中考卷是由初中和高中的教师改的,
作文一般是由写作比较有名气的教师批改。当然也包括加入作协会员的教师,我在偏僻乡村教书,自那次改中专招考卷后,没有听说从偏僻乡村抽调教师改卷了。平时小学初中改卷,我倒是90%的次数是改作文,中考改作文也和平时改作文大同小异。一般都要看主题表达等多个方面全面衡量,首先要插标。由作文阅卷组组长(一般写作名气大,教学经验丰富,参与多作文阅卷工作等)选出好中差三类试卷,然后让每一位阅作文的教师都评一个分,不让别的老师看到,然后大家都量出自己的评分,看松紧程度,
再集体讨论,定出标准。改作文的会分好几个组,一般松紧搭配,作文都有两批,取平均值。如果分数相差不大,取平均值即可,这个相差值因作文总分而异,有的规定两名教师相差4分就必须二人讨论,如果衡殊5分或6分,就必须报告组组长,组长也可参与讨论。甚至组长有权让全组讨论定分,当然,小型改卷一般只有两人改。没有这些繁文缛节,
为了防止对不同的班级松紧不一,一般这么规定,一人改奇数本号试卷,另一人改偶数学本号试卷,然后交换,第二次批改。衡殊小于2分或3分,由二改教师直接上成绩,超过这个值,二人讨论,但一般很少出现二人讨论的情况,高考试卷由高中优秀教师和大学教师改,其方法与中考类似,要求可能比中考更高,当然,加入了作协的老师很可能是改作文的教师。